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中新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带来,科技不断革新,为会计领域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机遇与挑战。从现阶段中职财会专业实训教学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并不理想。结合近年来工作经验,对互联网时代中职财会专业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探究。
[关 键 词] 互联网;中职;财务专业;实训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1-0050-01
受到信息时代的影响,社会大众的生活形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尤其是信息技术带动了会计行业信息化发展。在此背景下,运用“互联网+”思维指导中职财会专业教育,能够全面提升教育效率,提升就业率,对中职教育发展至关重要。
一、中职财会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体系有待优化
从当前中职财会专业教学工作开展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都是在实训室内进行的,此种教育形式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快掌握基础会计知识,提升操作技能,却在实践教学中忽视了实训教育的核心目标。同时,实训教育期间还存在形式单一、教育模式缺乏创新、学生长时间重复一种技能训练的情况,这不仅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难以提升财会专业的实训教学效果。考虑到各地经济差异,各中职院校选用的教材存在较大差异,实训教材内容缺乏针对性,并没能展现会计教育工作的实际需求[1]。此外,在开展财会专业实训教学活动过程中,部分中职院校没有将其课程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导致实训教学技术含量不够,学生没能把握好手工实训及会计电算化的关联。
(二)教学效果不理想
中职生学习基础、理解知识的速度及程度存在差异。同时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性格比较活泼好动,自控能力较差,若是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即便开展实训教育,效果也不会理想。加之中职财会专业实训教学任务较重,教学内容较为繁杂,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在日常教学中,中职教师参与实训培训的机会较少,部分教师的实训能力甚至未能达到教育标准。由于地区经济要素的影响,中职学校能够利用的资金比较少,教学软硬环境没能达到标准,进一步影响到中职会计实训教学质量。
二、互联网时代中职财会专业实训教学模式
(一)明确教育目标
在中职会计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提升教学有效性,需要及时转换教育思想,增加对实训教育的重视,并牢牢把握实训教育的目标。与其他专业相比,财会专业实训更具综合性与系统性,对专业学生的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2]。在日常教学中,中职会计老师不仅要为学生细致解析会计理论知识,还要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如,教师在讲解“填制凭证、登记日记账”这一内容时,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正确填制原始憑证;能够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完整地填列记账凭证;能够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及明细账。基于此目标,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分析1~4笔经济业务,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会计自制原始凭证的填制,依据实际表现纠正存在的问题。学生掌握方法后,要求小组成员相互审核结果,在确定无误后完成明细账、日记账的账户的登记。通过明确教育目标,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在教育软件的帮助下,学生不仅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还掌握了理论知识的实际用法,无形中提高了实训效果。
(二)手算和电算相结合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为数据处理及信息传播提供了更多途径,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便利。过去传统会计工作都是采取人工手算、纸质资源管理的模式,此种模式不但会降低工作效率,还会提高人工操作的失误概率,直接影响到会计数据的真实性。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手工计算转向机器计算,纸质文档转换成电子文档,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是“XBRL”,具备数据汇总、数据对比分析等优势,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人工识别。同时,会计信息的录入形式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与传统技术相比,“XBRL”技术能一次性处理会计数据,从根本上提升了会计数据的准确性、系统化、集成度等。因此,在实际开展中职会计实训教学工作时,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将会计手算和电算化融合起来,不断提升中职会计实训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中职会计实训教学工作提出更多要求。要想适应市场人才需求,中职院校必须针对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巧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丰富教育内容,创新变革教育模式,将会计手算和电算化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中职会计实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欣彦.中职财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革新路径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4):80.
[2]谭昭怡.中职财会专业纳税实务课程有效性教学初探[J].纳税,2018(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