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 刘莹 李卓恒 徐炳南 刘琦
[摘要] 目的 探究精细化管理方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的管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给予精细化管理方法,根据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两组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调查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可发现,采用精细化管理的观察组满意度可高达96.67%,与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满意度(75.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护理人员的管理质量进行评分,对照组评分优良率(67.50%)明显低于观察组(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给予精细化管理护理方式,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手术室;护理管理;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1(b)-0041-02
手术室是医院最重要的部门之一,不仅要为患者提供手术的器械和环境,不仅要提高器械的配置,还要提高医者的手术水平和护理人员的管理方法,形成较为规范的管理与完善的操作流程进行配合,才能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手术的成功[1]。随着人们对护理人员的要求程度不断的提高,临床上对护理人员的技术和管理方案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为了更好地为患者进行服务,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近年来,在手术室护理管理方面,提出了精细化管理方案,从不同的方面对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管理,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2]。该次实验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該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管理方法,根据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的评分方面,两组进行对比,探究精细化管理方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5~74岁,平均年龄(58.41±3.59)岁;观察组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23~75岁,平均年龄(56.41±4.08)岁。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性别、年龄等)方面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一般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管理方式,包括护理人员的分组、每周会议、技术审核等方面,而观察组给予精细化管理方法进行管理,方法如下。
①加强护理人员的学习:在手术中,对所有的护理人员进行集体的培训,加强护理人员对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要求进行准确的认识,保证所有的护理人员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以高标准、高姿态要求自己;②重视与患者的交流:在学习过程中,以和善、热情的姿态与患者进行沟通,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在工作中,改正自己的不足,加强优势;③加强管理:在手术过程中,加强医生和护士之间的交流,相互配合,提高手术的进度和质量,以高标准、严要求完成手术;④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培养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护理水平,在学习工作中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和理念,不断实践,找到不足,努力改正;⑤制定工作制度:规范细分化,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认真对待工作,保证工作的质量,精细化管理方式将手术室进行标准化管理,从不同的层面将工作分层、分类,责任明确,从细节入手,抓好细节流程。
1.3 观察指标
该次实验从以下两个方面对患者进行观察:①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个方面,用(满意+基本满意)人数/总人数计算满意度;②对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水平进行评分,分为3个等级,0~3分差,4~7分良,8~10分优。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
1.4 统计方法
对该次试验所有的数据进行记录,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
调查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可发现,采用精细化管理的观察组满意度可高达96.67%,与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满意度(75.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
对两组护理人员的管理质量进行评分,对照组评分优良率(67.50%)明显低于观察组评分(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最重要的部门之一,这里不仅要保证手术人员技术的水平,也要保证护理人员的护理方式,护理人员与医生相互配合默契,不仅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手术和护理的质量[3]。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在医院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要求也不断的有所提高,由于医院人来人往,人较繁杂,人们对护理人员的技术要求也不断的增加,尤其对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要求更高,因为手术室是医院内重要的部门之一,这里有最先进的设备,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医者的手术技术,还需要护理人员的管理制度,只有最佳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护理人员与医生全力配合,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4]。
精细化管理是近年来引入临床的护理管理系统,它是一种新晋的管理技术和理念,通过一种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多方面的培训和磨合,在现代管理学方面,此管理分为了规范化、精细化和个性化3个层面[5]。精细化管理主要就是要做到在护理过程中准确无误、精益求精、细节化、严格控制偏差,将管理责任具体化、个性化、明确化,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分配护理人员的各自岗位,细分职能和岗位,落实每个环节,保证所有的环节连环相扣[6]。精细化管理规模是具有规律性的,将精致化、标准化、个性化等融为一体,进行一定的延展和扩伸,综合具体的实践场地和人员,运用具体的业务水平,形成具体的细节管理方法和技巧,以用来确保工作的质量[7]。
精细化管理模式运用于医院手术室,可以通过多个方面进行管理:①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的水平;②将工作制度和规范细致化,展现护理人员与医者的综合素质;③保证护理质量,不断的增进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从不足中找到缺点,努力改善;④管理细分:让每个护理人员增强自身的责任心,增加工作人员的积极性[8]。
该次实验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管理方法,根据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的评分方面,两组进行对比,可明显发现,采用精细化管理的观察组满意度可高达96.67%,与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满意度(75.00%)相比差异明显,且对两组护理人员的管理质量进行评分,对照组评分优良率(67.50%)明显低于观察组评分(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医院手术室给予精细化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且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海菊,李光文.精细化流程管理在减轻手术室病人紧张度中的应用效果[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8(10):1411-1414.
[2] 徐洁.层流洁净手术室管理中精细化责任制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J].保健文汇,2018,2(7):92-93.
[3] 王云.精细化流程管理对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6(10):56-57.
[4] 赵丽娟.手术室精细化管理模式对手术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1(6):44-46.
[5] 刘青,刘海燕.精细化护理在骨科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4(5):150-152.
[6] 吴尘.精细化护理在骨科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大家健康,2018,1(2中旬版):202-203.
[7] 贺静.精细化管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手术效率的作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8,2(3):368-369.
[8] 榮凤梅.精细化管理应用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临床有效性[J].中国卫生产业,2017,8(11):21-22.
(收稿日期:2018-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