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鉴定影响因素分析与质量控制管理

2018-05-14 15:20林乾飞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20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影响因素管理

林乾飞

[摘要] 目的 根据现有的临床资料探讨血型鉴定的影响因素及其质量控制管理方法。方法 选取在该院发生的6例血型鉴定出现误差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鉴定出现误差的原因。结果 1例为技术误差,2例为假阴性,1例为假阳性,1例为血清标本被污染,1例红细胞出现问题。结论 导致血型鉴定出现误差的原因可以总结为3个方面:技术方面,医护人员方面和患者方面。只有加强质量控制的有效管理,监督鑒定的各个环节顺利进行,才能够保证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血型鉴定;影响因素;质量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4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7(b)-0091-02

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输血做为一种维持生命的有效手段,在一些重大疾病中越来越被普遍应用,而做为输血前的关键环节血型鉴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一旦血型鉴定出现误差,进行了错误的输血,很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同时相关的医护人员也会受到严重的惩罚[2]。本着以患者生命健康为第一的目的,加强对血液的有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除了临床输血以外,血型鉴定在血液遗传学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保证血型鉴定准确无误,各种重大手术能够顺利进行,要求每一个参与血型鉴定的相关人员都要熟练掌握血液管理的相关办法,保证检验的每一步的准确性。该次研究选取了在该院发生的6例血型鉴定出现误差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这6例血型鉴定出现误差的患者的血型分布为:2例A型,1例B型,2例O型和1例RH阴性;患者的年龄分布为:最大年龄52岁,最小年龄12岁,平均年龄为35.5岁;患者的性别分布为:男性2例,女性4例。

1.2 资料控制管理方法

对6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在血型鉴定方法上有两种:玻片法和试管法。玻片法就是在医用玻片上进行试验,首先取两块玻片,分别在上面用马克笔标记上抗A和抗B,然后在抗A玻片上用滴管滴加抗A标准血清,在抗B玻片上滴加抗B标准血清。将等量的待检血液充分混合到两种血清中,最后观察是否出现凝集。试管法就是在试管中进行试验,首先取两支消毒过的医用试管,分别在试管上部用马克笔标记上抗A和抗B,然后将抗A标准血清用滴管滴入抗A试管中,将抗B标准血清于滴入抗B试管中,最后将被检者的红细胞和生理盐水分别依次加入两试管中,将三者充分混匀,观察是否出现凝集,如果观察不到就使用显微镜进行进一步观察。

1.3 鉴定标准

通过红细胞的分布形态和是否出现凝集反应来进行结果的鉴定[3-5]。

2 结果

影响血型鉴定出现误差的因素有许多,在本次针对这6例出现误差病例的研究中共发现了5种原因,其中技术导致误差的有1例,假阴性的有2例,假阳性的有1例,血清标本被污染的有1例,红细胞出现问题的有1例。

3 讨论

通过对6例血型鉴定出现误差病例的影响原因分析,对影响血型鉴定的因素进行分类总结,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并针对每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探讨出相应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3.1 技术方面的影响因素及其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3.1.1 影响因素 技术方面主要包括抽取血液、血液鉴定、结果记录等几个环节。在抽取完患者的血液后,技术人员一旦由于一些原因延误了送检时间造成血液被长时间放置等都会使血液被细菌污染[6-8]。鉴定时是整个血液鉴定过程中最容易出现误差的环节,技术人员由于疏忽将错误的试剂加入试管中或忘记在应该加入试剂的试管中加入试剂;观察试剂的时间不够;将多个试管混淆;在肉眼观察不到结果的情况下没有运用显微镜设备进行观察等,发生这些事件的主要原因是技术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造成了误差。记录鉴定结果是血液鉴定的最后一个环节,技术人员往往因为经验的缺乏而忽视了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问题,并不能对所有的鉴定结果进行充分的解释和说明,只凭眼前的观察就轻易下结论。除了技术人员方面的因素,设备技术也对鉴定有一定的影响,设备对温度的控制对血液鉴定结果起着关键作用,一般血液发生凝集的最佳温度是4°C,在一些特殊温度下不容易发生凝集反应,因此会因为观察不到结果而出现假阴性现象;同样如果试验时间太长,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太高或者太低,也会出现假阳性现象。

