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乙今 林珊珊 陆菲菲 史可 杨添
摘 要:采用访谈法,通过对8名农村回流儿童进行一对一访谈,从心理需求及社会支持两个方面,围绕新時期社会支持系统对于农村回流儿童心理需求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访谈得出以下结论:①农村回流儿童的心理需求以归属与爱的需求为主,安全需求不足;②社会支持以家庭层面和同伴层面的近端支持为主,社区政府层面的远端支持不足;③社会支持系统不足影响心理需求的满足;④农村回流儿童期望得到社区及政府的关注与帮助。
关键词:农村回流儿童;社会支持;心理需求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8)01-0074-05
一、问题提出
随着中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发展,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群体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大潮而产生,并且已经形成巨大的群体规模,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劳动力回流的解释,一种理论认为是从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的个体行为选择的结果。人口流动的目的在于改善其自身的生活条件,当流入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改善,或者迁移者家乡有更好的投资机会时,他们往往就需要再次进行选择。[1]在这样的劳动力流动趋势下,一个特殊群体应运而生,他们曾经跟随父母进入城市学习生活,但由于我国目前的户籍制度、特大城市严控人口的相关政策以及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无奈返回家乡接受教育或待业的6~18岁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被称之为农村回流儿童。由于城乡二元格局造成的文化割裂,回流儿童从流动儿童变回了留守儿童,这种身份的转变,使其文化认同感更为困难。这部分群体兼具有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双重身份,成为留守儿童中最弱势的群体,怎样培养其积极心态,提升他们的学习力和就业力,这是解决新时代新矛盾的体现。
与同龄儿童相比,农村回流儿童的心理更容易缺失归属和爱,其个人经历造成的心理发展特点也存在更多潜在的不稳定性。在城市学校强烈的歧视知觉形成的怯懦感、压抑感和自卑感可能影响了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从而阻碍了他们回到农村后融入新集体、新环境的适应过程,可能会变得更为孤僻、闭锁。他们经常在日常生活及行为习惯问题上遇到了困难,且不能与教师及家长很好的沟通。[2]大多数的农村回流儿童在城市中产生歧视知觉使他们感到在户籍限制下入学、升学、社交等方面遇到各种不公平的对待,使得他们确立自己是“局外人”身份。[3]正是这种“局外人”身份,使得农村回流儿童更希望寻求群体归属感和友谊,渴望得到父母的关心。他们在遇到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时希望获得外部帮助,希望得到接纳、信任、倾听、尊重、理解等情感性支持。
农村回流儿童是一种特殊群体,他们心理发展特点、生存状态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不同于一般儿童的特征,而相关文献对于农村回流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较为少见。因此,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村回流儿童进行深度访谈,从心理需求的视角出发,探索农村回流儿童的社会支持现状,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新环境,以促进农村回流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农村回流儿童为被试,采取方便取样法选取8名被试 ,因伦理原则,分别命名为A1、A2、B1、B2、C1、C2、D1、D2。其中女生6人,男生2人。
(二)访谈法
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对8名被试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访谈,在被试觉得合适的时间和场合面对面或电话录音完成,以深度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在征得被访者同意后进行录音或做笔记,访谈完成后尽快进行转录和对比并进行整理。
1.访谈提纲编制
查阅文献,在已有的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者对农村回流儿童的了解编制结构化的访谈提纲。访谈提纲通过研究小组多次讨论和修改而确定。访谈提纲包括指导语、人口学信息以及封闭式的访谈问题,主要从基本信息、心理需求和社会支持三个方面展开。如,“你觉得朋友对你来说重要吗?表现在哪些方面?”“完成那些事情会让你很有成就感?”“你遇到问题或麻烦的求助方式有哪些?”“你遇到烦恼会找人倾诉吗?找哪些人倾诉?”等等。
2.预访谈
在正式访谈之前进行预访谈,并将预访谈的结果在组内进行分析和讨论,以完善访谈提纲,同时,也可以为正式访谈提供经验。在预访谈的基础上,总结正式访谈中需要运用的沟通技巧和注意事项统一访谈要求,提高访谈技术。
3.正式访谈
以正式访谈提纲为依据,对访谈对象进行一对一的深度访谈,访谈过程中可就某些细节性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搜集有价值的访谈信息。
4.转录和分析文本
访谈后阅读并分析访谈材料,并提炼访谈内容所体现的主题,考虑主题之间的关系,对转录文本进行进一步分析。
三、统计结果与分析
根据访谈的内容进行编码整理,结果如表1所示。
