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政彬
摘 要:在竞技体能训练的实践过程中,由于人们对项目发展特征和体能实践规律缺乏有效的认识,很多理论在实践中运用不彻底。因此在引入体能训练新理念、新方法的同时,要根据自身实际构建科学的思维规范、模型或模式。以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分析目前竞技体能训练实践中存在的思维误区;提出“安全和健康 、以人为本、整体性、科学性”的基本训练理念;并从传统与现实对照、复杂与简单并行、整体与细节共存 、科学与人文融合四个逻辑维度实践构建竞技体能训练思维范式。
关键词:竞技体能;思维范式;理念;实践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840(2018)05-0024-06
Abstract:In the practice of competitive fitness training, due to the lack of eff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orts development and laws of fitness training, many theories can not be successfully used in practice. Therefore, while introducing new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fitness training, we should construct scientific thinking normality, patterns and models according to our own actual situation.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competitive fitness training and proposed to take "safety and health, people-oriented, integrity, science" as the basic concepts, and from four logic dimensions to construct competitive fitness training thinking pattern, namely, traditional and realistic contrast, complexity and simplification parallel, overall and detail coexistence, science and humanities integration.
Key words:competitive fitness; thinking pattern; basic concepts; practice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助推了中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中国竞技体育对外开放的步伐。近年来,中国体育在多领域与国外展开交流与合作,成效斐然,极大丰富了我国竞技体育训练理论与实践,体能训练领域表现尤为突出。 由于目前中国体能训练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建设都不够成熟和完善,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出现“人云亦云”的盲目跟从,或“按图索骥”式的刻意模仿。因此,逐渐构建固有的稳定的反复使用的具有范例特点的竞技体能训练的思维规范、模型或模式,已成为我国体能训练理论体系建设重要的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与意义。
1 竞技体能训练中常见的思维误区
1.1 形式大于内容
近年来,中国竞技体育一度出现“体能热”现象,几乎每个项目都在谈体能。很多运动队把运用“高大上”体能训练方法和手段作为科学化训练的典型标识,于是一节体能训练课成了各种训练方法和手段的汇编,教练试图通过完善形式上的“全”来驱动专项体能水平的提升。由于缺少对训练方法和手段的有效组合,以及专项需要的深刻认识,体能训练的总体质量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教练员忽视了体能训练形式(方法、手段)与内容(专项特征)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所以,竞技体能训练过程要高度把握训练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匹配性,要始终围绕专项特点,设计体能训练组合结构,通过对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达到提升运动员体能水平的目的。
1.2 “概念重构”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概念应该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目前我国体能训练理论体系建设还不够系统,在概念的梳理和界定上还不完全统一。如超等长训练、快速伸缩负荷训练、离心-向心训练都是爆发力练习方法,由于人们定义的视角和学科背景的差异,出现了多样性的概念描述,容易造成人们认识上的混淆。近年来功能性训练、核心稳定性等概念成为热度很高的词语,但在中国传统武术动作练习中(如“站桩”“裹鞭炮”)早已体现了对身体核心区域的功能表现和稳定性要求,并有一套成熟的训练方法和练习手段。由此可见,许多所谓的 “先进训练理念”在我国传统训练中都能觅其踪迹,只是概念的定义不同而已。
1.3 竞技体能训练是“练”而非“养”
根据训练对象的不同,可把体能训练分为不同類型,如竞技体能训练、功能性体能训练、一般体能训练等。由于训练对象的不同,在实施方法、要求、目标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功能性体能训练最早应用于康复领域,它所实施的对象是损伤病人,需要通过一些简单的小负荷动作练习并结合“养护”措施使人体恢复正常的活动功能,它是从恢复健康层面谈体能训练。竞技体能训练则强调通过科学的训练使运动员突破自我的体能极限,所以低强度的刺激永远满足不了高水平专项能力的需要,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功能”才是竞技体能训练的终极目标。所以我们必须突破对体能训练的狭隘认识,特别需要厘清“功能”一词在不同层面的真正内涵。
