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锋 乜庆荣 韩雪峰 方雪花
[摘要] 北京市远郊区面积辽阔,人口约占北京市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全科医师不仅承担着郊区居民、农民的预防保健工作,还担任院前急救任务,具有工作任务重、服务半径长、工作环境相对复杂,需要更高的岗位胜任能力,该文旨在阐述北京市远郊区全科医师特征并探讨相应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 北京市远郊区;全科医师;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1(b)-0135-03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and Training Countermeasure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Beijing's Far Suburbs
CHEN Feng1, MIE Qing-rong1, HAN Xue-feng1, FANG Xue-hua2
1.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Liangxiang Teaching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2401 China;2.Office of General Medicine, Liangxiang Teaching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2401 China
[Abstract] The vast suburbs of Beijing have a vast area, accounting for about one-third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Beijing. The general practitioners not only undertake the preventive and health care work of suburban residents and farmers, but also serve as pre-hospital emergency tasks. The service radius is long,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is relatively complex, and higher post competence is required. This paper aims to expla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the far suburbs of Beijing and explore corresponding training strategies.
[Key words] Beijing far suburbs; General practitioners; Training strategies
為了缓解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我国近10年,大力发展全科医学,全国各地均取得一定的成绩,积累了全科医学发展的宝贵经验,但与欧美等全科医学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全科医学仍任重道远,2011年国家颁布了《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指导意见》[1],为我国全科医师的发展提出可指导性意见及建议。经过7年的发展,2018年初,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要求,制定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2]。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全科医学的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但北京市远郊区(以下简称远郊区)基层卫生基础薄弱,全科医师数量少,群众对全科医生的知晓率和认同率较低,该文探讨北京市远郊区全科医生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培养对策。
1 远郊区全科医师特征分析
1.1 全科医师数量少,服务对象多
截至2016年底,我国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已达20.9万人,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1.5人[2],虽然较之前有提升,但是与英国每千人口全科医生2.5人、美国2.8人、新加坡为2.0人、韩国为2.1人,有巨大差距。现阶段尚无城区及远郊区全科医师服务对象的详细数据,据不完全统计,房山区卫生院每名全科医师签约人口在2 000~6 000人左右,远高于城区1 000~2 000人。
1.2 全科医师学历、职称偏低,以中青年医师为主
2011年之前,全科医师学历普遍以中专、大专为主,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全科医师学历水平明显提升,2012年一项有关北京市全科医师的调查[3]显示, 在学历结构上,本科学历占63.8%,明显高于2008年的调查结果。远郊区县人员结构以中青年为主,此次调差也发现远郊区学历构成及职称方面明显低于城区及近郊区,与既往调查[4]结果相似。
1.3 服务对象文化水平相对低,依从性差
由于远郊区以城乡结合部及农村为主,居民以农业人口为主,整体文化水平较城区居民相对较低,部分人口健康意识相对薄弱,对于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对健康宣教的内容、慢病管理政策及治疗的依从性较差。
1.4 服务半径长,交通不便
对于远郊区,尤其是山区,人口密度较城区低,交通不便,而全科医师的服务以走访上门为主,部分患者经济条件差,尤其是危重患者,对全科医师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全科医师的服务需耗费大量时间在走乡串户的途中,从而增加了工作难度。
1.5 承担院前急救工作
医疗风险大:远郊区乡镇卫生院多承担院前急救工作,对于危重症救治技能需求较高,院前急救设备简陋,工作条件差,需要较高的急救技能。院前急救,部分家属情绪激动,全科医师需要较高的沟通技能,需要承担较高的医疗风险、人身安全等,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2 远郊区全科医师培养对策