(一)归属与爱的需求更加显著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归属与爱的需要处在第三层次,仅次于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马斯洛认为,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健康的、亲热的关系,包括互相依赖。这个年龄阶段的农村回流儿童,在满足了前两个层次的需要后,归属与爱的需要就更加显得重要,他们渴望得到关心、照顾与帮助。农村回流儿童对社会的方方面面开始关注,群体中的交往需求也大大增加,这时不仅限于希望拥
有家人的爱护和帮助,得到他人的信任和认同,也是这个群体最为强烈的需求。通过上表1的数据,在8名被试中涉及归属与爱的需要被提及14次。其中,受访者A1:“朋友对我很重要,跟他们在一块就会感觉到很开心,一起玩他们经常会逗笑我。”受访者B1:“在家乡读书跟朋友们都比较熟,而且对家乡有一种依恋感,所以对我来说更好,更喜欢这种氛围。”“对我来说,理想的交往方式应该是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这样的话,沟通啊,交流啊,还有生活相处都比较方便,很合得来,就有种归属感。”受访者D2也谈到:“特别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就跟其他的家庭相比我觉得我们家会好特别多;当你失意的时候,你就能感受到那种家庭的温馨,都会觉得有个依靠。”
其次尊重的需求提及次数也较多,马斯洛认为这类需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自尊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成就和自由等愿望;另一方面,要求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威信、承认、地位、名誉和赏识等。作为农村回流儿童他们从城市又回到农村,生活环境的突然转变难免会带来心理适应问题,不同于城市的乡村文化,陌生环境可能暴露出的冷漠和排斥,以及缺少软硬件的教育和活动设施,会在其心理上带来挫败感和孤独感,这时他们渴望得到承认与尊重,需要一定的成就感。受访者C1:“擅长的事情好像没有发现,但要是说做完有成就感可能是上高一的那会吧,那时候英语比较好,然后就是做完一个阅读理解错得很少,就比较有成就感。”受访者D1提到:“被大家认可的时候,我会觉得特别欣慰。”
(二)近端支持为主,远端支持不足
社会支持作为人际关系密切程度及质量的一种认知评价,是人们适应各种人际环境的重要因素。农村回流儿童属于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来自各个方面的关爱和支持。[4]因此,在社会支持的角度研究农村回流儿童的需求情况对他们的权益保障是很有帮助的。
社会支持系统是个体、与个体日常生活紧密接触的近端支持,以及与个体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远端支持构成,并且这些支持能被个体感知、评价和利用。[5]其中,近端支持为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接触较多的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同学和老师等可以与之面对面交流的支持源,这些支持源与农村回流儿童之间发生的支持行为,以及支持行为发生的支持环境。而远端支持包括直接支持(如在外打工未与之一起返回家乡的父母的情感或物质关怀)和间接支持(如国家相关的政策措施)[5],但一般情况下是不与农村回流儿童有直接面对面接触。通过对农村回流儿童的社会支持现状的访谈,不同来源的支持是极不平衡的。这个群体的社会支持主要以家庭层面和同伴层面的近端支持为主,农村社区的远端支持不足。
一方面,在8名被试的访谈中均提到他们的社会支持主要都来自于家人和朋友等家庭层面和同伴层面提供的帮助。受访者A2:“假如我遇到困难了,更愿意找朋友的帮忙,向朋友寻求帮助一般都是最方便最快捷的。”受访者B2:“遇到困难时,一般是寻求父母的帮助是比较有效果的。在人际交往方面,父母可以給我更多的引导,就是通过教我怎样与人相处,给我的帮助很大。总的来说父母,朋友与同学是给我帮助最多的。父母和朋友是最值得信赖的。”受访者C1:“如果感情方面的一些问题会找好朋友倾诉,如果是比较大的问题就是跟父母讲,然后就问他们的意见是什么。”虽然访谈中来自老师的支持也提到过很多次,但主要都停留在学习层面,很少关注生活和心理发展等。受访者A1:“老师的帮助主要就是学习上的,现在老师也就关注我们班扣分不扣分什么的,如果有关注交流平时生活这样的老师也挺好。”受访者A2:“老师也只管你的学习,其他都不会问,不会问到学校会不会不适应。”
另一方面,农村社区的支持却十分欠缺,其原因主要有:第一,个体不曾关注,不信任社区政府,对这方面了解很少;第二,社区和政府方面存在不足,对回流儿童这个群体不够重视。受访者B1:“对所在的社区有关回流儿童方面所做的工作没什么了解的,这边应该是没做过什么工作吧,就是很少。也没有向社区寻求过什么帮助,因为有需要帮助的时候肯定不会去找社区,感觉它没什么用吧。”受访者C1:“曾经没有向社区寻求过帮助,因为从来就是没有想到过要去寻找社区、区政府帮助的。可能就是异地高考的时候想过政府会不会出台什么政策,最后也没有,但是那次自己转回去后就没有再考虑这个问题。”受访者C2:“居委会之类的没有帮助过我,我不太关注这个,也不是不太了解,就是我不接触这个,一般靠父母不需要问别人。”
(三)社会支持系统不足对心理需求具有不利影响
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缓冲了生活事件对健康的损害作用,有利于身心健康和社会幸福[6],直接影响精神健康,对于满足精神需求方面存在重要意义。但访谈显示社会支持范围受偏见影响,大多停留在家庭层面和同伴层面,其他支持系统缺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回流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一方面,他们主要的心理需求体现为来自家人和朋友归属与爱的需求,来自社会安全的需求不足,如受访者C2:“之前在工厂做过一个盖章的工作,就是在工场识别货物的正确与错误,因为工资太低了就没有做下去。居委会之类的也没有帮助过我。”另一方面,农村回流儿童对社区政府方面的工作也有所期待,目前没有看到实质性的作为,大多选择不信任,同时,还是希望社区政府能够关注他们。如受访者B1:“对农村社区还是有期望的,希望他们能够能关心青少年的不管是心理还是身心健康方面,体育活动等,还是希望他们能做出帮助的。”
四、结论和对策
(一)结论
