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联用处方的配伍合理性分析与管理

2018-05-14 15:20刘丽芳李方洲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18期
关键词:合理用药处方管理

刘丽芳 李方洲

[摘要] 目的 对中西药联用处方进行管理,并对中西药联用处方的配伍合理性进行分析,看处方用药管理后对中西药联用处方的配伍合理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的600张中西药联用处方,这600张处方开出的科室分别为儿科、外科、内科及妇产科,另外600张中西药联用处方源于该院进行中西药联用处方用药管理后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这600张处方开出的科室也分别为儿科、外科、内科及妇产科,对两次选取的处方进行配伍合理性比较分析。结果 管理前6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理化性配伍禁忌、重复用药、药理配伍禁忌等处方不合理情况的发生率均比管理后600张处方中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用处方中常见的不合理性有不合理用药、理化性配伍禁忌、重复用药、药理配伍禁忌等,对中西药联用处方进行管理后,不合理情况发生率降低。

[关键词] 中西药联用处方;配伍合理性;处方;管理;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6(c)-0028-02

随着近年来临床医学的发展及对中药进行现代药学研究的深入,中西药联用治疗疾病已成为我国临床治疗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中西药联合处方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其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中西药联用配伍不合理的现象存在,这不仅会降低中西药联用处方的临床治疗效果,还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1-2]。对中西药联用处方用药进行管理,减少中西药联用处方临床应用上不合理性的发生率,对其临床应用十分重要。该文选取该院中西药联用处方用药进行管理前后的处方各600张,对处方用药管理后对中西药联用处方的配伍合理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的处方源于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的600张中西药联用处方,这600张处方开出的科室分别为儿科、外科、内科及妇产科,另外600张中西药联用处方源于该院进行中西药联用处方用药管理后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这600张处方开出的科室也分别为儿科、外科、内科及妇产科,两次处方出自科室及选择标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由該院的2名主管药师、2 名主任药师和 4名药师组成处方审核小组,对1 200张中西药联合处方进行处方的配伍合理性审核;处方审核方法的依据为卫生部门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中对于临床处方进行审核的方法[3];审核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处方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②处方中是否存在重复用药的情况;③处方中是否存在药物药理或理化配伍禁忌的情况。通过分类、统计和分析对中西药联用处方的配伍合理性进行系统评价。

1.3 中西药联用处方用药管理方法

①建立中西药联用处方用药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临床药师、调剂药师、中医师、西医师和医务部负责人组成。②提高医师及药师素质管理对策:中西药联用处方在临床上应用比较普遍,处方不合理问题在各科室都存在,所以要引起各科室临床工作人员的注意,中西药联用处方用药管理小组组织各科室医师及药师进行中西药合理联用培训学习,并定期组织交流会,同时鼓励医师及药师充分利用文献资料及现代化的学习工具,主动学习中西药联用相关知识,掌握中药及西药的优缺点,扬长避短,保证二者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降低中西药联用不合理性的发生几率。③中西药联用处方的审核管理[4-5]:处方审核时提高处方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关键环节,特别是使用特殊药物处方或特殊人群处方的审核十分重要。特殊人群处方包括:①婴幼儿处方:婴幼儿身体发育未完全,对药物有特殊反应,如婴幼儿对影响酸碱平衡的药物较敏感,使用影响酸碱平衡的中西药时,易导致酸碱平衡失调。②老年人处方:65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体脏器衰竭或病变,一般患有几种疾病,所用药物复杂,中西药联用易引起药物间的相互作用。③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处方:中药半夏、红花、大黄、羌活、苦参等有生殖毒性,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这些中药及其制剂,也应尽量避免中西药联用。④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处方:尽量避免或减少使用有肝肾毒性的中西药联合,如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莲必治注射液,并禁止与氨基糖苷类具肾毒性的药物联用。⑤病情复杂患者处方:病情复杂的患者中西药联用时应完全排除用药禁忌证的可能,无明确禁忌可以联合应用,但也要考虑中西药的主辅地位,再根据其各方面病情的缓急进行有序的用药治疗。使用特殊药物处方包括剂量小而作用强的药物、易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作用降低而有危险的药物、毒性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的药物等。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数据分析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管理前600张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理化性配伍禁忌、重复用药、药理配伍禁忌等处方不合理情况均比管理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3 讨论

