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华 李运琴 段艳芳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液成分制备不合格血液报废情况原因、提出相应预防对策,以减少血站血液报废率。方法 对2017年1—12月期间焦作市中心血站血液成分制备、血液报废数据进行收集,分析血液不合格报废原因。结果 血站共制备血液89 982 U,报废305 U,报废率0.01%,报废原因统计,去白红细胞主要为渗漏,占88.6%,血浆报废主要原因为色泽异常、脂血,分别占6.0%、92.0%。结论 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原因与渗漏、色泽异常、脂血等有关,需要从加强献血者体检、征询以及献血前指导工作、血液冷链管理、离心监测等方面来降低报废率。
[关键词] 血液报废;血站;成分制备;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1(b)-0167-02
Blood S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Preparation of Blood Components, Unqualified Blood Scrapping Situation and Cause Analy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LI Shao-hua, LI Yun-qin, DUAN Yan-fang
Jiaozuo Downtown Blood Station, Jiaozuo, Henan Province, 45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unqualified blood scrapping in the preparation of blood components and to propos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blood scrapping rate of blood stations. Methods The blood component preparation and blood scrapping data of the blood center of Jiaozuo City Center during the period of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7 were collected to analyze the reasons for the unqualified blood. Results Blood station prepared a total of 89 982 U, scrapped 305 U, scrap rate of 0.01%, the cause of scrapping statistics, the main white blood cells were leakage, accounting for 88.6%, the main cause of plasma scrapping was abnormal color and lipemia, accounting for 6.0%,92.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cause of blood scrapping in the preparation of blood components is related to leakage, abnormal color lipemia, etc. It is necessary to reduce the scrapping rate from strengthening blood donors' physical examination, consultation and pre-blood administration guidance, blood cold chain management, and centrifugal monitoring.
[Key words] Blood scrap; Blood station; Composition preparation; Cause analysis
隨着医疗水平以及临床输血技术不断进步,输血治疗已成为常用治疗手段,对于接受输血治疗者,由于患者病情不同需要血液中的成分不同,故临床需要对血液进行成分制备,给予成分输血以达到治疗目的[1]。同时为保障患者输血安全,临床需血液质量严格把控,报废不合格血液,为保证采供平衡,有学者提出通过提高血液质量、降低血液报废率来减少血液资源浪费[2]。血液成分制备过程由于工序复杂、环节多,且制备过程有人参与,一旦出错易造成血液报废,故为提高血液成分制备的合格率,减少血液资源浪费,该文对2017年1—12月期间焦作市中心血站血液成分制备、血液报废情况进行收集,分析血液不合格原因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所有血液均来源于焦作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采血前依照《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进行体检、征询、初筛,符合献血标准,献血者年龄18~55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
1.2 方法
所有血液均按照《全血、成分血质量要求》《血站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采集、检验,对于检验不合格血制品给予报废,统计血站血液成分制备、血液报废资料,其中血液报废只统计血浆类、红细胞类及冷沉淀,其中血浆类包括:病毒灭活新鲜冰冻血浆、冰冻血浆以及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类包括:洗涤红细胞、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等。
1.3 统计方法
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站血液制备、报废情况统计
血站2017年1—12月期间共制备血液89 982 U,其中报废305 U,报废率0.53%。
2.2 制备过程中不合格原因統计
冷沉淀主要以蛋白析出为主,占71.5%,红细胞主要为渗漏,占35.8%,血浆报废主要原因为溶血、脂血,分别占36.3%、46.6%,见表2。
3 讨论
随着输血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发现通过对血液成分制备,不仅能最大程度发挥血液使用率,且由于成分血针对性强、容量小,还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治疗效果[3]。但近几年临床血液需求不断上升,为优化血液资源,在确保血液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血液成分制备不合格血液出现是目前血站的工作重点。
该次统计分析显示中心血站因成分制备过程不合格导致血液报废的发生率为0.06%,其中血浆报废率最高为0.05%,同时对血液报废原因进行统计,发现冷沉淀主要为蛋白析出所致,红细胞以渗漏为主,血浆报废原因主要为溶血、脂血。原因分析血浆脂血出现可能与部分献血者采血前进食高蛋白、油腻、高脂肪食物有关,也能是献血者自身血脂偏高所致;造成血浆溶血原因较多,血液采集顺畅度、采集时间、冷链储存等均影响血液中红细胞膜完整性,若中间出现差错易造成红细胞受损,并在离心处理阶段出现血浆溶血,导致血浆不合格报废[4]。冷沉淀报废主要表现为蛋白析出为主,可能与制备中溶化温度、时间等有关,另外对血液进行离心处理过程中离心机温度、速度、时间等也可能造成溶血发生,进而影响血液质量,导致血液不合格。
通过分析血站血液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原因,提出针对性预防对策,为避免脂血发生需要加强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的认知,血站可以通过献血宣传、履行义务告知、微信平台提醒中对献血者给予相关献血前指导,如避开服药期、保证充足睡眠、清淡饮食、禁止酒后献血等,并在采血前加强对献血者征询、体检工作,减少血脂偏高者献血,以避免脂血情况发生[5]。采血前由医护人员仔细检查献血者静脉情况,挑选粗大、弹性好静脉进行采血,以避免血液流速慢导致血液凝块、红细胞受损,引发后期血浆脂血。同时血液采集时保证血液、抗凝剂充分混匀,尽可能缩短血液存放时间,尽量让血液在采集当天六小时内能在血站进行成分制备,对接血人员进行培训,避免因运输过程造成的溶血、血液渗漏,导致血液报废[6]。制备过程中工作人员需对离心机温度、转速以及离心的时间进行严格监测,制备前可先进行试运行,加强血液冷链管理,尽可能缩短血液在常温存放时间。
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原因与渗漏、溶血、色泽异常、脂血等有关,需要从加强献血者体检、征询以及献血前指导工作、血液冷链管理、离心监测等方面来降低报废率。
[参考文献]
[1] 严晓芸,范恩勇.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情况调查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1):110-112.
[2] 陈小嫄.研究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及预防方法[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9):1261-1262.
[3] 单晓丽,宋毅,白雪莲,等.血液成分制备环节血浆报废情况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5,22(2):104-105.
[4] 李新建.安阳市2009~2013年血液报废情况分析及对策[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9):1197-1198.
[5] 李红.克拉玛依中心血站2010-2013年血液报废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1):67-68.
[6] 庄运芳.浅析血液制备过程中质量控制与管理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4):544-546.
(收稿日期:201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