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说教学属于方法论的问题,而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风端正则属本体论的范畴;换句话说,后者是前者得以顺利执行的先决条件。在学生对其学习目的尚不明确的情况下,是否能进行有效的英语教学是值得思考的。教师既是教学活动实践者,同时也是一个学习者,因此教师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是有责任与义务的。
【关键词】大学英语;学习能力;教师
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都深感于一个学习态度积极、学风健康向上的班级在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树立万众一心客服英语难关、配合老师授课等方面所产生的难以低估的作用。“态度决定一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很多学生对于为什么学习英语一片茫然,甚至有抵触情绪,“不喜欢”成为他们敷衍英语学习的借口。
一、了解我们的学生
在教授任何一门课程之前,都首先需要对所教授学生的情况做一番总体了解,这首先就包括要了解:“这些学生是谁?”“他们的语言现状如何?”“他们所需要的语言能力”以及“未来使用英语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英语基础有必要在开学之初就对学生进行一次摸底测试,其一是为了了解学生的语言基础,其二是为了与今后的教学成果进行比对提供相关数据。任课教师对学生的专业总是了解较少的,但教师希望学生能将所学的英语应用于他们的专业之中,为他们未来的就业或个人发展提供帮助,因而大致需要了解一下学生的专业特色,这便于教师在授课时有意识地对专业英语知识做倾斜或渗透。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它,因此我们需要对以往毕业的学生进行英语使用方面的了解,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下调研,以便对我们的教学做出相应改善使其更加有的放矢。
二、学生自控能力的养成
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诱惑。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传统学习方式所不及的快捷和便利,另一方面,当选择越多的时候,学生反而会感到“无从选择”。我们发现,网络的实际效应并没有得到发挥,相反的是,多数学生将之当成消遣。不管在课前还是课后甚至是课中,一眼望去,学生尽是在用智能手机上网,或者玩网游,或者看网络文学,可怕的是,这种意识好似毒瘾,又似精神鸦片,侵蚀着学生的灵魂净土。网络的便捷让学生体会到了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但却影响到他们对获取知识的认识,认为学习知识也应当便捷化,一方面,试图依赖网络获得学习知识的“捷径”,另一方面,大脑的思考让位于手机操作。
在国外比如韩国,对智能手机对个人生活空间的侵占已有研究,尤其是青少年教育。韩国学校要求学生进入课堂时要将手机放置在指定保管箱内,用这种强制方式阻止学生课堂时间使用手机。这种带有强制性质的措施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手机的负面效应已引起了重视,并且在逐渐改变它,依靠强制手段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走向自觉。学生在自我意识尚未“觉醒”之际,是否也可以采取一些强制措施,以“强制”他们摆脱手机依赖症?
三、学习习惯需要主动培养
很多学生对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不甚明了,甚至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做不到提前10分钟进入教室早读并准备进入课堂气氛,甚至有迟到以及拖沓懒散的习惯,也有同学无视课堂教学的神圣感,听音乐、用手机上网聊天成为课堂的主要内容。这令教师非常疑惑,学生是仅仅在游戏英语课堂,还是对待其他课程也是如此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何入手?老师、学校和学生个人应该做出怎样的改变?如果说课堂考勤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措施,从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来讲,是否具有强迫症的意味?而一味地依靠强制措施迫使学生保持出勤率,这种被动式的出勤对学习能有多大意义恐怕不证自明。当出勤成为目的,真正的目的———学习———还是无法得到实现。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是一个综合工程,其目的是让他们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从被动的出勤到主动的汲取知识,从被动的听课到主动的思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建议学生从入学之际就开始有意识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所在院系从新生入学教育入手。
四、結论
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需要教师、学生以及学生所在二级院系的共同努力。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不能简单直接的归咎于任何一方。我们谈到教学的时候,总是倾向于将学生的学习效果单一的归结为教师的“教”,但是除了教师全心全力的投入之外,院系也应承担其相应责任,应该秉承服务于教学的理念,从根本上为教学环节服务。例如从学生的思想入手,正本清源,为学习扫清道路;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世界等,“三管齐下”才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学生。
参考文献
[1]Brown,H.D.PrincilesofLanguageLearningandTeaching[M]. EaglewoodCliffs,JC:PrenticeHall,1987.
[2]文秋芳.英语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学习方法上的差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03).
作者简介:隋瑞强(1977.08—),女,汉族,山东烟台人,硕士研究生,山东交通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中西比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