本研究通过访谈农村回流儿童的心理需求和社会支持,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心理需求以归属与爱的需求为主,安全需求不足;(2)社会支持以家庭层面和同伴层面的近端支持为主,社区政府层面的远端支持不足;(3)社会支持系统不足影响心理需求的满足;(4)农村回流儿童期望得到农村社区的关注与帮助。
(二)对策
1. 家庭营造和谐环境
现阶段以父母和朋友为主要社会支持,因此父母应该多陪伴孩子,让孩子满足爱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应教导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同时也要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情况,多给予正面积极的反馈,例如表扬和鼓励,要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负性情绪,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7]
2.学校加强心理教育
学校要发挥其教育作用,教育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成绩上,更应该关心农村回流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心理需求,增强教师在心理教育中的责任意识和在教师中普及心理教育知识,关注农村回流儿童这一群体的需求,当学校这一支持源无法满足时,就需要求助当地社区等机构,通过学校的介入促进农村回流儿童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3.政府制定相关政策
政府部门、社会机构等可根据研究者实际调查结果等多种途径了解到农村回流儿童群体的需求,进而对相关的政策、制度等作出调整,引导鼓励或购买非政府组织及社区服务组织的发展,使他们加入到关爱农村回流儿童的队伍中来。一方面,政府要在社区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积极配置资源,搞好统筹管理,为社区教育良性运转提供各种物质与制度支持[8],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充实农村的教育资源,积极拓宽教育领域,丰富教育活动[9],大力发展农村社区工作者队伍,加强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8]另一方面,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需求十分不适应、不协调[10],建立在户籍制度上的教育管理体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9],很大一部分农村回流儿童是由于我国目前的户籍制度以及特大城市严控人口的相关政策导致其不得不返回家乡,因此,也应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让流动儿童不再成为回流儿童。
4.社区落实基层建设
政府层面提供的社会支持更多地属于正式的社会支持,其工具性特征更为明显,因此,最终还要落实到社区,引起社区的重视,在社区内为农村回流儿童提供支持和帮助,满足其需求。可以在社区内开办农村回流儿童家长讲座,介绍刚返乡的回流儿童所具备的一些特点和需要的幫助,以让家长能够更好地关注回流儿童,同时,也可以教授农村回流儿童一些寻求社会支持的方法,以让其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够找到恰当的帮助,让他们对社区和政府树立信心,社区和政府也在关注着他们这个群体。
农村回流儿童是儿童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群体,他们跟随父母来到城市,又由于户籍制度和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不得不返回家乡,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他们没有被引起重视,很有可能对其造成二次伤害,会在心理需求、社会适应等方面产生困扰,这不仅是每个回流儿童小家庭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社会大家庭的问题。所以,家庭、学校、社会三元共育,为农村回流儿童的教育及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石智雷,杨云彦.家庭禀赋、家庭决策与农村迁移劳动力回流[J].社会学研究,2012(3):157-181.
[2] 肖前玲,金绍荣.对119名初中“回流生”的调查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 2006(8):67.
[3] 刘霞,赵景欣,申继亮.歧视知觉对城市流动儿童幸福感的影响:中介机制及归属需要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13(45):568-584.
[4] 李军学.试论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系统的建构[J].理论与改革,2004(6):73-76.
[5] 雷鹏,陈旭,关幼萌.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干预模型的建构[J].教育导刊,2010(12):30-33.
[6] 肖水源,杨德森.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4):783-187.
[7] 戴斌荣.流动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对策[J].教育评论,2011(3):35-37.
[8] 何绍辉.社会结构转型与女大学生受害防治[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1):19-24.
[9] 常娜,曹辉.当前中国农村处境不利儿童的发展困境与抉择[J].教育探索,2016(1):47-49.
[10] 田山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8(1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