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领导结构运动队内部冲突产生机制研究

2018-05-14 09:52刘平
山东体育科技 2018年5期

摘 要:我国高水平专业运动队是由领队、教练、运动员三方主体组成的体育团队。以领队为行政领导和以教练为技术领导组成的二元领导管理模式,是引发内部冲突的主要管理机制因素;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由于教练员与运动员沟通不足、教练员和运动员学习能力不足、运动员价值观和认知水平等问题,运动员与教练之间的矛盾冲突时有发生;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力资本分配制度不健全等,是引发运动员之间、运动员与管理部门之间冲突的管理制度因素。

关键词:运动队管理;二元领导;内部冲突;产生机制

中图分类号:G808.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840(2018)05-0030-04

Abstract:China's high-level professional sports team is composed of three subjects: the leader, the coach and athletes. The binary leading management structure composed by the leader as administrative authoritative leader and the coach as technology authoritative leader is the main factor of management mechanism causing internal conflicts. In the process of sports training, due to problems such as deficiency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athletes and the coach, inadequate learning ability of athletes and the coach and athletes' value and cognitive level, conflicts between athletes and the coach happen now and then. Imperfect management institution, unsound human capital distribution institution and other problems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causing conflicts among athletes and between athletes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

Key words:sports team management; binary leading; internal conflicts; generation mechanism

近年來,我国高水平运动队在训练、管理方面出现了一系列引发社会关注的内部冲突,例如田亮事件、王濛打人事件等,经常因为运动员的机会主义倾向和管理者“杀一儆百”的非理性决策,导致运动员管理中采用个人理性出发的非合作博弈[1]。另外由于团队成员之间关系不融洽,尤其是师徒之间不和谐,也会造成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发挥失常[2]。团队内部冲突对团队执行效率和业绩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3],在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中,团队冲突也已经成为优异成绩取得和既定目标实现的巨大障碍。而只有团体成员和团体之间保持良好和谐关系,才能有效激发运动员和教练员的训练积极性,从而实现团队组织目标和满足个人发展、进步的需要。正因为如此,学界和管理者对团队冲突及其解决方式越来越关注。只有深刻分析团队内部冲突产生的机制,找到冲突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出冲突的干预方法和消解策略。本文就从我国二元领导结构高水平运动队管理视角,通过研究中国高水平体育团队冲突发生的机制,为研究我国高水平运动队的协调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1 运动队内部冲突的表现与特征

1.1 团队冲突的分类与表现形式

冲突可以被定义为个体感知到的与他人在观点上的分歧或者人与人之间的不相容[4]。冲突的类型分为任务型冲突和关系型冲突。关系冲突是由于人际关系不协调而导致团队成员间的矛盾。如果团队内部成员之间产生关系冲突,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将受到阻碍,一般情况下会影响团队工作绩效。中国文化里更加关注人际关系的和谐,在人际交往和思想沟通过程中讲话都会比较委婉,使人易于接受。相对于西方人,中国人对个人的自我独立性的重视相对较弱,相对应地比较重视外在的社会评价,非常在意别人的看法。中国人的“面子”已不仅仅是个人的心理感受,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5]。中国的组织或团队内部,除非发生了严重的对立冲突,否则一般不会出现面红耳赤的争论。但如果团队内一旦真正产生了关系冲突,就会给各方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在中国团队管理中,关系冲突往往被认为是严重的问题。因为一旦团队内部出现关系冲突,整个团队就会变得不和谐,可能会导致团队不能够做出有效决策,或者团队成员不能完全认同团队决策的结果,致使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下降。任务冲突是由于团队成员对团队任务有不同观点而产生的冲突。任务冲突有可能会发展成为关系冲突而影响团队绩效和团队目标的实现,但如果任务冲突能够很好地被利用,则可能会有利于提高团队工作效率。

