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高专应用写作类教材编写体例及其发展

2018-05-14 09:06骆秦
丝路视野 2018年14期
关键词:应用写作教材

骆秦

【摘要】目前,随着高职高专开设应用写作课程的专业逐渐增多,应用写作类课程也随之细化,相关教材不断涌现,新的编写体例不断创新。本文主要对高职高专常见的应用写作类教材编写体例和创新型编写体例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应用写作;教材;编写体例

高职高专开设应用写作类课程的专业越来越多,这门课程逐渐细化为秘书应用写作、旅游应用写作、财经应用写作、编辑应用文写作等多种类型。伴随着专业差异化的出现,各大出版社适应教学的需要,陆续推出了各专业的应用写作教材。同时,高职高专应用写作类教材有的命名为文秘写作教程,有的为实用文书写作、现代应用文写作等。

一、常见的应用写作类教材编写体例

(一)理论知识+例文评析+思考练习

这是一种传统的应用写作教材编写体例。首先,讲授有关文体写作的基本知识,如文种的概念、特点、分类、结构和写法等,内容全面具体。例文评析精选一到两篇优秀文章,供学生学习借鉴;有的教材还对例文进行评析,指出其寫作方法和优点。思考练习的题型形式多样,有选择题、简答题、改错题、判断题等。这种编写体例长期被沿用,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顶峰,其余波波及当下,至今还有编写者在使用。但这种编写体例已经落伍,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教材编写理念的发展。

(二)例文评析+理论知识+写作训练

这种编写体例相较第一种有所发展和进步。在例文评析部分多是逐段分析写作内容和方法,有的在文末稍作点评。理论知识和第一种类似。写作训练包括病文修改、情景作文等,与第一种的训练重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同,后者更加注重写作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三)习题预览+例文评析+理论知识+习题训练

这种编写体例以杨文丰编著的《高职应用文写作》为代表,该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与其他教材的最大区别在于把习题训练部分众多训练题目中的一题,提前到了每节的开始部分。其他部分与第一种编写体例并无较大区别。

二、创新型应用写作类教材编写体例

近年来,全新的教材编写理念被引入,众多教材编写者开始了大胆的创新与探索,任务驱动型、项目导向型等富有创新意义的教材开始出现。传统的章节结构被“模块”“任务”“项目”等结构取代;在文体归类上,也和传统的教材有了较大变化。

(一)写作任务+理论知识+写作提示+任务实施+任务评估+例文评析+文体实训

这种编写体例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秘书写作实务》《旅游写作实务》等教材为代表,是典型的任务驱动型教材。每一节的开始先简要介绍有关文种的基本常识。在写作任务中结合实际设计训练;理论知识、任务实施、任务评估、例文评析、文体实训和传统教材的理论知识较接近,但最大不同在于理论知识部分、任务实施部分之后,有一个写作提示。写作提示以理论知识为支撑点,指出完成任务的写作方法、内容、重点等。教材中的写作任务及例文评析,紧扣学生实际和未来岗位的需求,突出了实用性;围绕写作任务进行的分析提示,用于具体指导文体实训,具有指导意义;围绕写作任务进行的文体知识储备,用于理论指导和写作功底的积淀;最后的文体实训,围绕校园实际和未来岗位技能需求展开,强化学生的写作水平,重在为未来的具体工作需要服务。

(二)项目情景+任务描述+理论知识+例文评析+问题诊断+温馨提示+任务演练

这种编写体例以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文秘写作教程》为代表,是采用项目导向模式来编写的。该书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导向、素质本位、能力核心、服务专业”原则编写,重在介绍文秘专业学生今后工作中常用写作文书知识,以其工作需要为线索,形成了“事务、规约、求职、调研”等与秘书职业生涯密切相关的项目,在每一个项目下,又设计了若干个任务,构筑了基于工作过程和以项目和任务为载体的秘书写作教学体系。在案例的选择上,既有学生学习生活的范文,也有未来工作可以参考的例文,还有可供学生借鉴的反面病文,通过多次反复的任务演练,使学生写作能力稳步提高。

每一个项目开始时,有一个总的项目情境和任务描述,全书虚拟了一个文秘专业毕业生,以他在求职、工作中的写作实践为线索来统观全书。具体到每一个文种时,按照“理论知识+例文评析+问题诊断+温馨提示+任务演练”模式编写,其中问题诊断部分是要求分析病文,其实质就是前文提到的文体实训;温馨提示类似文体写作时的注意事项;任务演练就是文体实训相关的练习。

(三)例文评析+理论知识+拓展阅读

这种编写体例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职场文书写作》为代表,例文评析紧贴岗位实际,理论知识重实用,只讲授文种的概念、结构和写法、注意事项等,传统应用写作教材中的特点、种类、作用等并不涉及。该教材另一个亮点是拓展阅读,该部分选择了文体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案例;在选择案例时遵循了两条原则:一是和文种有关,二是有借鉴意义。

编写者的精心探索和不断实践,不断丰富着应用写作类教材编写体例的形式,这种创新精神推动着教材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和教材编写理念的更新,新的编写体例还会层出不穷。

参考文献

[1]杨文丰.高职应用文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李展,温昊.秘书写作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李展.旅游写作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李佩英.文秘写作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应用写作教材
教材精读
我多想……
两岸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对比研究——兼谈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基于交互式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写作教学探讨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应用写作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思考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应用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写作教学的新视角
浅析中职应用写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绘制与应用
理工科“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