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以家庭为中心培养自我护理对患者慢病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该社区收集96例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慢性病患者为调查对象,将其2014年度4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2015—2017年度4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慢病管理,而给予观察组在常规慢病管理基础上实施患者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自我效能管理能力、生活质量、运动能力评分,以及收缩压、舒张压、活动受限和疾病影响情况。结果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算分析后观察组患者慢性疾病管理、情绪管理、信息管理、生活管理以及自我效能管理等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活动受限以及疾病影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共同管理高血压慢性病,可有效控制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并且提升患者自我效能、运动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
[关键词] 高血压和糖尿病慢性病;以家庭为中心;自我管理;生活质量;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8)02(a)-0087-02
慢性疾病为长时间隐匿体内,病程较长且久治不愈,主要常见慢性疾病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癌症等,高血压、冠心病以及脑卒中为心脑血管主要疾病,而糖尿病为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受损导致,两种疾病因较为复杂,且非传染性疾病。随着血压和血糖的升高使得患者各脏器受损,严重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给予患者家庭精神和经济巨大负担。而对于慢性疾病患者家庭治疗患者为主要场所,这就需要患者具有一定的自我效能管理能力[1]。对于以家庭为中心理念来源于美国、英国上世纪70年代临床学者提出,主要运用儿科护理,通过家庭成员相互合作提升孩子身体健康。随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使得以家庭为中心逐渐在高血压和糖尿病慢性疾病治疗中开展,该文主要探讨传统常规慢性病护理和以家庭为中心慢性病管理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选取该院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患者现将报告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该院收治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慢性病患者为调查对象,将其2014年度4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2015—2017年度4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7.4±4.8)岁,病程3~9年,平均病程(7.3±2.1)年,其中小学至初中19例,高中至中专18例,大专以上11例,其中单纯高血压15例,单纯糖尿病13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20例;而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68.1±4.9)岁,病程3~8年,平均病程(7.1±1.9)年,其中小学至初中20例,高中至中专19例,大专以上9例,其中单纯高血压14例,单纯糖尿病14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20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①舒张压≥90 mmHg,收縮压140 mmHg;②患者无先天性心脑血管疾病、肝肾衰竭、精神疾病;③患者了解知情同意时内容,并同意签署;④患者自理能力评分85分以上;⑤患者家属认知能力、运动能力、身体能力良好;⑥糖尿病患者皮肤完好。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实施常规慢性疾病管理。
1.3.2 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在常规慢病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慢病管理,详细内容如下:①成立慢性病管理小组:社区指派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医生成立慢病管理小组,且每名医务人员负责一名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主要针对慢性疾病管理[2];②患者康复锻炼:由培训考核通过的护理人员拟定适合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案,如指导体育锻炼:慢走、太极、健身球等,将详细细节告知患者和家属,并告知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提升患者对锻炼自主性;③用药管理:护理人员应将详细用药时间、数量告知患者和家属,同时由患者家属进行监督,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3];④家庭访视:社区指定家庭指定护理人员进行电话随访,随访1次/周,预期观察时间3个月,且护理人员同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如实了解患者日常管理情况,并针对性进行指导[4]。
1.4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自我效能管理能力、生活质量、运动能力评分,以及收缩压、舒张压、活动受限和疾病影响情况。其中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评分采用自制的调查表,每份问卷为百分制,分说越高说明效果越好[5]。
1.5 统计方法
该次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算处理,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用(x±s)、[n(%)]表示,并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自我效能管理能力、生活质量以及运动能力评分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管理、生活质量以及运动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且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活动受限、疾病影响以及血糖控制等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血糖控制、活动受限以及疾病影响等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均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以家庭为中心的慢病管理有利于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慢性病患者自我效能管理能力
以家庭为中心主要是通过家庭成员协同患者共同控制和治疗慢性疾病,患者由于对疾病知识掌握能力,使得心理无法完全承受疾病带来的压力,家庭成员应起到精神支柱,更好地提高患者自我效能管理能力。且通过表1调查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实施护理干预前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过实施不同慢性病的管理后,观察组自我效能管理能力、生活质量以及运动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及对照组患者各项评分干预前后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2 以家庭为中心的慢病管理可有效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生命体征和疾病影响程度
以家庭为中心的慢病管理在舒适、轻松的环境下进行治疗,降低患者心理压力、减少外界因素干扰,积极配合治疗,且患者家属主动参与提升患者的积极性,进而改善患者血压、血糖和降低疾病影响程度。通过表2调查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实施不同慢性疾病管理前血压、活动受限、疾病影响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实施两种不同慢性疾病管理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活动受限、疾病影响情况发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高血压(hypertension)为舒张压≥90 mmHg,收缩压140 mmHg,若控制不显著可累积患者心、脑、肾等器官疾病,且高血压为慢性疾病中常见病,大部分重大疾病均有慢性疾病长时间累积所致,患者在情绪波动、休息较差情况下可导致患者血压有所浮动。而对于50岁以上患者舒张压逐渐下降,形成较大脉压差,而长时间脉压差大可损害肾脏功能,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而正常空腹血糖为3.61~6.11 mmol/L。空腹血>7.0 mmol/L称为高血糖,若不及时控制病情,患者可由于血糖升高导致坏疽,甚至由于坏疽导致败血症,直接威胁生命安全。以家庭为中心主要为要求患者家屬共同参与,提升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将传统的在医院就诊、住院等模式转移至家庭中,真正实现疾病防和控从根源抓起。综上所述,对于慢性疾病实施社区以家庭为中心可有效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对生理、心理、生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姚英.社区以家庭为单位培养慢病患者自我培养护理对患者慢病管理和生活质量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0):418-419.
[2] 修麓璐,高玉芳,王会会,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慢病管理对COPD患者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1):151-154.
[3] 韩萍.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对老年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J].当代护士旬刊,2016(4):82-84.
[4] 叶羞花,韦海,江珊.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提高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 13(23):140-141.
[5] 刘云萍,崔莉玲,谭晓儿.以家庭为中心的随访管理对出院过渡期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5(2):90-92.
(收稿日期:201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