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在当今大学生教育中,思政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大学教育不可缺少的意识形态教育,思政教育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三观”,有助于我们成为“四有”新人,有助于全方面提升我们的素质。
【关键词】朋辈;教育;创新教育
一、高校在思政教育中开展大学生朋辈教育的必要性
同辈是指同龄的学生。同伴咨询是学生的学生辅导,包括学习辅导和情感支持。一般来说,选拔优秀的高年级学生代表与新生类似,在生活方式,学习经历和价值观方面有相似之处,可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为他们提供生活学习和心理健康指导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切实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平等互动,增强教育的传染性和可接受性。组织大学生相互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经验,就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交换意见和看法,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想法,激励自己,使自己成长为社会需要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包括大学生和研究生之间的横向和纵向互动,以及研究生和大学生之间的纵向互动。
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同伴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群体的标杆作用,强化自身的带动作用和辐射功能,形成良好的共振和传播效应,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来自广大同学的优秀同伴教育群体,在广大同学中成长起来,无论从年龄,生活经历,成长条件等方面来看,大多数同学彼此接触的点更接近,更有共鸣,成长,才能和经验教训贴近思想,情感和实际的大学生,有着时代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生活信念,热心服务社会,真实可靠的成长经历,甚至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更容易感染和吸收广大同学的心,激发广大学生的积极性。
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外部制约因素相对较少,学生行为更依赖于内部控制,同伴之间的同伴互动,突出的外部触动和刺激,更有可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和意识,因此,同伴自我教育的作用价值更为突出。因此,充分发挥同伴教育的优势和长处,及时,适当地培养学生的适应性和发展性教育,往往更为有效。有利于激发优秀大学生自我压力,形成典型的领先优势,优于学校赶超学风。
优秀大学生是高校最有活力,最有活力的群体,是弘扬和弘扬优秀校园文化的重要生力军。通过开展同伴教育活动,高校为优秀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舞台,调动他们的自我教育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增强他们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和服务同学们越来越有责任感。引导校园风格,促进其他学生的成长,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他人和社会,加深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认识,增强与从而自觉接受教育,并通过自身的内化,整理和输出,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感染,影响和影响全体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实践证明,培养优秀集体和个人的过程是培养和培养大批学生骨干和创造优秀校园文化的过程。开展同伴教育的过程是在校园内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优良传统的过程。隐性教育是明确教育的过程,是两者有机结合,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二、构建高校朋辈辅导在思政教育中的相关机制
(一)朋辈辅导员的选拔与配备
建立完善的高校同伴咨询机制,其基础是选拔优秀同伴辅导员。选拔的主要对象是综合素质较高,政治信仰坚定,学习成绩优秀,组织管理能力强,高度负责,开朗,健康,沟通的高水平学生。他们也有兴趣并愿意牺牲自己空余时间为同学服务。另外,与同伴辅导员应该是同伴辅导员和新生学习相同或者相似的原则,考虑到沟通和接触的方便,注意生活和学习的地点不应太远。
(二)朋辈辅导员的培训
建立完善的同伴咨询机制的关键是通过培训,提高同伴咨询员的工作能力,促进有效的工作。学校应安排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全职辅导,培训新选出的同伴辅导员。培训内容一般包括加强同伴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提高同伴辅导员的政治和政治工作方法,组织学习如何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如何应对危机。同伴辅导员通过系统的理论培训,不仅可以掌握学生工作的基本技能,提高工作能力,还可以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
(三)朋辈辅导员的考核与激励
同伴咨询员评估和激励联系,是改善同伴咨询的重要补充。大学生工作部门要制定详细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措施,建立定期报告和检查制度。定期的经验交流会上,专职辅导员应详细了解同伴辅导员的经验,共同研究他们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同伴辅导员提高工作能力。同时,科学的激励措施可以充分调动同伴辅导员的积极性,同伴评估的效果,同伴辅导的效果,及时表彰同伴辅导员,从而带动同伴辅导的整体质量。
总之,朋辈教育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高校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及时了解学生的最新思想和动态,从而做出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新的招生教育水平。时间,而且也为同伴辅导员建立一个展示和完善他们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谢恩.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3).
[2]叶志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方法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03).
作者简介:王霄霞(1982.12—),女,漢族,内蒙古乌兰察布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