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凤 朱筠 李冰 刘思宇 刘子仪 曹启江
[摘要] 通过采用直接观察法及石墨印迹法,以民办医学院校2014—2015级临床学生成绩较好的英文班学生为实验组,以同年级普通班的学生为对照组,在2017年9—12月这段时间通过遗传学皮肤纹理分析实验获取学生指掌纹相关信息,利用统计学分析大学生之间指掌嵴纹与掌褶纹的差异。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总指嵴纹数、斗形纹数、尺箕型纹的出现率均高于对照组学生,而桡箕型纹、弓形纹与atd角的出现率均小于对照组学生,并且对照组学生中出现少数通贯手、过度Ⅱ型和悉尼手。通过分析学生皮纹与学习认知能力的相关性表明,可以初步利用观察大学生皮纹来间接反映高校大学生的学习认识能力。
[关键词] 皮肤纹理;学习能力;医学院校;遗传学
[中图分类号] R3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10(b)-0115-02
皮肤纹理是皮肤表面自然形成的很多隆起和凹陷的纹路,简称皮纹。在皮肤的真皮结构中,一束束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总是按照一定方向排列,这种排列具有一定的走向,有的地方凹陷,有的地方凸起,从而构成了皮肤纹路。党洁等人[1]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发现皮纹变异明显,主要表现为具有较高的变异型掌褶纹出现,嵴纹数降低和atd角增大;而研究男性不育患者掌纹指标,发现在波动性不对称V项有明显差异,提示男性不育患者在胚胎发育早期可能易受周围环境因素影响而具有较高的发育不稳定性;进一步研究精神分裂患者尤其女性患者现指嵴纹数和atd角发育变异明显[1-3]。人体的皮纹属多基因遗传,具有高度的个体特异性。在胚胎第12周皮纹即已形成并保持终生不变,具有高度稳定性。而人类的认知能力也属于多基因遗传,受到基因与环境共同影响[4]。指纹又称为掌印,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产生的,指纹人人皆有却各不相同,全世界几十亿人口中,几乎無法找到指纹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所以指纹学在现代户口及刑事侦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5]。指纹在胎儿第12~16周便开始产生,到6个月左右就已形成。随着婴儿逐渐长大成人,指纹也只不过放大增粗,纹理终生不会发生改变。由于指纹重复率约为150亿分之一,故其称为人体身份证,是鉴别不同人的重要依据。
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对染色体的深入研究,发现皮纹与某些遗传病特别是染色体病具有相关性,故皮纹分析可作为遗传病的辅助诊断手段。在遗传病群体普查时,也可作为一种参考指标[6]。国外实验研究报道,皮纹与智力存在一定相关性,而人体指掌纹具有高度稳定性和个体特异性,因而通过观察个体间皮纹存在的差异程度,可作为分析个体学习能力差异的依据,进而作为分析认知能力甚至智力上可能存在差异的依据[7]。皮纹是神经系统发育的外在表现,而学习与认知能力是个人智力的直接体现。因此,该研究对大学生皮纹与大学生间的学习认知能力的相关性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揭示出大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与遗传基因的直接相关性可通过皮肤纹理间接体现出来,用于解释大学生群体中学习认知能力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材料选择实验观察范围为医学民办院校2014—2015级临床专业的在校大学生750名,年龄18~20岁,多数为女性。以在校课程成绩总分的平均分数作为学习认知能力的分组标准,实验组为英文班学生(112名),平均分数为(88.4±5.2)分;对照组为普通班学生(638名),平均分数为(74.8±7.1)分。
1.2 方法
皮肤纹理收集方法采用肉眼直接观察法及石墨印迹法,结合放大镜、手机拍照、角度测量尺等工具,观察并记录学生十指的指嵴纹数和类型(斗形纹、箕型纹和弓形纹)以及掌褶纹,计算总指嵴纹数值;标记轴三叉点计量atd角以及观察掌褶纹来确定手掌纹类型。
1.3 统计方法
对实验结果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别计算,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指纹类型出现率比较
总指嵴纹数、指嵴纹类型和atd角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指嵴纹类型分布见表1,从表1中观察两组学生在指嵴纹总数和指嵴纹类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利用角度测量尺统计实验组学生的atd角平均值为(41.2±1.3)°,对照组学生的atd角平均值为(42.0±1.4)°
2.2 两组掌褶纹类型出率比较
掌褶纹比较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掌褶纹类型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掌褶纹基本都是普通型,而普通学生出现少数通贯手、过度Ⅱ型和悉尼手各2例,见表2。
3 讨论
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发现,该次实验结果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各项皮纹指标均属于正常范围[8]。实验组学生的指嵴纹总数,斗形纹出现率以及尺箕型纹出现率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的桡箕型纹的出现率以及atd角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的掌褶纹基本上是普通型,只有1例通贯手而对照组少数同学出现非普通型,包括通贯手、过度Ⅱ型和悉尼手共14例。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斗形纹的出现率和指嵴纹总数在正常范围内越高与学习认知能力存在正相关性,表示学习认知能力较强;而桡箕型纹出现率和atd角度大小与学习认知能力存在负相关性,这与前人研究观点“atd角度越小智商越高”和“桡箕型纹、通贯手的出现是低智商的表现”等观点相一致,表示学习认知能力一般[9]。
前人遗传学研究结果表明,皮纹形成的时期是人体器官发生分化的重要时期,皮纹与智力均受多基因遗传和多种环境因素影响。而染色体异常改变引起的遗传病多数伴有皮纹异常,比如唐氏综合征、部分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疾病患者都表现出皮纹发育异常。该次实验调查大学生皮纹与学习能力的相关性发现,学习成绩优异的英文班学生的掌指纹与普通班学生的掌指纹存在差异。因此,通过皮纹分析可作为一种参考指标来普查遗传病群体,作为遗传病初筛的辅助诊断手段,以及通过皮纹与认知能力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将皮纹特征作为选拔医学相关专业优秀人才的辅助依据之一,并揭示大学生的皮纹与学习认知能力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党洁,霍正浩,彭亮,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数量皮纹学特征分析[J].解剖学杂志,2012,35(1):104-108.
[2] 党洁,霍正浩,彭亮,等.男性不育患者数量皮纹学特征及其波动性不对称[J].解剖学杂志,2013,36(3):380-383.
[3] 党洁,霍正浩,彭亮,等.精神分裂症患者数量皮纹学特征及其波动性不对称[J].解剖学杂志,2015,38(1):82-85.
[4] 张丽敏,杨战军,陈海辉,等.高智力人群的皮纹特征[J].解剖学杂志,2007,30(1):80-81.
[5] 田望,吴佳针,陈宇,等.大学生皮纹与学习能力相关性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15(51):1.
[6] 陈基平.皮肤纹理与遗传病[J].生物学通报,2005,40(8):12-13.
[7] CE Kops, and EP Gardner.rimination of simulated texture patterns on the human hand[J].Neurophysiol,1996,76(2):1145-1165.
[8] 翟桂鋆,梅建,马缃锟.皮纹与智力测量的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14(8):75-77.
[9] 刘晶,周琴,黄玉兰,等.指间区、掌褶纹、拇趾球部等四项皮纹特征与智商的相关性[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16(7):2-3.
(收稿日期:201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