3.1.2 管理措施 加强对血液鉴定操作流程的管理,要求每个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血液鉴定操作,同时向技术检测人员渗透责任意识和责任心,让技术人员从内心关注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并且能够以患者的生命为己任,认识到血液鉴定不是一件小事,不可以忽视。鉴定的每个步骤都必须按照血液鉴定操作流程进行,每个环节做到仔细核对,认真操作,避免失误,有责任心。同时为了避免血液混淆,采集血样标本时必须严格执行一对一的进行样品的采集,一人一套采血设备。在采血用具和试管方面,必须保证所有用具和试管的清洁性,在采血前进行仔细检查。

3.2 人员方面的影响因素及其质量控制管理对策

3.2.1 影响因素 血液样本混淆是医护人员导致血型鉴定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混淆往往发生在医护人员工作繁忙时,人力资源匮乏,需要一个人进行多个血液样品的采集,可能会同时抽取多个患者的血液标本,从而发生混淆。

3.2.2 管理对策 加强对人员在血液采集方面的管理,首先让医护人员树立责任意识。认识到一旦血液鉴定出现问题的严重性,不可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经验丰富、手法熟练就可以一人同时采集多个血液样品。不可以拿患者的生命健开玩笑,就算再忙,时间再紧迫,也要严格执行一对一的采血制度,认真采集好每个患者的血液样品,保证血液鉴定的第一步准确无误的完成,因为一旦第一步出现问题,之后的鉴定都是徒劳。

3.3 患者方面的影响因素及其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3.3.1 影响因素 患者的红细胞质量和血清类型对鉴定结果也会有影响,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异常情况:①疾病影响,有些疾病会导致患者血浆成分发生改变,致使标准血清反应性下降;有些疾病會导致患者血清抗体和红细胞表面抗原不一致而导致鉴定出现误差,有些疾病会使患者产生其他类型抗体,这些抗体也会在检测过程中发生凝集反应,从而导致鉴定出现误差。②新生儿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抗体比较弱,在检测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凝集现象。③有些患者近期使用过青霉素,导致青霉素吸附在红细胞表面,而在鉴定的过程中与抗体发生假凝集反应。除此之外患者本身血液粘稠度高,检者过程中红细胞没有被洗涤干净,残留了些许血清蛋白等因素也会导致血型鉴定的误差。

3.3.2 管理对策 针对特定情况制定进行特定的管理方案:①掌握患者的疾病史,了解患者的一般状况,对于有改变血液成分疾病的患者,在血型鉴定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进一步的试验进行鉴定,如可以使用同一批号的抗血清试剂,通过滴定抗体效价的方式来提高血液鉴定的准确性。②针对特殊弱抗体人群,可以抽取多份样品,进行重复检验,减少假阴性的发生率。③对近期服用过青霉素的患者,可以适当延迟鉴定时间,等青霉素在体内排泄干净后再进行血型鉴定。除了上面的管理措施以外,也要保证定型血清试剂的质量,具有亲和力和效价。在检测过程中,除了保证检测器具的清洁以外,也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血液反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确定检验结果的时间。对于RH阴性血的鉴定,要十分注意,由于这种血液的稀缺,库存血的不足,一旦患者发生问题,需要四处寻找血源,正确的鉴定结果能给提前筹备血液带来一定是时间,这对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十分重要,因此在鉴定的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

综上所述,完善的血型鉴定质量控制管理是确保患者能够正确输血的前提。根据本次研究,导致血型鉴定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技术方面,人员方面和患者方面。针对这些方面的影响因素,只有加强质量控制的有效管理,强化每一位技术人员和医护人员血型鉴定方面的知识,熟练掌握血型鉴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对参加检验的器材和试剂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保证符合质量要求;所有的鉴定操作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系统全面的对样本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整个鉴定过程进行严密监控,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才能杜绝误差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万军,王幼兰.临床ABO血型鉴定影响因素分析[J].新疆医学,2017,10(47):1184-1188.

[2] 张峰.226例疑难血型鉴定及处理对策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6,29(1):88-90.

[3] 田静辉.探讨ABO血型鉴定的影响因素[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91(16):129-134.

[4] 覃日吉,范微,谭玉清,等.新生儿及婴幼儿ABO血型鉴定的影响因素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8):1222-1224.

[5] 冯燕,徐利萍.临床检验ABO血型鉴定的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0):26-27.

[6] 马红京,尹晓林,郭坤元,等.供者KIR和受者HLA遗传背景与血缘关系全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关系[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6(2):106-107.

[7] 王飞,王憬惺,杨显福,等.用于红细胞病毒灭活的酚噻嗪类光敏剂的筛选[J].中国输血杂志,2002(1):135-137.

[8] 林军,单卫民,赵胜.冷凝集素综合征引起配血困难1例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00(2):128-129.

(收稿日期:2018-04-20)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影响因素管理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