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及提升

2018-05-14 09:06徐海云白静
丝路视野 2018年27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大学生

徐海云 白静

【摘要】本文将大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融合在一起进行研究,探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多种模式,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积极以赛促创,为正确指导大学生就业和培养创新创业高素质高能力人才提供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

(一)缺乏持续的创新创业观念

各高校都在鼓励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赛、自主创业,但是目前的这些比赛多数以获奖为目的,比赛的结果很难应用到实践中创新创业,没有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长效性问题。

(二)创新创业思维能力不足

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联想思维等创新创业思维能力培养,课堂内外表现机会不多,影响其持续发展能力。教学方法传统、陈旧,教育思想偏重于知识传承,没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环境。

(三)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创新创业信心不足

由于大学生很少接触生产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不多,学生不能认清自己的能力和优势,创业能力欠缺,创新意识不强,经验和信心不足,限制了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必要性

(一)万众创新已成为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本届政府施政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万众创新已成为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随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成了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我国目前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英国以“创业课堂”和“开办公司”形式培养学生创业能力。韩国政府通过成立“全国大学生创业同友会”及创业研究中心支持和帮助大学生企业,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国大学生创业起源于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的首届大学生创业大赛,1999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随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率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

(三)创新创业必要性

缓解就业压力的需求,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推动国家建设的需求,服务社会。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途径

社会需要发展,就需要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力量,学校的教育就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当今社会高学历人才大多是缺乏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因此,高校要与时俱进,为国家发展提供新鲜血液。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途径很多。

(一)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社会实践给大学生更多的机会去体验社会,接受教育,增长才干,认识国情,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从而在实践中提高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社会实践可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性品格。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社会实践经历对大学生人格的完善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社会实践可以促进大学生知识应用于实践及知识的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学生从学校踏入社会的一个重要纽带,把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为必修课程。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创新创业能力,服务社会。

(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随着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我们要创新教育理念,改革培养模式,夯实理论基础知识,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通过社会实践,激发学生创业的积极性;理论与實践相结合,相互促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为企业输送创新型人才。

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结合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教学环节中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健全创业教育培训体系,教育内容纳入学校的教学大纲,构建科学的教育和培训体系。创业能力的提升要依靠创业实践的锻炼,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实践活动,鼓励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创业实践活动。激发创业激情,把创业冲动转化为创业激情,锻炼创业心理品质,培养大学生抗打压能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领导沟通、自主学习、决策管理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为大学生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帮助大学生准确定位,结合高校的人力资源和信息优势,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和指导。

构建创新创业体系。通过设计教学方法,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培养师资队伍,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通过多采用启发式授课,较少传承式授课方法,构建创新型的课程体系,增加设计性、研究性、综合性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创新能力。创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的现象。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网络平台,联合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加强资源互补,完善创新创业的条件。

(三)以赛促创

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对学科竞赛进行科学界定和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而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质的群体之一。如果学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第一张通行证,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第二张通行证,那么创新创业教育则是高等教育的“第三张通行证”。学科竞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科技活动,是以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又高于课堂教学为基础,采用竞赛的方式考查学生在某学科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科竞赛的性质及其具备的功能决定了学科竞赛在创新创业中人才培养的作用。

学科竞赛成绩是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对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参与各层次的学科竞赛活动,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为选拔优秀人才提供条件,对校园学术氛围和学风建设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可强化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培养出适应国家建设发展需要的创新型高级人才。

(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形成良性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政府、企业、高校联合创建互动交流平台,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形成良性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主要有四个层面,政府、产业界和高校的合作关系,高校不同机构、院系和课程之间的关系,不同高校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国际合作关系四个层面。发挥政府作用是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保障。高校与产业界合作,产、学、研结合是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创新创业教育脱离了与企业的合作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高校各院系联合组建创业团队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抓手。

四、总结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是和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它是大学生择业期间的求职就业能力,又是一个人长期的、稳定的不断满足自身发展成长的职业适应能力,其核心构成在于基本工作能力、专业知识技能和个性化能力。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有利于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的手段和方法还有待研究探索,合理设置培养方案和《创新创业》教学内容,创建互动交流平台,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保障措施到位,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创新创业能力,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王连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33):250~251.

[2]高妍,靳宝全,张红娟.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5):37~39.

[3]丁小丽.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J].时代教育,2015(22).

[4]李晟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及培养途径[J].学生工作,2017(12).

[5]袁佳慧,祝无忌,印林.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J].家教世界,2013(16):254~255.

[6]沈数周,段素梅.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策略与途径[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12(04):223~224.

[7]刘丽,朱晓林,马晓琳.以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4(02):180~183.

[8]车明浪,马轶君.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0):251~252.

作者简介:徐海云(1987—),女,河南郑州人,硕士,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有机合成;白静(1984—),女,河南郑州人,硕士,河南應用技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粮油食品分析。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创新创业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