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完成这一任务,要不断探索“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主要包括理论上要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继承和和创新,实践观念上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制度上要不断推动制度创新。
【关键词】立德树人;理论指导;实践路径
一、立德树人实践理论的创新
(一)立德树人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通过严密的科学论证,主张建立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这是具有鲜明价值指向的思想。列宁第一次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现实制度。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格外重视思想道德建设,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二)立德树人理论的继承
立德树人理论继承具有两个重要傳统,第一,中国文明数千年形成的文明传统。从现代与传统的关系这个角度而言,有两个内容:一是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的积淀所形成的思想和文化传统,一是中国近代化以来形成的新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集中体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第二,社会主义运动的传统,这个传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重要的参考,不过社会主义运动随着苏东剧变而陷入低潮,运动中心也转移到了中国。在实践上,特别是在教育实践领域,容易混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区别,激化社会矛盾,压抑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
(三)道德理论实践的借鉴
在教育理论上,西方历史出现了理性主义和永恒主义、非理性主义和相对主义、实用主义和改造主义、新托马斯主义、当代人本主义等影响较广的五大现代西方德育理论。在教育方法上,西方国家形成了以隐性渗透为特征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体系,如隐形教育、整合社会力量、发挥非政府组织的教育作用等。这些理论和方法可以为我国的德育实践提供必要的参考。
(四)促进立德树人理论创新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哲学理论的创新是其他学科创新的先导。现存道德领域的问题,不仅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定的理论创新,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复兴梦不仅是指物质丰裕的梦,也指文化自信梦。这样的复兴梦需要强大的理论支撑。
二、立德树人实践观念的创新
(一)实践性思维方式的养成
实践是人特有的生存方式,人的生存方式要求我们用“人”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人和把握人。实践唯物主义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的主体是人,这就指明了实践和主体在新的理论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二)开放性思维方式的养成
开放性思维,是指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和狭隘眼界,多视角、全方位看问题的思维。传统的哲学思维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根本对立的,其中存在的关系和作用是非线性的。所以,立德树人实践要以开放性思维,用一种线性复杂思维看待师生关系,学校与社会关系,政府、市场、学校之间关系,德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立德与树人的关系。
(三)民族性思维方式的养成
民族性思维方式要求我们准确的把握中国现时代的国情和时代背景,一方面,要深刻总结和反思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族特色和优良传统,特别是针对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实际,赋予民族特色新的内容。另一方面,要把握时代前沿,积极应对时代发展的挑战和机遇,使中华民族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并使中华民族能够把握发挥引领时代潮流的作用,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立德树人实践制度的创新
在道德教育方面,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成分、社会组织、就业形式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造成了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以及人们利益的多元化,由此决定了反映不同利益关系的人们的价值观的多元化,这时出现两种不同的社会思潮,一个是泛意识形态化,是指作为社会精神指南或支柱的意识形态所做出的泛化或过度化;一个是“淡化意识形态论”,这是西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其核心是资本主义民主化、自由化、市场化和私有化,也是为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提供辩护和论证。
制度改革中学生被当作试验田,无论是教学改革还是管理改革,关于学生的改革总是易于实践的。但是当改革一旦涉及到教师这一群体,难点就出来了。近观三十年的教育改革,直接涉及到教师的改革中占总的教育改革中的比例是不高的,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的制度建设要突出教师改革的内容。
参考文献
[1]方晓珍.高校“立德树人”的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6):94~98.
[2]李东生.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分析[J].青年与社会:上,2014(07):266~267.
作者简介:孙倩(1980.04—),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