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展锐 贲国梁
【摘要】自21世纪起我国的经济发展就呈现出了迅猛的势头,其在世界经济范围内创造了惊人的奇迹,各行各业在这个势头中均取得了傲人的成就,大部分企业还在国际上站稳了脚跟。但这一切都要以能源作为基础和支撑,只有在拥有足够的资源、能源下,我国经济才得以稳步发展。我国水资源丰富,可建立大量的水利水电工程,并以此来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支柱。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做好施工管理十分重要,直接影响着整个水利水电的质量、技术与管理,成了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施工技术和管理策略方面存在着不足,应对其不足进行强化,加强管理,提高技术水平,这样更有利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效益。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的施工技术
(一)土坝防渗加固技术
为了预防和改善土坝变形、渗水、安全性能下降等问题,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还应进行土坝防渗加固技术。根据相关记录可知,大部分的水坝均存在人为或是自然事件、突发事件的损害,其安全性能无法得到全面的保障,只有进行土坝防渗加固才能提高水坝的安全性,使水利水电工作正常开展。土坝防渗加固技术是指对水坝、坝体等部位进行霹雳灌浆措施,加固水坝与坝体的形状、稳固、耐受力,使其拥有完整、强悍、全面的防水性能与抵抗性能,最终保障水坝工程的安全。
(二)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
围堰技术通常用于处理分流问题。在水利水电建筑施工时,如果施工场地位于河流上游,则应在干燥稳定的土坡上进行水利水电建筑物的施工。此时通常采用围堰技术,将水分流到预定的下游位置,起到窜河的作用。因此,在水利水电枢纽工程施工中,要综合分析相关场地的温度、地质构造和水文特性等,如果水位比较低或枯水期,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难度分流和运营,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对于施工导流,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在一年内考虑河流周期性变化,合理组织施工活动,优化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配置,制定详细的导流量计量和设计方案,具体划分分流期,主要以河流周期进度为主要内容,加强对施工进度的控制。一般情况下,如果施工现场条件和自然条件较好,可以上调分流,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围堰,其目的是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结构的建设奠定基础,水利水电枢纽建筑的结构设计和施工应进行第一次水工模型试验,通过结构安全稳定和围堰性能的实施验证,科学规划设计围堰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航运排水的难度和压力,确保围堰发挥全部作用。
(三)预应力锚固施工
在进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时,预应力锚固施工对水工建筑的施工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在施工时,需按照设计方案采用施加预应力的方式对基岩进行加固,提高基岩的受力能力,在进行预应力锚固施工时,主要包括锚孔和锚束两个范围,其中锚孔主要用来进行锚束钻孔的防置,锚束时预应力作用基础,利用锚束可充分提升基岩的负荷。
二、施工技术管理
(一)提高施工人员专业素质
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工作素养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筑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对企业未来的發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聘用具备专业技能的相关人员,对拥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可优先录取;其次,设立培训机构,对已在职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以便提高工程队伍的综合竞争力;最后,设立考核机制,对已培训完毕的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考核,考核通过的可给予适当的奖励,考核未通过的将安排其再次进行学习,通过考核可加强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提高其对工作的重视。
(二)完善施工管理制度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在我国很重要,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给人们带来更多便利条件。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也要完善管理制度,相应的管理人员,应该把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方法以书面的形式进行张贴。定期更新工作人员的工作思维。水利水电工程不仅要用到传统的施工技术,同时也要采取先进的技术设备,施工人员要做到传统技术与先进技术相结合,这样更有利于整个工程的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三)确保工程设备安全
很多施工单位,采用传统的施工设备,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修,不仅耗费时间,而且也有可能存在一些误差。这样就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要采取更先进的维护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工程设备进行更加全面的检修,这样有利于反映出设备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不仅节约了成本,还可以提高设备的工作性能。
总之,水利水电工程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建设,为了确保水利水电工程正常运行,必须要采取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管理对策,提高员工施工技术,有利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进展。同时,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技术水平,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离不开技术与管理,技术与管理相结合才能实现工程顺利进展,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叶强.浅谈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与管理[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10):185~18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