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患者护理管理的思考与对策

2018-05-14 15:20武万琴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33期
关键词:护理管理

武万琴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老年痴呆患者护理管理的思考与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观察目标,并对6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管理对策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护理管理,一方面,缓解了患者恐惧、焦急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也使患者可以积极配合治疗。结论 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管理,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关键词] 老年痴呆患者;护理管理;思考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1(c)-0064-02

痴呆是一个慢性且持续性的过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痴呆可以将其大致分为3种,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其他病因的痴呆[1]。近些年,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导致老年痴呆的发病率也在逐渐提高。该疾病不仅会影响老年患者的认知能力,同时也会降低老年患者的社会功能,从而严重影响着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近些年,该疾病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经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研究学者的研究表明,要护理服务进行不断的管理,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完全的贯彻与落实到了护理管理工作当中,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逐渐转变,在护理管理的过程中不仅重视了患者自身的疾病,同时也十分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以及日常的生活质量,从而提升患者的认知功能。因此,在该次研究中,主要是对2016年12月—2017年12月60例患者的护理管理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46~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4±5.9)岁;所有患者均符合 ICD-10的诊断标准。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 记忆力下降,理解、判断力下降;其中有10例患者是被害妄想,15例患者是被窃妄想,16例患者是嫉妒妄想,12例患者是易激惹,7例患者是情感障碍。

2 问题分析

2.1 患者因素

在临床上会出现人格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容易激动、惹怒,会因为一些琐碎的事情而暴怒对别人进行打骂,甚至是对别人进行语言上的攻击,哭泣、喊叫、无法入睡,对于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来讲,还会自伤或伤人[2]。护理人员要将患者捆绑在椅子上、床边,或者是将患者的手脚进行约束。有相关研究表明,对患者进行约束虽然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但是时间长了也会给患者带来一定副作用,使患者的脾气更加躁动、混乱,使患者感受到自己攻击或受处罚,部分患者就会不断地挣脱约束,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伤害。另外,由于痴呆患者缺乏认知功能障碍,护理人员会误认为患者不在乎自身的自尊心和羞耻感,对患者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会出现怠慢患者、没有耐心的情况,对患者的疑虑和要求漠不关心,会严重影响患者病情康复。

2.2 护理人员因素

由于护理人员缺乏护理管理,从而就会直接降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加上部分护理人员缺乏综合素质和专业的技术水平,导致自身知识不扎实,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的概率,而且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的时候,没有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护理风险[3];另外,护理人员没有与患者进行及时的沟通,无法在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无法对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及时的疏导。护理人员未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3 管理对策

3.1 护理观念转变,并对患者的合理要求进行最大化的满足

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工作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使护理人员要正确认识老年痴呆症[4-5]。首先,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加强学习,使其意识到护理服务和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可以让经验丰富的护理工人员分享自己的护理经验,学习有关疾病的知识,及时了解老年痴呆患者的情绪上的变化。要明白痴呆是一种疾病,而不是一种耻辱,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服务的时候要尊重患者,不可以歧视患者。老年痴呆患者虽然具有脑功能障碍,但是他自身还是有维护自尊心和羞耻的感情,因此,在进行服务的时候一定要同等的对待老年痴呆患者,甚至护理服务要更加的全面化、具体化,这个过程中要多鼓励、激励患者,避免伤害到他们的自尊心。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要将以人为本理念贯彻落实在护理服的过程中,明白以人为本的内涵主要是指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存在的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珍视和关注的思想。因此,护理人员要将护理模式进行转变,主动对护理服务的理念和观念进行更新,在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對患者的存在问题,或者是潜在的健康问题,进行深入性的分析研究,并在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进行评估,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解决,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及时消除疾病的诱因,从而最大化地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3.2 加强护理管理,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

护理人员加强护理管理,对新进的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评估报告,与普通的病房做好相应的交接工作。对于情绪不稳定的患者,护理人员及时告知医生,对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评测,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及时的疏导,避免患者发生安全问题。同时还要建立与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其中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考勤绩效,护理安全责任制度、急诊抢救制度,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工作进行考核,对考核成绩合格的护理人员进行给予物质上奖励,对于成绩没有合格的护理人员,医院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可以在很程度上激发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饮食护理管理

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的时候,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观察,按照患者的饮食习惯,制定具有针对性饮食方案。饮食要按照制定的标准多食用一些清淡、营养、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事物。另外,还要制定运动锻炼的项目管理制度,患者病情允许时,护理人员要陪同患者进行锻炼,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复。

3.4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升护理工作水平

护理工作人员的支持以及照护都是老年痴呆症患者护理中的关键内容,所以需要通过有效的培训,不断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能力以及水平。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培训以及操作培训,同时增加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关怀与支持[6]。理论培训需要包括老年痴呆的相关支持、认知功能训练、行为与心理护理方法、語言沟通方式、日常招呼等,培训方式可以通过多媒体指导、专家讲座等组成。操作培训则可以通过个别指导以及集体讲座结合,同时选择小组或者团队活动的方式。在医院内部构建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以及负担,同时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加强交流与合作。

4 结语

近些年,医学知识普及度的迅速加深,人们逐渐认识到老年痴呆疾病的危害性。近些年,老年痴呆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该疾病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了一个热议的话题。大多数患者在患病后均会产生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行为能力障碍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由于老年痴呆疾病的治疗难度比较大,治疗过程复杂且漫长,因此就会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与压力[7]。总而言之,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研究学者表明,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护理管理其效果非常显著。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能力,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激发护理人员对护理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并加强安全管理,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解决,从而降低并发症的概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另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频率,从而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助于增强护理队伍的团结力,并且护理管理还具有极高的临床研究价值。因此,对护理服务进行有效的管理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茵.浅谈老年痴呆患者高危行为与护理方法[J].长江丛刊,2018(5):145.

[2] 方开琴,王艳红,耿在香.人文关怀护理对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16):125-127.

[3] 徐祥雷,刘冰.老年痴呆患者社会支持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7(6):564-566.

[4] 刘秀芬,陆银芳,叶小云.分阶段延伸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康复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16):38,43.

[5] 张琳琳,曲文姝.老年痴呆患者护理思考[J].心理医生,2017(27):278.

[6] 陈舒蓉.安全护理管理模式对老年痴呆患者住院安全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7):100-102.

[7] 刘娟.38例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安全分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6):569-570.

(收稿日期:2018-08-26)

猜你喜欢
护理管理
护士长巡视工作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患者的护理管理与健康教育分析
分析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风险管理途径
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探讨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浅谈新木桶原理在临床科室护理队伍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