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禹贵
[摘 要] 中职化学课教育教学要进行必要的化学知识、化学理论的教学,还要通过化学实验的教学,强化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化学课堂的教育教学必须挖潜社会责任的要素,从建设富强祖国复兴中国梦的责任、构建绿色和和谐社会、未来岗位的担当等角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化学;社会责任感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8-0269-01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中等职业教育化学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化学知识贴近实际,让学生关注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目前一些荣辱观的扭曲、生活环境污染和各种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频繁在媒体上曝光,使人们越来越关注社会责任的问题,亟须全面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心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中职化学课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是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把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练就本领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把实现职业岗位的安全视为承担的责任,把投身公益、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作为社会责任的具体措施,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融入职业理想、岗位担当、社会奉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通过化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联,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责任感
责任决定了个人事业发展的潜力,责任是一种使命、一种担当,只有责任感强的人,才能使我们的社会保持正常健康的运作,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民族、每个国家包括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依赖于责任,都需要责任来推动。在化学的教学中感受化学与人类发展的联系,如矿物质提炼出各种各样的金属,使我们有了飞机、火车和轮船;从石油中分馏和煤的干馏中得到数以万计的化工原料,使我们有了各式各样的塑料、纤维和橡胶。化学家们每年创造出很多新物质给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支撑。这样通过化学史、材料史、理论发展史,彰显古代化学的成就以及化学家的奋斗历史,培养热爱化学的情感,激发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使命感。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关注环境保护、能源开发和利用等热点问题,提高科学素养和职业理想。如有针对性地设计保护环境方面的化石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加强生活污水的除磷处理,遏制水体的富氧化,通过解答增强学习科学为人类造福的使命。
二、通过我国化学家的成就,培养合作及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实现复兴中国梦的责任感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化学上有过辉煌的成就,取得不计其数的化学成就,对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距今约3600年前的商代制造出了青铜器;2600年前就冶炼出钢,近代的发明联合制碱的侯德榜先生及发现化学固氮的卢嘉锡先生,为世界化学史发展树立的典型,这些事迹在化学教学的渗透,无疑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激发学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建功立业,形成学生为实现伟大祖国复兴中国梦的责任感。
三、通过化学教育教学增强学生安全素养的培养,让学生有职业岗位的责任担当
中职生学习基础较差,学生对化学实验好奇,但是对化学实验的操作细节把握不好,甚至出现手抓药品、不适当的存贮、操作不规范等,容易造成安全问题。这就要求强化化学品的安全知识教育内容,能够识别易燃易爆易腐蚀等药品;掌握危险化学品存放及使用注意事项,如白磷应存放在水中;学会危险化学品造成的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如火灾的处理、铭记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注意事项,比如制取氯气等有毒气体要防止泄露和尾氣的处理方法。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而各行业、各岗位对安全的要求有共性,也有较大差异。对化工行业风险较大的专业,要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全方位促进安全习惯的养成,养成让学生受益终身的习惯。
四、通过具体教学内容让学生有绿色化学意识,为绿色和谐社会的建立承担社会责任
贯穿落实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中职化学的教育教学中,就应该渗透在绿色化学上,在课堂的教授过程中,让学生明白绿色化学就是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彻底防止污染产生的科学,既要体现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的绿色化,也要体现产物的绿色化,如在设计学生的练习题时渗透其中。如设计这样的题目: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矿物质的脱硫脱硝可以减少SO2、NO2的排放。B.2017年11月5日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导航卫星计算机的芯片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C.为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D.2M+N=2P+2Q 2P+M=Q(M、N为原料,Q为期望的产品)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通过问题的解析和实验教学让学生有绿色环保意识,勇于承担维护大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