1.4 科学化体能训练是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线性叠加
科学化训练是竞技体育训练追求的目标。体能训练的生理本质是“刺激—反应—适应”,其运行机制是通过施加负荷内容,调控负荷量度,使人体内部各系统之间(生理和心理系统),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不断打破旧平衡取得新平衡的动态过程。传统的体能训练主要集中于负荷量和负荷强度二维方向上,着力于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线性组合,忽视了负荷内容的有效性,即专项竞技能力需要与训练的方法手段、神经肌肉活动方式、供能特征、个体能力等要素之间的匹配性,往往使训练的无效刺激增多,达不到预期的训练效果。科学化训练应从负荷的结构化、训练实施的系统化和个性化等多维度进行考量,充分考虑专项特征、训练目的、神经肌肉工作类型、机体承受条件等问题,满足运动员作为“完整人”的个体需求,推动体能训练可持续发展。
2 基本理念
2.1 安全与健康
“安全与健康”理念是树立以“运动员为本”的训练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保证运动训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近年来,美国AP体能训练公司倡导的高效、安全、人文、整体的训练理念,在中国体能界产生“轰爆效应”,主要原因是通过有效缓解运动损伤与高负荷训练之间的矛盾,保障了运动员训练的系统性和持续性。如何在训练实践中体现“安全与健康”理念,需要着眼于三个基本要求:一是整合优秀训练专家、运动成绩、训练设施等系统,推动体能训练的结构升级,促进身体特定功能的形成。二是通过身体运动功能评估,对测试者的动作效果进行量化评价,最大限度地规避运动损伤的形成。三是把安全性、损伤防护贯穿整个训练过程,其核心点是“防”,通过优化训练流程和对核心要素的有序安排,达到损伤防护的目的。
2.2 以人为本
竞技体育活动作为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并且是挑战人类生理、心理极限的一项活动,必然承担着改造人、发展人的责任。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运动员越来越关注自身存在的价值和身份认同,追求真正意义上的“完整人”。竞技训练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运动员的主体地位,关注训练过程中的人文情怀,把合作训练、和谐环境、发展能力作为训练的一条主线,注重实践过程中的细节处理。“以人为本”不等于纵容,无底线地退让和溺爱,而是从教育人、发展人的视角促进人个性的全面发展,其中“严格要求”是“以人为本”的前提条件。
2.3 整体性
强调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是系统论的核心内容。体能训练的对象是具体的“人”,人是由复杂系统构成的整体,每一次体能训练都是人体各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体能训练实践中需要秉持整体发展理念,就是要从肌肉、神经、骨骼、能量代谢整体发展视角把握体能训练过程。从具体操作层面来看:一是构建训练、恢复、损伤预防相融合的训练体系,把恢复贯穿整个训练过程,并把训练前、训练中、训练后的恢复要求和策略变成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一种自觉行为。二是注重人体动作链的整体优化,强调动作模式与肌肉功能发展之间的关系,即“动作能够完善肌肉,而训练肌肉却不能改善动作”。三是注重多种感觉系统(如听觉、视觉、本体感觉等)在肌肉训练中的协同作用。四是强调生理、心理负荷的叠加效应,通过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刺激,提高整体负荷强度。
2.4 科学性
科学性理念是指训练的总体设计思想和举措要依据人体生物学规律,以程序化、集约化和立体化实施体能训练。程序化体现了运动训练过程的有序性,强调对训练过程的精准控制。首先要按照既定的流程和标准对运动员掌握和运用技术动作的能力进行测试和评价,根据测试结果设计练习方法和手段,达到有效规避由于错误动作而造成运动损伤的风险。其次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要严格把握体能训练的时间维度,包括训练前的神经肌肉激活,训练过程中的营养补剂的使用,运动后的放松等都严格按照既定的时间节点进行。集约化,强调训练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根据阶段性的能力发展需要,充分利用相对集中的资源,合理地运用体能训练方法和技术,调动运动员的训练激情,提高体能训练效率。立体化训练模式,强调 “训练是核心,恢复是关键,康复是延伸,营养是保证”的多系统相互作用效应。
3 实践逻辑
3.1 现实与传统对照
3.1.1 体能训练理论发展的时空逻辑
“体能”一词是舶来品,上世纪80年代从美国传至中国。多年来学者们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不同维度对体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补充和完善,探寻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的演变规律,不断丰富体能训练理论。进入新世纪,现代体能训练在我国发展迅速,但对体能训练的实践探索、理论研究、方法创新还处于初级阶段。袁守龙博士曾把我国体能训练转型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引进学习阶段(2001—2008年);二是实践运用阶段(2009—2012年);三是探索创新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通过三个阶段系统全面地学习、借鉴、消化、嫁接现代体能训练理论和方法,新的训练理论已经成为推动我国训练创新和科学化备战的重要动力。与此同时,我国竞技体能理论发展要吸取“文化自觉”思想精髓,在引入新的体能训练理论的过程中要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及其作用,既不搞“文化的回归”,也不主张全盘西化,要结合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实际,兼容并蓄,既不墨守成规,也不盲目追从,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体能训练理论体系。