1.2 运动队内部冲突的特性与影响

1.2.1 体育团队冲突具有两面性

团队冲突并不都是破坏性的,团队冲突有破坏性的一面,甚至破坏性的一面经常占主导成分,但团队冲突也有建设性的一面。在团队内部保持适当的团队冲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团队成员的沟通与磨合,加强成员间的接触、协同、合作与联系,有利于促进团队管理者决策质量的提高。例如,当运动队成员对备战奥运会等大型比赛目标的备战计划与训练、参赛节奏安排有不同看法时,如果某个教练员或队医、科研人员坚持自己的观点,那么在计划制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冲突。此时团队成员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一方面有利于团队成员集思广益贡献集体智慧,同时也加强了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协同合作,有利于队伍的管理者找到更合理的工作方法和完成任务的方法。此时的团队冲突并不会影响团队目标的实现,还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团队需要保证一定冲突的存在,同时利用建设性冲突以促进团队创新、提高决策质量、激励团队进步[6]。但是,团队内部过度的团队冲突则会激化团队成员间的内部矛盾,使团队的凝聚力下降,对团队目标的实现起到阻碍作用。

1.2.2 体育团队冲突的性质具有模糊性

团队冲突的性质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即有些团队冲突并不能十分明确地界定是建设性还是破坏性的。例如,某些个性较强的运动员不认可教练员的训练计划,在训练过程中与教练在训练安排上产生矛盾,这会导致运动员与教练员在课次任务执行上的冲突。但个性较强的运动员往往进取心和求胜欲望也较强,会在训练中比较刻苦并与教练员暗中“较劲”,要练出个“样子”给教练员看看,有经验的教练在洞察运动员的心理后就会利用这种冲突激励运动员训练,并利用测验或课内对抗等形式让运动员感受训练效果,这样既保证了训练任务的完成质量,又增加了运动员对教练员计划的认可和人格的信任,使师生间有更加牢固的的默契度,提高全队的凝聚力。

1.2.3 体育团队冲突具有过程性

在运动训练团队中,冲突往往不是在团队成立之初或是备战任务下达之时就存在的,而是随着备战任务的进行而逐步显现和发展的。例如在重要比赛的备战过程中,训练初期整个团队为了实现既定金牌目标齐心协力,但在备战重要比赛过程中是否参加积分赛、大奖赛等系列比赛问题时,主教练、领队、运动员可能各有考虑而意见不统一,由于存在现实利益冲突往往难于协调。过程型冲突发生在团队目标的实现过程当中,随着备战训练的进行和运动队阶段任务的完成,团队成员间又逐步回到共同的目标方向,此时团队成员又会由竞争转向继续合作[7]。

2 高水平专业运动队冲突的产生

2.1 运动队二元领导结构与冲突的产生

团队的组织结构和领導结构对团队冲突的发生是有直接影响的。我国高水平运动队主要采用的管理模式有队委会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领队、主教练分工负责制和外籍教练负责制。队委会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和领队、主教练分工负责制管理模式是由领队、教练、运动员三方主体组成,形成以教练为技术权威领导和以领队为行政权威领导的二元领导模型[8]。计划体制延续下来由体育总局项目管理中心直接领导的奥运项目运动队,例如举重、田径、游泳、速滑等国家队,基本上是采用这种管理模式,教练员与领队组成的二元领导模式往往会导致团队冲突加剧,形成基于人际关系的二元冲突机制[9]。领队、主教练分工负责的优势是任务分工非常明确,能够起到集思广益的效果,提高决策质量,避免权利过分集中和个人领导局限性。不利的方面是领队和主教练如果遇到工作内容的交叉,那么二者在工作上的关系难于协调,当意见不统一时,容易导致运动队内部冲突的发生。在以领队、教练、运动员为主体的三维结构体育团队中,任何一元结构都可能成为其他二元结构冲突的干预变量。

