王园
[摘 要] 数字化实训室是电子信息进行专业实验教学中的主要阵地,是传统实训室的进一步优化,实现了教学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延伸。数字化实训室建设的合理性与规范性,也将会在很大的程度上对电子信息专业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针对电子信息专业数字化实训室的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
[关 键 词] 电子信息专业;数字化;实训室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1-0176-01
数字化实训室的建设,就是在传统实训室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的信息加工处理传播技术,将现实中所存在的实训室中的各种资源数字化,并且充分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教学,创建一种具有开放性、综合性的实验教学环境,从而使实训室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能够得到有效延伸。而之所以要建设电子信息专业的数字化实训室,就是为了能够为实训当中的教学提供最优化的实训教学资源。
一、关于数字化实训室的特点
(一)具有人性化
在数字化实训室中,实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应该融合在各
个方面的内容当中,包括教学课程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开发、虚拟实验的开发以及实训教学的考核等。由此,学生无论是在真实的实训室中进行实际操作,还是在网上学习相关的实训知识,都能够随时随地获得相关的指导,就感觉教师一直在身边协助或
者是指导一般。另外,学生在进行实训学习的时候,也可以通关相关的实训教材、实训教师的e-mail、实训指导书等渠道来获得帮助。在具体的实训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实训指导教师指导或者是联网计算机等渠道来获得帮助,真正做到学习不论时间、不论地点。
(二)具有开放性
对电子信息专业所需要的数字化实训室来说,应该是具有开放性的。而且,这种开放性不仅仅是对时间或者空间上的开放,最重要的是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开放。一般来说,时间上的开放就是指能够利用常规教学时间之外的空闲时间来进行对外开放教学,使实训室的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对空间的开放则是能够将实训室中的实训场所给开放出来。而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开放则是在基础的实训内容上开发一些其他的具有综合性或者是研究性的实训。另外,还应该积极地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设计,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尝试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积极地运用起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设计,然后通过实训操作来进行验证,或者是与实训指导教师、学生共同设计新的实训内容。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也有帮助,从而提高实训教学的层次。
二、关于数字化实训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不能让数字化实训室取代实际的实训室
不管是对电子信息专业而言,还是学校中的其他专业,所需要用到的数字化实训室不管是从环境上来看,还是从资源上来看,都是现实中的环境和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所以说,这种数字化实训室的环境和资源与实际情况中的环境和资源是有一定差别的。而且,目前虚拟现实技术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这种技术还不能够做到没有任何差异地将真实的实训环境模拟出来,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在数字化实训室中的虚拟环境中所获得的经验也必须通过真实的环境来进行检验。另外,对每一个学生来说,本身就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充分适应这种数字化实训室的情况。因此,真实的实训条件仍然是数字化实训室的一个必要基础,而数字化实训室也只能够被当做实训教学条件的补充。
(二)充分遵循教育部对实训室管理的规定
在建设数字化实训室的过程中,既要根据学校或者是专业本身的情况来创造出自己的特色,也应该充分遵守教育部對实训室管理的有关规定。教育部对实训室管理的规定也是对实训室评估验收的标准。因此,在建设电子信息专业数字化实训室的过程中,应该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来进行。
(三)不能让计算机管理完全取代人工管理
对数字化实训室来说,基本上都是以计算机管理为主的。但是,这也并不是说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不会有教师或者其他实训技术人员的参与。一般来说,实训教师在整个实训过程中都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其不仅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也是教学指导书、实训的教学大纲以及实训教程的制定者和编写者,而且还是整个实训教学质量的评定者。在数字化实训室中,学生在进行实训操作的时候,应该获得教师相应的指导。只有实训教师的存在,才能够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分析,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完成实训操作。另外,实训技术人员在整个数字化实训室的建设和管理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他们的共同参与之下,才能够将现实当中的实训资源合理地进行数字化处理,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研发出比较高档的虚拟实验环境,这样就能够实现对整个实训教学过程的跟踪,保证实训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在目前深化教育改革的前提下,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数字化实训室的建立,也是为了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倪立明,高宁,王山山,等.互联网发展下数字化开放式公共计算机实验室建设初探[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7,16(12):87-88,91.
[2]刘学平,王亚杰,王扬扬,等.开放式实验室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6,19(3):191-194.
[3]汪小会,叶应流.数字化实验室建立的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2):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