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化工产业的发展,并积极协调各方面资源大力开展重工业发展,基于这一社会发展现状与背景下,化工产业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进步,并且其地位价值也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在日常的化工生产工作中,因操作人员对有关安全生产知识的掌握不足,化工企业又缺乏必要的安全监管体系,也就使得化工事故时有发生,不但导致广大的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受到巨大威胁,同时也将会致使企业发展遭受重创。因此就关于如何优化化工安全设计,并以此降低化工事故的发生率展开相关的研究工作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化工;安全设计;预防;化工事故;重要性
一、化工安全设计在预防化工事故发生中的作用
(一)保证化工企业员工人身安全
化工产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直接受到影响、伤害的就是化工企业内的基层员工。即便化工事故影响较轻,化工企业基层员工也会受到一定的身体伤害,而一旦化工事故影响较大,例如爆炸、火灾等,化工企业的基层员工必定会受到严重身体创伤,一些人还会在心理上留下永远的创伤,甚至出现死亡。这不仅对化工企业造成了财产上的损失,还对企业内基层员工的身体、心理造成了巨大伤害,甚至会使原本美满幸福的家庭被拆散。化工产业里的一些基层员工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一旦在化工事故中失去了生命,这对于一个家庭产生的摧毁是无法用金钱来弥补的。因此,在化工生产中,应当进行必要的安全设计,尽可能提升化工产业生产的安全性。
(二)保证企业平稳运行,稳步发展
由于目前我国各个行业内部竞争越发激烈,因此,提升企业口碑就是一项重要途径,而化工企业的口碑就建立在安全生产之上。化工企业想要有长期稳定的发展就需要做好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工作,使企业内部可以保证安全运行,并尽可能降低企业内发生化工安全事故的概率。一旦化工企业发生化工安全事故,企业多年积累的信誉口碑都会毁于一旦,企业形象在安全事故发生后就会瞬间崩塌。因此,在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应当先对化工安全设计工作进行预防,预防化工事故的发生。
(三)维护社会环境,促進经济进步
化工安全设计除了对企业内部员工人身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并为企业稳步发展做铺垫之外,还是一种对国家与社会负责的措施。由于化工产业自身安全行为不到位产生的化工事故会使周边居民受到影响,尤其是一些重大爆炸、有害气体泄漏等事故,不光使员工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胁,也对周围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受到了威胁。一些大型化工企业一旦发生大型安全事故,甚至会动摇人心,破坏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化工企业在发展之中必须要注重安全管理工作,并进一步优化化工安全设计,这样才能在为企业与员工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推动国家经济的进步与发展。
二、加强化工安全设计预防化工事故的方法及策略
(一)对粉尘爆炸事故的安全设计
粉尘爆炸的危险性特别大,而且危害性极强,尤其在精细化工行业的发生率也非常的高。究其发生粉尘爆炸的最主要原因为:其一,天干物燥,是粉尘爆炸的最基本条件;其二,环境封闭,粉尘浓度超出规定标准;其三,遇到火源。
首先,要保证设计的通风及流通性能,不能使粉尘在密封的空间内存储,从而酝酿事故的发生;其次,要加强对温度及湿度的设计与控制,不能使干燥的粉尘聚集;最后,就是要做好防火、防爆措施,加大对火种及火源的控制力度,做好安全通道的设计,从各项安全事故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加强企业安全培训工作,并配置相关的安全硬件设施,预防各种化工事故的发生。
(二)对静电的安全防范设计
静电看似不起眼,但其危害性极大,尤其是在化工车间的生产作业当中,很容易出现化学反应而产生静电,最终酿成重大生产事故,尤其是塑料等物质在经过摩擦之后,很容易产生静电反应,一旦产生静电再遇到其它可燃性的介质,就会发生燃烧或爆炸,造成严重的人身伤亡。因此,在进行化工安全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进行明确的说明,对所造成的危害也要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才能提高操作人员的注意力,让他们加强安全防范,并找到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总而言之,要想将化工安全事故发生率尽可能降至最低程度,开展对化工安全设计的优化改进便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项措施。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必须要确保安全设计工作的规范化,建立起完备的安全管控机制,由源头上降低甚至避免化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企业生产作业的安全进行。化工安全管理工作有着十分突出的综合性特征,要求将各项工作内容协调一致,确保化工安全管理制度措施的贯彻落实,创建出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孙聪善.浅谈化工安全设计中的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J].化工管理,2016(35):319,321.
[2]朱健丰.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的设计[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36(13):80~81.
[3]张谋.有关化工安全生产管理问题探析[J].科技展望,2016,26(18):180.
[4]张喜强.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方案及实施研究[J].石化技术,2016,23(0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