2.2 二元领导结构体育团队中领队与运动员、教练的冲突

领队作为行政领导结构,一般是由运动队上级主管部门指派的,可能因为特别的身份和与教练员对等的地位形成运动队的“两极”,主教练和领队之间关系紧张可能成为引发运动员与教练员之间的冲突,教练员也可能成为领队与运动员之间发生冲突的关键因素。尽管团队在管理上有明确的制度设计和工作任务分工,由教练员全面负责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工作,由领队主要负责团队的日常管理工作,但是二者之间经常会在某些工作领域中出现工作重叠。领队是作为体育团队的第三方结构出现的,尽管人们认为要注意协调教练和领队之间的关系,以避免产生矛盾,但以领队和教练员作为对立面的运动队冲突事件依然经常发生。事实表明,专业知识和技能背景相似、或风格相近、或存在利益冲突的二元领导之间往往会产生更多的冲突,例如速度滑冰队主教练李某与领队王某、跳水队的主教练于某与领队周某之间产生的冲突。尤其是当具有技术权威的人员成为领队时,因为领队与教练员双重技术权威的存在,如果领队的工作越位就会造成二元领导之间的冲突。国家短道速滑对2011年爆发的运动员、教练员与领队之间的冲突,即是三维结构二元领导模式体育团队冲突的典型案例。

2.3 教练与运动员之间的冲突

2.3.1 教练与运动员沟通不畅引起的冲突

运动员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愈加成熟,思考能力和学习增强,在训练过程中思维活跃、疑问增多,对训练安排、训练方法的原理有探究的欲望。因为个体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差异,个人或群体对同一个任务的理解或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和处理也可能会不同。主教练应在训练过程中与运动员尤其是重点运动员及时沟通,使运动员对全年任务、备战重点比赛的训练安排有清楚的了解。但由于缺乏有效沟通,运动员对主教练的训练节奏和周期调整不够了解,时常引起对训练任务安排的冲突。例如为使竞技状态在重要比赛时达到最佳,需要在赛前训练中调整节奏而减小运动量,而这时运动员正值状态高峰希望加量,主教练没有讲明调整的原因,运动员则会认为主教练的训练安排不够科学,从而引发对训练安排的不满情绪与对主教练执教能力的质疑。重点运动员及一些老运动员,希望与主教练交流训练体会和共同研究训练方案,然而有的主教练由于性格原因或担心权威性受到影响,不愿轻易改变训练计划和指教方式,引起运动员对训练安排的不满。

2.3.2 教练与运动员学习能力不足引起的冲突

在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经过多年训练后的运动员,尤其是重点运动员会对项目特点和训练规律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和思考,对技术训练和负荷安排有自己的体会和理解,对训练安排原理、技术动作原理产生探究的欲望。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会结合自身训练体会去衡量主教练的训练指导是否合理。运动队为提高训练水平,会聘请国外教练或国内专家讲课,带来先进的训练观念和训练理论,善于思考的运动员听后,会抱着尝试心理希望主教练将先进的训练理论、方法用于自己的训练实践当中,而有的教练由于文化基础较差,理论水平不高,并不能充分理解专家的讲学内容和将其融入训练计划,一成不变地继续以往的内容,引起运动员与教练之间的矛盾。在新媒体时代,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宽,运动员会通过网络、书籍、讲座等各种途径获得大量与运动训练相关的知识、信息,教练员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学习进步则必然会落伍。运动员的价值观念不正确和文化素养较低是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运动员学习能力较差中导致认知水平低,不能正确理解教练的训练意图,提高学习能力和文化水平对促进运动员对训练过程的理解和认识有直接促进作用[10],也能够提高运动员认识水平减少训练矛盾的产生。

2.4 运动员之间的冲突

无论是在训练、比赛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运动员之间的冲突是经常发生的,如重点运动员和二线运动员之间的冲突,队长和队员之间的冲突等等。无论是哪种冲突,都将影响优秀运动队的凝聚力,影响到团队目标的实现。通过对某训练基地走访调查了解到,对团队训练损害最大的是由于运动员之间的矛盾对团队训练风气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别老队员个人成绩没有增长潜力甚至下降,但由于是老队员与主教练相交甚好,训练不刻苦,生活作风较差,不仅本人不能完成训练任务,甚至影响成绩好的运动员和小运动员的训练。另一种滥竽充数是由于运动员选拔制度不健全,表现为运动员选拔中的暗箱操作和灰色交易。主教练负责运动员选拔的优点是重视主教练的评价,有利于主教练综合考察运动员各方面的素质,真正选拔出有发展潜力的运动员,但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容易造成权利过分集中,产生暗箱操作。一些家长不惜在此途径进行较大投资,引起运动队鱼龙混杂,这些较差队员往往家庭条件优越,入队后训练不努力还影响其他运动员,破坏训练风气并引起队员之间的矛盾。

