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我们的校园,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凡事都有两面性,当然新媒体也有两面性。新媒体给我们带来无数利益与方便的同时也滋生了许多危害与风险。所以面临新的环境,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认真分析其机遇与挑战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地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弊端。
【关键词】新媒体;校园文化建设;高校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新媒体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说:“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新媒体的运营方式,是以网络为媒介利用微信、博客、微博、贴吧等新兴媒体平台工具进行产品宣传、推广、产品营销等一系列运营手段。
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其最大的特点是打破了媒介之间的壁垒,消融了媒体介质之间,地域、行政之间,甚至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而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为主要内容。它主要包括以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所有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文化或校园精神。
据统计,微信月活跃用户达到8.893亿,QQ月活跃用户达到8.685亿,更是有95.6%的大学生通过QQ和微信这类社交媒体接收消息。当前各高校想要迅速与时代接轨,都已开通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作平台,但是内容却比较单一,缺少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且内容还比较陈旧、无趣,降低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面临的机遇、挑战
在传统环境下大学校园相对封闭,与外界交流相对较少,得不到新鲜血液的注入,所以校里活动虽多但种类相对较少。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变得不再拘束,打破了相对封闭的空间,有了更方便更有效的方式与外界交流,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方式使校园文化变得更加丰富,更有内涵。新媒体在我们的眼中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词语,但其已深入到各大高校,建立了属于本校师生交流的平台,使师生交流更加便捷。如今的新媒体时代早已不拘泥于文字这样的方式,还拥有着图片、视频等生动直观的表现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视频、图片并加上相关的文字介绍对校园中发生的事进行现场的还原并发布到各个网站使事情变得更加有影响力,号召力。
虽然新媒体环境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大学文化在向外开放的同时,也会有许多的不良主义进入校园,这些不良主义将会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会对学生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并且在虚拟的环境中,我们对某些文化的构建将会失去主导作用。如今,我们面对的文化建设更加多元化,可发挥的空间更加广阔,方式及对象更加复杂,学校应及时做出应对,对校园进行改革,否则学校可能丧失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权。
三、高校如何运用新媒体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学校应该转变观念,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更多的与学生互动,找出学生的问题,在新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应该更加理解,包容,避免与学生对立起来。为了将新媒体更好地运用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学校应开设相关课程,教给学生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技术,并培养相关高科技人才,提升校园网络,对网络进行监控,控制好局势,不要将发展校园文化的主动权丢失。
据有关部门统计,手机已成为学生使用较为频繁的工具,并且手机是新媒体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工具,所以高校必须借助微信、微博、贴吧等新兴媒体建设校内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老师与老师的交流平台,正确引导学生进入新媒体时代。开设主题网站,并使更多的学生关注,内容应该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积极向上。例如红色爱国主义主题网站、大学生思想教育网站、大学生励志网等。
近些年來,新媒体正悄无声息地高速地发展着,并且扩散到大学校园中的每个角落,与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已产生了非常密切的联系。大学校园的文化建设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素质的高低,作为接班人的大学生也直接影响了今后中国综合实力的发展,所以高校对新时代环境下的改革已迫在眉睫。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引发的信息革命对高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快捷、方便、迅速的特点为学校带来了无数的机遇,加快了学校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吕戎.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辽宁教育研究,2003(09).
[2]李浩野,窦同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组织面临困境及对策分析[J].思想政治与法律研究,2015(07).
[3]田静.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青岛:青岛理工大学,2016.
[4]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06).
[5]王建军.校园文化概念新探[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9).
[6]邱林川,陈韬文.新媒体事件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01).
[7]周葆华.突发事件中的舆论生态及其影响:新媒体事件的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8]陈浩,吴世文.新媒体事件中网络社群的自我赋权[J].新闻前哨,2008(12).
作者简介:高颖(1990.02—),女,汉族,河北唐山人,研究生,唐山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系,助教,讲师,研究方向:应用数学、智能控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