3.1.2 運动员个体体能发展的时空逻辑
运动员体能发展的时空逻辑强调时间维度(训练过程)与空间维度(素质、机能、形态等)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是要把握体能训练的时间结构,即训练周期的完整性和训练过程的延续性;二是要把握体能发展的空间结构,即各种素质、机能和身体形态的发展水平[1]。具体来说,体能训练首先要依据个体体能水平和发展目标,确定训练的逻辑起点;其次要理顺体能训练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清哪些是决定性因素,哪些是主导因素和辅助因素,在此基础上,再确立整体训练的时间轴和空间结构安排。
3.2 复杂与简单并行
体能训练就是对人体的形态、机能、素质系统进行有序的改造过程,各系统之间非线性交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系统。在训练实践中,如何突破对体能训练的复杂性认识,需要我们系统分析项目专项特征,抓住体能训练的本质和规律,从多元视角出发,整合创新,把复杂性问题当作复杂性来处理。
3.2.1 立足专项
立足专项就是要结合专项技术、战术、心理等因素综合实施体能训练。每个运动项目都有自身的特异性,即不同于其他项目的专项属性,弄清楚项目的专项属性是研究项目体能发展规律的基础和前提。立足专项就是集中我们的研究视野,减少非干扰因素(非专项因素)的影响,抓住主要矛盾,针对性地实施训练计划,让整体训练过程处于有序、可控状态。例如,很多技术动作都是在多平面、多角度下完成的,是变动轨迹的运动模式,如果训练中不结合专项技术去设计方案,就会导致练习方法手段与专项脱离,获得的体能对于专项技术动作的支撑效率就会下降。
3.2.2 整合创新
传统的体能训练往往把体能看作一个独立的训练系统。茅鹏先生提出了著名的“一元训练理论”,明确了体能训练与技术的不可分割性,驳斥了传统体能训练中体能、技术“二元对立”的思想论述。陈小平教授指出现代体能训练已经不是单个素质系统的构建了,而是涉及能量系统、动作系统等多系统的协同发展。现在流行的CrossFit训练就是一个多系统参与整合的训练模式,练习时对于场地环境的要求并不苛刻,训练内容简单实用,在完成简单的技术动作中实现人体运动能力的全面提升。现代体能训练需要教练员有开放性思维,具备整合传统与现代、国内与国外、不同学科间知识的能力。
3.2.3 树立系统训练观
树立系统训练观就是避免训练中“胡子眉毛一把抓”现象,要用系统知识和方法组织实施体能训练过程,做到整体认识与实践操作相统一,系统思维与逻辑方法相统一。例如,不同力量属性决定了力量训练的复杂性(快速力量、最大力量、力量耐力等),所以在力量训练过程中,依据不同力量素质发展的基本原理,围绕测量与评价、目标建立、选择练习、练习频率、练习顺序、负荷量度、间歇时间七个要素设计训练方案,把复杂的力量训练过程细化为七个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复杂问题就会变得有序和简单多了。
3.3 整体与细节共存
刘大庆等人指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各子能力之间是非衡的,不同要素对于竞技能力整体发展的贡献率是不同的。所以认识体能训练,需要立足运动员竞技能力整体发展,再结合项目特点,对体能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确定体能的作用与地位。
3.3.1 注重竞技能力各要素之间的整体协调发展和评价
1)神经、肌肉的整体协调发展力量素质发展的生理基础是神经肌肉的协调发展。一个技术动作是在不同肌群及其神经支配下共同完成的,所以协调不同类型的肌肉力量发展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动作效率。训练实践中若缺乏整体性思维,长期以往会导致不同类型肌肉力量发展不平衡,影响运动能力和专项动作效率的表现,甚至产生运动性损伤。神经和肌肉的协调发展还需要借助对肌肉活动过程的感知,注重对肌肉活动的发力顺序、时间节点、用力大小等要素的整合。
2)身心同步发展。体能训练中既要注重运动员机能、素质、形态等生理因素发展,也要注重心理能力培养。研究表明,身体表现受到很多心理因素的影响和控制,例如自我胜任感、心理放松、自信心、心理动机、唤醒水平等。教练员要不断强化运动员完成负荷过程中的心理体验和感知,发挥训练时生理负荷强度与心理负荷强度的叠加效应,整体优化体能训练效果。
3)各项身体素质整体协调发展。人体的运动能力是由多种身体素质和机能发展水平综合表现出来的,各种素质之间的交互作用和矛盾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不存在绝对的独立素质存在。对于绝大多数项目来说,力量是最基础性素质,但力量素质的提高需要依靠其他素质的协调发展得以实现。例如,短跑运动员是以发展最大速度为目标,但对运动员的力量、耐力、柔韧等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由于专项不同,素质发展的侧重点不同,但是要特别注意非专项素质的支撑、诱导作用。所以在发展专项素质的同时,必须协调其他非专项素质的发展,以非线性思维取代“缺什么,补什么”的直线训练思维。训练中如果不注意素质的整体发展,部分仍然是部分,不会形成整体的功能,更不会形成体能系统的“涌现效应”。
4)构建整体性评价。体能评价是对运动员身体运动能力现实状态的评定,是体能训练的逻辑起点。建立整体体能评价必须考虑以下几个细节方面的问题:一是过程整体性。从时间维度,把整体的评价过程划分为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三个作用不同却互为联系的三个评价体系。二是评价指标体系的完整性。所谓指标的完整性即指评价指标的选择要具有全面性,既要有生理指标、心理指标也要有神经指标,既要有力量指标又要有其他素质指标;既要有考核人体稳定性的指标也要有灵活性评价指标。三是评价手段的完整性。评价手段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对评价结果的定量和定性描述。四是反馈机制的完整性和有序性。评价的目的是改进体能训练的效果,如果没有一套完整、有序的反馈机制,评价就会失去科学性保障。总之体能评价就是要把相应的运动能力放在整体中予以考量,从而获得相关的科学训练依据。