建议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组织各市队或其他来源的优秀运动员集训,之后由教练员组通过综合测评进行选拔。这种选拔方法对运动员考察得更为全面,更注重教练员的评价,有利于教练员综合考察运动员各方面的素质,真正选拔出有发展潜力的运动员。

2.5 运动队管理机制不完善与冲突的发生

在运动队管理中,引發冲突的管理机制和制度因素主要是竞争、奖励制度不合理和资源分配不当。在运动队管理中适当引入竞争机制,能进一步激发运动员的表现欲望,刺激运动员和教练员创造更好的运动成绩。然而在强调竞争机制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过度强调竞争会造成运动员和教练员心理压力过大。因为我国独生子女政策的惯性,目前适龄运动员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较大,虽然作为运动员他(她)们有着较好的意志品质和相对于同龄人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但他(她)们所能承受的竞争压力也是有限度的。竞争过度还会造成团队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紧张,使团队成员之间拒绝合作,团队凝聚力下降,甚至导致为达到目的使用不正当手段甚至是违法手段,形成恶性竞争。参赛选拔制度、重点队员特殊待遇规定等,也是资源分配的重要内容,在对运动员起到激励作用的同时,也会因分配等级的差别造成低待遇群体的不满,特殊待遇分配规则制定的合理性也可能会触发运动员间的不满情绪。

2.6 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引发冲突

由运动员自身成绩带来的人力资本价值增值,使运动员广告、代言、礼宾等商业活动数量越来越多,运动员商业活动也是体育产业发展的一部分,有利于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但是运动员的商业活动增多所带来的巨额收入分配问题,引发了运动队内部部分运动员与管理者、甚至是教练员之间的摩擦[11]。运动员商业收入和其他人力资本收益分配问题已经成为运动队管理中一个棘手的问题,也是引起运动员与教练、运动队和管理层严重冲突的导火线。

3 结论

我国高水平专业运动队是由领队、教练、运动员三方主体组成的体育团队,在管理模式上属于二元领导模型。以领队为行政领导和以教练为技术领导组成的二元领导结构,是引发内部冲突的主要管理机制因素;教练员与运动员沟通不足、教练员和运动员学习能力不足、运动员价值观和认知水平低、管理制度不完善、人力资本分配制度不健全等,是引发运动队内部冲突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刘平.“田亮问题”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1):19-23.

[2]王凯珍,雷厉,潘志深,等.国家队管理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297-1300

[3]Amason.A.C.Distinguishing the Effects of Functional and Dysfunctional Conflict on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 Resolving a Paradox for Top Management Team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6,39(1):123-148.

[4]郎淳刚,席酉民,郭士伊.团队冲突对团队决策质量和满意度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07,19(7):10-15.

[5]丁华.解析“面子”:一个社会学的视角[J].社会,2002(10):16-19.

[6]邱益中.企业组织冲突管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

[7]曾德明,周青,秦吉波.高新技术企业R&D团队柔性冲突管理机制研究[J].管理评论,2005,17(2):22-26.

[8]董传升,任海鹰,张麟寰,杜江,李罗季. 竞争与合作:中国情境下体育团队冲突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34(4):1-6.

[9]Karen Jehn,Sonja Rispens,Karsten Jonsen,Lindred Greer .Conflict contagion: a temporal perspectiv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nflict within tea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2015(4):352-373.

[10]杨春. 我国高水平田径队教练员与运动员训练管理中的沟通状况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11]刘平,张贵敏,孟春媛,等.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研究框架的建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5):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