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中西药联合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已日趋广泛。由于我国将药品按西药和中药进行分类管理,同时,专业技术人员也按相应中西药品分类的情况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及管理,导致中西医、药学科分离[6]。近年来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不断完善和逐渐深入,使得中西药联用不合理现象暴露日益严重。中西药联用处方不合理类型主要有:①不合理用药:该研究中实施中西药联用处方管理前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总处方量的5.83%,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包括未遵循辨证疗法、疗程和用量不合理等;②理化性配伍禁忌:实施中西药联用处方管理前的600张处方中有21张存在理化性配伍禁忌,占3.50%,如酸性中成药山楂丸与碱性西药氨茶碱联用时,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使得药物疗效降低。③重复用药:实施中西药联用处方管理前的600张处方中有23张存在重复用药,占3.83%,如感冒患者在使用复方感冒灵颗粒时,又服用布洛芬退热,复方感冒灵颗粒本来就含有金银花和南板蓝根等清热解毒的中药成分,还含有西药对乙酰氨基酚,再服用布洛芬就会造成重复用药。④药理配伍禁忌:实施中西药联用处方管理前的600张处方中有20张存在药理配伍禁忌,占3.33%,麻黄碱类成分与降压药配伍时,会影响降压药的降压效果,如处方中开具防风通圣丸和降压片时,防风通圣丸中含麻黄碱成分,有升压作用,与降压药的作用拮抗,使得降压药降压效果下降[7-8]。

中西药联用处方不合理原因主要如下:①医师及药师对中西药联用知识掌握不足:医师及药师对联用的中西药物的性质、配伍禁忌等认识不清,中成药多为复方制剂,有多种中药组成,成分多且杂,不容易掌握,特别是中药在治疗的时候要讲究辨证疗法,这对西医来说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容易在用药过程中造成混乱,使不合理用药的可能性增加。②患者自身原因:部分患者就诊忘带病历,导致门诊病历记录不全或无记录,若患者多科就诊,就会导致重复用药等中西药不合理联用。③药剂人员的知识更新较慢及医药人员之间缺乏必要联系也是造成中西药联用处方不合理的主要原因。

该研究中,实施中西药联用处方管理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从5.83%下降到1.17%,理化性配伍禁忌发生率从3.50%下降到0.67%,重复用药发生率从3.83%下降到0.83%,药理配伍禁忌发生率从3.33%下降到0.67%。

综上所述,对中西药联用处方进行管理,可有效降低中西药联用不合理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吴林强.我院门诊病房中西药联用的合理性调查[J].临床合理用药,2014,7(11):57-58.

[2] 孙传铎,宣槐斌.某门诊部处方中西药联用的配伍合理性分析[J].海军医学杂志,2015,36(3):282.

[3] 刘迎堂.对我院中西药联用处方适宜性的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8):204-205.

[4] 张华峰,宋青,黄进,等.中西药联用风险因素评估与处方审核、干预的探讨[J].中国药房,2015,26(16):2165-2167.

[5] 李有林.对中西药联用处方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4):146.

[6] 梁婷.某二级医院中成药与西药合理用药情况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3(20):71-72.

[7] 张丽明.中西药联合应用处方中常见问题应对措施[J].海峡药学,2017,29(5):2176-2178.

[8] 赵妮.1100张中西药联用处方的配伍合理性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3):191.

(收稿日期:2018-03-23)

猜你喜欢
合理用药处方管理
卫健委新规:药师将审核医生处方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
祝您健康处方(6) 上腹部饱胀、隐痛、嗳气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
祝您健康处方(7)心悸、过早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