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学 张建峰
【摘要】国家一直很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自身也在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在整个职业院校的大家庭中,我们也不断地向先进的院校进行学习。在学习他人的同时,我们也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不断总结经验,进而凝练上升到理论层次。然后,与不同的院校进行交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培养出社会更需要的人才。在商科学生培养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商科学生的关键能力表现为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针对这些能力的培养,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就是该项研究阶段性的成果,希望我们的改革经验有助于整个高职院校商科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商科;关键能力;课程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时间非常短,除了寒暑假、节假日,在校的时间也许两年都不到。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学生培养成有基本技能,社会认可的有用人才,一直是高职教育者关心和研究的课题。经过研究,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商科学生的关键能力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学习能力。所谓学习能力,首先,在教师的辅助下,自己可以自主地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自己主动进行知识的建构。其次,在遇到新问题时,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搜集信息,和同伴讨论问题,最后,选择出最适合的方案来解决问题。这是高职院校培养和一般的培训机构教育的不同。比如以会计初级资格考试为例。一些培训机构采取强化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训练,大量地刷题,最后他们考试的通过率也许比一般高职院校的通过率高。但是,用人单位在选择时,未必就会选择这些培训结构已经通过会计初级考试的学生。这是因为他们的学生是死板的,是缺乏学习能力。也许可以表述为他们的考试能力很强,但是他们的学习能力不强。企业的会计岗位不仅需要考试能力,更需要的是学生综合的能力,即综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专业能力。所谓专业能力,指得是必须具备的特定的能力才能胜任特定的职业的资格。我们还以会计专业为例,要想做一名会计,必须具备会计专业能力。会计专业能力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专业判断力。能够区分哪些业务活动是需要会计反映和核算的;然后明确需要反映之后,知道怎么去反映;最后,向谁报告,报告哪些内容等。这个资格取得的过程,就是专业能力培养的过程。
第三,职业能力。所谓职业能力,是指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经过调研,我们发现,企业真正需要,或者说最看重得是,职业能力。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企业不养闲人。那么学生在毕业之后到了用人单位,就必须给企业带来效益,否则,只能被淘汰。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没有清晰的认识,不明确自己应该储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在目前的情况下,学生就业的岗位往往和其所学的专业不一致。这种情形,在商科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我们把这种情况表述为学生就业的宽泛性。
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结合院校实际,我们进行了一些课程教学改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采用较丰富的教学理念,并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来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改革。对于不同课程,运用的理念和教学方法会有差异。例如:金融理论与实务课程,我们就采用翻转课堂理念。课前,教师会把课程相关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微课不用那么复杂,录屏就可以。我们可以利用KK录像机进行录屏,也可以利用“快剪辑”软件进行剪辑。每个录屏的时间不超过8分钟。最好是两到三分钟,就把一个知识点将清楚。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就基本了解了每次课的基本内容。课上,首先利用“微助教”教学平台对相关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就是讲解那些学生错的比较多的地方,这样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课后,还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我们可以利用网上免费的学习资源进行巩固学习和提高。会计的学生,可以去“对啊网”上进行学习。
这种教学改革,表面看起来,教师在课堂上比较轻松。其实,教师把大量的精力放到了课下,教师在课下,要做很多的准备,例如:微课的制作、发布;微助教题目的录入、发布;项目任务的拆分、发布等。但是,正是由这些繁琐而精准的知识点才促成了教学由“上课”到“设计”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渐地增强了。
其次,是专业课程之间的系统设计和精准衔接。专业是不断发展的,根据不同专业的发展趋势,我们不断进行调研和专家论证,不断修正我们的培养方案和专业学习计划。以会计为例,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会计核算的工作会不断地被机器所取代,所以在课程的设计上,我们就要反映这种变化的趋势,我们要缩减财务会计的份量,不断提高管理会计的份量。然后是课程之间的衔接问题,不要再说明哪门课程是哪门课程的前导课。这种说法就是学科体系的表述。我们职业教育要以未来学生的工作为导向,来进行课程的精准衔接。
最后,是通过不同的形式来鼓励学生更好得就业和创业。我们专门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普及“职业规划”和“创业”的思想。由于就业的宽泛性,我们在职业能力的培养上,除了要体现专业的职业能力,我们还有意识的针对不同专业就业的口径,夯实學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这样,即使学生就业的单位和自己专业不对口,由于较宽泛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可以促使他们很快地适应新的岗位。
学生的成人成材,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下一阶段,我们研究的重点就是探讨学生管理工作如何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杨晓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职业院校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6(14).
[2]徐炜.教育生态学视域下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反思与重构[J].教育与职业,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