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摘 要】
对于幼儿园的儿童来讲,正式进入学校学习生活的阶段就是小学,不管是在生活条件上,还是学习的环境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会使得儿童在上升为小学生期间产生极大的不适应,因此在幼小衔接的这一阶段,教师、家长要极度重视,为孩子终身教育起点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在幼小衔接的阶段,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以及家长要相互协调配合,积极开展家园共育策略,为小学生在新的学习生活阶段做好心理以及能力方面的准备工作。对此,本文针对幼小衔接阶段当中家园共育策略的实施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能够为儿童在学习以及交往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以及对新环境适应能力的提高,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
幼小衔接 家园共育 策略
家庭是幼儿园以及学校开展工作的重要合作伙伴,尤其是对于从幼儿园升小学这一阶段,学校应当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并遵循互相尊重、平等相处的原则,积极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进而为幼儿园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帮助。目前,家园共育已经成为幼儿园工作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于提升幼儿的教育水平,缓解幼儿在进入新学习环境当中产生的不适应感以及心理压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形成一种优质、积极的学习环境,进而促使幼儿更好、更快地适应快节奏、高速度的小学学习生活。
1.幼儿衔接阶段实施家园共育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和教学教育是儿童正式步入终身教育的两个重要阶段,能够对幼儿未来的小学学习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适应快节奏的小学学习生活,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主动学习能力、自信心、交往以及合作意识,从而为幼儿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这两个阶段的衔接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促进幼小衔接工作顺利开展的过程中,家长的衔接观念是促进衔接工作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因此,幼儿园应当积极帮助幼儿家长树立端正、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当然这也是幼儿园进行幼小衔接工作中不能避免的环节。因此开展家园共育策略是帮助幼儿更好地衔接小学的重要途径,能够促使幼儿更好地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促使幼儿的心理以及智力发育更加的稳定、和谐。
2.幼小衔接阶段开展家园共育的实施策略
2.1正视自己的位置,加强沟通交流
在进行家园共育的教育策略时,家长以及幼儿园应当是一种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尤其是在幼小衔接的阶段,家长以及幼儿园之间应当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并且要积极加强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承担起教育幼儿的重担。因此,在具体的家园共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要放低自己的身段,掌握更好的沟通技能,不能带有色眼镜,要平等和每一位家长进行真诚、耐心的沟通,这样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例如:现在的育儿园基本上都建立了类似于家长委员会的组织,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家委进行开会讨论,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这样才有利于各项活动的开展。
另外,要积极跌建立沟通渠道,促使家长以及教师之间交流的畅通,这样才能保证家长及时了解到幼儿的具体其概况,同时也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情况,做到良好的交流,实现同步教育,达成积极的教育共识,从而管理好孩子,及时采取措施调整孩子的心态。因此,家长以及教师可以利用现在先进的网咯交流渠道,建立如微信群、QQ群、幼儿园网站等等,加强教师与家长双方信息的互通,进而为幼儿的衔接做好准备。
2.2提高教师、家长的教育素养
开展家园共育策略,最主要的承接者就是家长和教师,因此,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加强学习,掌握相关的幼儿培养知识以及技能,积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尤其要在教育目标上达成一致,进而促进幼儿在幼小衔接的阶段,形成良好的综合品质。其次,家长以及教师要不断地强化自身的沟通能力,要积极在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互相包容,倾听双方的意见,尤其是教师要积极利用自身专业的知识,解决幼儿家长在儿童教育方面所遇到的问题,不断地。丰富家长的育儿知识,促使其幼儿教育能力的不断提升,促使家长更好地配合幼儿园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2.3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独立意识、合作意识
在进行家园共育当中,要积极的针对幼儿的安全意識、独立意识、合作意识进行科学的培养,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保护,比如让幼儿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教导幼儿记住家长或是教师的联系方式,或是随身携带相关的联系卡片等等。对于幼儿独立意识的培养,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积极的鼓励幼儿自己独立的去完成某件事,在幼儿完成之后,或是做过某件积极的事情,家长以及教师都要积极对幼儿进行表扬,如“你真棒、你能行”等话语,进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对于幼儿合作意识的培养,要引导幼儿学会谦让、有礼貌,在做游戏时要引导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互相帮助,不要争吵、把药抢玩具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幼儿形成互帮互助的性格。
【结 语】
总之,在幼小衔接的阶段,家长以及教师的任务非常重要,两者之间要积极打好配合,加强沟通与交流,进而形成教育共识,积极的培养幼儿在独立意识、合作意识、安全意识方面的提升,不能操之过急,要逐步、稳定地培养孩子相关的科学知识,进而促使幼儿做好心理准备,缓解幼儿在进入小学之后的紧张感,最终促进幼儿的不断进步、发展。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中期成果”。
【参考文献】
【1】连玥.家长对幼儿园教育需求的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0(16)
【2】杨洁.浅谈在“幼小衔接”中的家园共育策略【J】.启迪:教育教学版,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