3.3.2 注重训练过程的整体性与细节性统一
談论整体与细节的关系就是从系统的角度看问题。训练实践中要注意整体与细节的统一,既要有整体的考虑,也要有对细节的推敲和把握,通过优化细节要素,调整体能训练结构,实现体能训练水平整体提升。
1)训练操作方法与手段的统一。实验证明,练习时动员不同能量系统供能,可以延长练习时间并提高练习效率。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如果忽视训练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必然会造成单一系统或者器官负荷过重,进而影响其他系统能力的发挥。例如,在力量训练过程中,既要设计静态练习,也要有动态练习,既要有大负荷抗阻训练,也要有自由力量练习。
2)训练过程与恢复过程相统一。训练与恢复既对立又统一于整个运动训练过程,没有恢复的训练是不科学的,也是危险的。人体各种能源物质的消耗和恢复都有时间性。研究表明,当人体脱水2%~3%,运动能力下降40%;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不同时间节点对运动员进行CHO的补充,会大大加速其身体的恢复。由此可见,实践中准确把握人体的生理变化特点,了解能源物质的消耗和恢复规律,是促使训练中运动员身心恢复的必要条件。
3)训练周期计划的完整性与阶段性统一。训练周期计划是围绕训练目标和比赛目标,依据人体生理变化规律而制定的,完整的训练周期计划由若干个训练阶段构成。强调训练周期的完整性与阶段性的统一,是辩证看待运动员生理变化和运动训练之间的关系。训练实践中,一方面要依据运动员的现实基础和发展目标,按照体能训练的逻辑结构有序实施运动训练;另一方面要正确判断人体的复杂性和训练过程的复杂性,通过阶段性的调整,调和训练周期的规定性与人体生理变化复杂性之间的矛盾。
3.4 科学与人文融合
竞技体育训练是围绕具体“人”展开,是一种自我生成、改造和实践的本质活动,它以追求身心的极限超越为主要价值取向。宋继新等人研究指出,竞技运动是人的物力、心力和外力“三力合一”的综合表现,人的体力在竞技中表现的强弱受其心力与外力的影响很大,也就是说运动员的竞技表现受到环境、生理、心理、人格、情感、意志、知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以说运动训练实践必然是科學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如果人为割裂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必然违背了竞技运动尊重生命、增进健康、扩大参与、公平竞争的价值理念的回归,运动员也不可能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前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袁伟民同志曾在《我的执教之道》一文中提出:金牌可贵,在夺取金牌中培养的牺牲精神更可贵。抓思想与抓训练同步和授技过程中育人等思想生动诠释了训练中的科学范式与人文精神融合的重要性。科学精神是对人体以及体能训练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科学精神是求真;人文精神则强调尊重运动员个性选择,促进运动员身心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求善。体能训练实践中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需着力于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3.4.1 构建体能教练科学化培养模式
一种训练理论必须建立在学科理论的基础上,才能体现训练理论的科学性。缺乏训练理论的支撑,在实践中就会缺乏有效指导,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反观美国体能协会的做法,就能很好理解体能训练的科学性内涵。美国国家体能协会认证体能训练专家证书(简称 CSCS 证书)是业内公认的全球最高权威的体能训练资格认证。一名合格的体能训练师要接受CSCS培训,且要将一套多学科运动科学知识按照体能训练思路进行整合和应用,其中培训课程大约有五分之二的知识是关于运动科学,包括人体功能解剖、能量代谢、生物力学、营养、心理等基础知识。反观目前我国省市运动队体能教练培养模式,主要还是以退役运动员为主要来源,采取短期集中培训的形式培养体能教练。可想而知,这些体能教练的水平与知识化、科学化的要求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3.4.2 以文化知识学习促进人文精神的提升
宋继新在《论科学与人文融合的体育运动》中阐释了“夺标育人,训练育人”的竞技体育理念,强调运动员在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应该重视培养运动员的情感、责任感和独立人格等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指人能否正确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的一种态度,重点是培养人的情感和责任感,其载体是文化知识,缺少文化支撑的人文精神是空洞的。目前我国大多数省市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任务都是由当地体校承担,体校根据运动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开展课程教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训练管理部门把文化课学习作为训练的一个附属产物,学生和教师、运动队与学校不同层级之间缺少沟通机制,训练与学习矛盾突出。长此以往,运动员文化课学习进入越差越不想学的恶性循环,最后形成学生不想学、老师不想教、运动队不下力度管理的“三不”现象,如果任其发展,运动员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无从谈起。为此,社会、学校、体育管理部门要加强沟通与交流,依靠多职能部门协作,打通运动员升学通道,建构完整的文化学习的培养体系;其次,体育管理部门要转变思想,在疏解学训矛盾中发挥积极作用;最后,要加强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的过程管理,建立文化课学习与训练综合评价体系,规范运动员文化课学习过程。