针对全科医师培养政策,各地均在探讨适合本地区的培养政策,1999年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率先在国内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在全科医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5]。2016年邵逸夫医院又从教室选拔、培养策略、考核方法等层面进行尝试,取得良好效果[6]。针对北京市远郊区全科医师的特征,除需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外,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应充分予以重视,并在培训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培养适合北京市远郊区特征的全科医师。
2.1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社区技能的培养
选拔富有责任心、业务能力强、热爱教学工作的带教老师,围绕远郊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对于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原则以及预防措施重点予以重点讲解,并在实际医疗工作中,增加全科医师参与日常的诊疗工作,注重社区技能的培养,增加带教老师的疾病的预防知识,从重“治疗”阶段过渡到“预防”与“治疗”并重。在临床专科实习过程中,选择临床基础知识扎实、全面轮转过临床科室的医师优先作为带教老师,培养学生从患者整体入手,做到全面兼顾、融会贯通,学会从“生物、心理、社会”三维立体模式,为患者量身定制健康处方,避免全科医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模式。此外,根据本地区患者文化层次、习俗等特点,培养全科医师医患沟通、地方多发疾病的诊治能力。
2.2 医院建立全科病房
从全国范围内看,三甲医院建立全科病房的只占很小比例。近年来,国家政策鼓励综合性医院建立全科医学病房,尤其承担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综合性医院要求必须设置独立的全科医学科,从而不仅承担了全科医生培养和全科师资建设的责任,而且可以弥补综合性医院过度专科化带来的弊端。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全科医学科平均每年收治住院患者約2 000例,其中约半数以上来自社区单位,同时,从全科门诊转至社区的患者从4.79%增加至2016年的22.97%,实现患者双向转诊的良好格局[7]。全科医师经过一系列专科培训及全科医学科的培训,基本具备了全科医师的技能。同时,综合医院的全科医学科也与基层社区形成良好互动,形成“上下联动、双向转诊”的格局。
2.3 注重急救能力培养
远郊区全科医师大多数具有急救任务,因此奠定扎实的急救技能显得至关重要,现阶段,虽然全科医师已经掌握部分急救知识,但大多数都感觉自己的急救知识不足和老化[8],面对这种现状,部分研究认为应该不断增加全科医师急救知识的宽度及深度,以及利用继续教育、物联网+等技术加强全科医师的急救知识培训[9]。该文认为有以下方面:①专科培训过程中,对于每个系统疾病的急救知识进行系统学习,掌握急救原则,并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电除颤、气管插管、吸痰等。②注重急诊轮转质量,对急诊常见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呼吸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等有进一步认识,掌握治疗原则、急救注意事项等。③跟随120急救车实地实习,除掌握急救知识,还需掌握院外环境救治危重患者的注意事项及与家属、警察及消防员等的沟通、协调技能。④急诊科轮转结束前,加强对急救知识的考核,成绩不合格,重新轮转急诊。在轮转期间,对急救知识打下坚实基础。
2.4 注重学习能力及科研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全科医师学历普遍偏低,科研水平层次较低,职称以初、中级职称为主。在培养过程中,适当采取应对措施可提高远郊区全科医师的整体水平。①轮转期间,定期组织全科医师开展读书会、阅读文献会,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并从文献中学习科研方法。②训练全科医师科研水平,轮转结业前提交论文一篇。③掌握远程会诊相关技能,能熟练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会诊,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
总之,全科医学的发展,不仅国家、省市要从政策方面进行规范、扶持,还要结合不同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的差异,各地区要发掘自身特点,不断修正全科医师培养政策,使全科医师能真正地高质量服务于广大患者。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学制度的指导意见》[Z].20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Z].2018.
[3] 北京市卫生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北京市基线调查报告》[J].2008.
[4] 李勤.浙江省全科医师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9,7(6):569-572.
[5] 王翔,蒋晓岚,杨帆,等.探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新方法[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1):144-146.
[6] 方力争,朱文华,戴红蕾,等.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17,1(2):99-101.
[7] 王荣英,张金佳,赵稳稳,等.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全科医学科在双向转诊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7):769-773.
[8] 韦正莉,陈务贤,梁榕,等.心血管病患者家庭成员急救知识的调查与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25(1):8-10.
[9] 王鑫,郑永先,符增珍.老年慢性病管理中发展社区院前急救的必要性[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7,38(4):181-183.
(收稿日期:2018-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