4 结语
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人的价值观的多样性,进而影响人的行为方式,若思维混乱行为上必受其乱。体能训练中只有抓住项目特征和发展规律,把握竞技体能训练内在的逻辑结构和顺序,不断创新思维模式和方法,独辟蹊径,不落窠臼,以科学的思维范式解决体能训练实践中的问题,才是符合体能训练“求新求变”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波.运动训练学研究现状与反思[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4):63.
[2]王智慧.运动训练学研究进展:理论热点与综合向度——田麦久教授学术访谈录[J].体育与科学,2013(5):6-7.
[3]吴长稳.中国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热点及前景展望[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69.
[4]刘大庆,张莉清.运动训练学的研究热点与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4-6.
[5]费孝通. 关于“文化自觉”的一些自白[J].学术研究,2003(7).
[6]仇乃民.论竞技能力系统的结构复杂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2):115-116.
[7]王军利. 我国竞技体能训练实践中训练负荷控制的维度缺失[J]. 浙江体育科学,2009(6):55-57.
[8]刘大庆.运动训练活动中的整体与细节问题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2):149-153.
[9]于晓东.试论科学人文主义体育课程观[J].体育文化导刊,2008(4):101-107.
[10]孙景召.关于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变迁的哲学思考——从认识论视域透视训练理论的发展及其趋势[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4):112-115.
[11]诸葛伟民.试论运动训练科学范式[J].体育科学,2009(7):71-77.
[12]宋继新.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竞技教育——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竞技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6):36.
[13]李慎明.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J].中国社会科学,2007(6):5-8.
[14]周莹,申萍.第斯多惠的主张与运动訓练中的和谐教育[J].体育与科学,2008(5):66-68.
[15]宋继新,贡娟.论人在竞技中的解放——奥林匹克运动对教育和秩序的追求[J].中国体育科技,2008(6):28.
[16]茅鹏,严政.一元训练理论[J].体育与科学,2003(4):5-10.
[17]李燕.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研究进展及趋势[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6(2):11-13.
[18]蔡宁.Crossfit 训练对迈动会员力量及柔韧、心肺耐力的提高研究[J].武术研究,2016(12):123.
[19]COOKG.Movement:FunctionalMovementSystems:Screening,Assessment,Correcrive Strategies[M].On Target Publications,2010:24.
[20]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1]邓树勋.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2]赵崇乐.论现代竞技运动中人的主体地位的缺失、回归和重构[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53-56.
[23]Louise Burke,Vicki Deakin.临床运动营养学备战[M].2012年奥运会科技专家组编印.
[24]张英波.运动功能训练前沿实践[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2(4):42-44.
[25]袁守龙.现代体能训练发展趋势与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4(1).
[26]闫琪.中美两国体能训练发展现状和趋势[J].体育科研,2011(5).
[27]王芬. 借鉴国际现代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促进我国体能训练科学化水平的提升[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1).
[28]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 逻辑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9]陈小平. 竞技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热点及启示[J].体育科学,2014(2):2-3.
[30]苗东升.论复杂性[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