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追求纯粹的经济指标,而是实现“五位一体”的全方位小康。其中,文化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小康能重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兴盛。新时代建设文化小康,要大力弘扬和创新传统文化,大力推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民为导向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
[关键词]新时代;小康社会;文化小康;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18)05—0105—04
[作者简介]时啸鸽,女,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文化。
“文以载道,成风化人”,在人类自身演进的历程中,无论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发展进步,还是一个家庭和一个人的生存自立,都不仅仅需要物质文明的保障,同时也需要精神文明的陶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小康,使人民群众不仅享受到最富足的物质文明成果,更要享受到最优质的精神文明生活。
一、文化小康的科学内涵和基本任务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明成祖朱棣之语:“如得斯民小康,朕之愿也”。朱棣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1]的奋斗目标。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這个目标在20世纪末如期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因此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紧紧抓住21世纪初期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起点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加速前进,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召。中华民族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断赋予“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美好的前景。文化小康正是中国共产党在密切关注和深刻洞察时代条件变动和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在不断深化对“小康社会”的理解和认识中提出的一个崭新理念。
所谓文化小康,是指文化发展的兴盛,群众享受文化的便利和精神文化的充实、国民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普遍提升。[2]与经济层面的较高程度的小康相匹配的是强盛的国力和人民生活的富裕殷实,而在文化层面,实现较高程度的小康则需要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样的文化和精神需求。“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补齐文化发展短板、实现文化小康,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3]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时候,我国的文化建设也应该达到相应的水平,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家的软实力高度提升,“中国梦”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为了实现文化小康的目标,我们需要在文化的硬件设施和文化的“软件”两个方面着手,硬件设施达到国家的标准,包括以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革命历史纪念馆为支撑的文化阵地,以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以及农村文化大院等,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常态化提供基础设施。文化“软件”的核心就是要提高国家文化生产力和国民文化的素养,包括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创作,推出一批与时俱进的文艺作品,不断创新我们的传统文化以及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
二、建设文化小康的时代意义
文化小康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双重的关系。第一,文化小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部分,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重要方面;第二,文化小康作为精神动力和灵魂,也在持续推进和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行。发挥文化小康的作用不单单是指在精神层面,文化部在《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中提出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高于20%,在GDP的2.75%基础上至少翻一番,实现倍增的奋斗目标。[4]可见,文化小康的建设对于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建设文化小康能重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宝藏,值得不断去挖掘的其时代价值。建设文化小康,就是要充分挖掘这些优秀的文化资源,并促进其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对接,从而重塑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此,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所崇尚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厚德载物的博大胸襟、贵和尚中的和谐思想、成贤成圣的人格追求等,至今仍然是鼓舞我们的精神力量,才能让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能够鼓舞我们自尊自立自强。我们应该要重视人文教育对我们的感化,在民众中梳理道德意识和道德自觉,树立参与社会事务和公共事务的公益精神,强化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精神上,有了这样的信念支撑,国民就会自觉丰富自身,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我们才能够为建设合理、美好、和谐的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二)建设文化小康能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站在广袤的土地上,汲取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7]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是上层建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文化自信应当是价值取向。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我国的物质财富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既是物质层面的,也是文明层面的,经济的成就感同时也就是文化的成就感。文化自信的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的思维方式,只有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游刃有余。
(三)建设文化小康能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兴盛
文化产业的繁荣兴盛是文化小康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文化小康必然要求文化事业。
首先,文化产业的繁荣兴盛是文化小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过了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已经实现了小康。但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的要求也在日益增长。正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才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必须抓住和用好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大力推进文化繁荣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的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其次,建設文化小康,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必然要求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是丰富群众精神内涵的基础保障,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既为时代所需,更为群众所盼。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不仅如此,报告在充分立足国情、了解民情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新发展理念,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特别在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快速提升文化供给水平,包括文艺创作、产业发展、智库建设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目标导向。全面小康,文化也不能“掉队”。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不断创新投资方式,增添文化发展动力;科学引导文化消费,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提升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
三、新时代文化小康建设的基本路径
加快文化小康的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建设文化小康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路径的选择上,它必须以培育全社会共同的价值信仰为灵魂,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为根基,以优秀的文化作品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
(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和根本
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文化软实力内涵中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决定文化软实力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意识形态的本质反映,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和灵魂。所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小康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和核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凝聚、激励和规范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特征,它具有以“自由民主”为标榜的西方价值观所不具备和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文化小康建设的核心任务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文化小康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全体民众共同参与文化建设,为文化小康建设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鼓舞全体民众斗志,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文化小康建设的基本道德和文化风尚,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
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民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在这方面,我国古代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道德教育渗透到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各个方面,通过各种礼仪、制度来规范和约束人民的言行,强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礼者人之规范,守礼所以立身也”。我们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实上下功夫。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健全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8]
(二)以为人民创作更多更优秀的文化作品为主要目标和追求
习近平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长期而艰巨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这个伟大事业,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负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9]改革开放以来,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层出不穷,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数量多但是质量差,存在着模仿抄袭的现象,脱离大众、脱离现实的文艺作品不时出现,这与建成文化小康的目的是相背离的。因此,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作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
以人民的需要为本,必然要求艺术家对艺术作品反复打磨、精雕细琢,不能浮躁、急功近利,为了经济效益而不顾及作品的好坏。低俗的作品大行其道,必然会对人民尤其是青少年,造成不好的影响。刘勰就在《文心雕龙》中多处讲到,作家诗人要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的时候,有一页就写了五天,而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些艺术家都有着一股匠人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益求精,孜孜以求的精神,才能有好的文艺作品呈现出来。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了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驱壳。列宁说:“艺术是属于人民的。他必须在广大劳动群众的底层有其最深厚的根基。他必须为这些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结合这些群众的感情,思想和意志,并提高他们。他必须在群众中间唤起艺术家,并使他们得到发展。”[10]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一直秉持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想,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这都可以成为创作的源泉。比如“中国诗词大会”中的飞花令,就广受欢迎,因为飞花令是中国的行酒令之一,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通俗易懂,能为百姓所接受。[11]所以,促进文化的发展,除了在思想层面上,也要在生活中以人民为向导,创作出喜闻乐见的、能为大众所接受,并能推动文化发展的作品。
(三)以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基础和动力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要通过文化交流,沟通心灵,开阔眼界,增进共识,这样人们在持续的“以文化人”中提升自身素养,让文化为人类的进步助力。[12]在制度上,要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进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实施重点文艺创作生产工程。要保护好前任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包括一些文物古迹,一些历史名城,历史建筑等等。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保护文物的力度,使得文物保护成果更多的惠及人民群众。要着力推进国际文化传播能力的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13]夯实好国家文化软实力,切实把自身的文化建设搞好,朝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
党的十九大报告多处涉及文化产业发展,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中国现实,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首先,结合5G、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国家战略与科技演变,数字创意产业呈现出新态势。数字创意产业主要包括网络文学、动漫、影视、游戏、创意设计、虚拟现实、在线教育等领域。其次,为了促进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并且依托于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推动新型体育产业发展,大力宣传冰雪运动,强化花样速滑、短道速滑、高山滑雪、冰球冰壶等项目的普及。推动冰雪运动和地产、旅游领域的结合,完成场地基础设施建设。最后,大力推动新型旅游产业的发展,交通的便捷使得旅游方式更为丰富,尤其是家庭自驾旅游方式成为更多人新的选择,以及特色文化小镇是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新兴文化产业形态,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涉及旅游、影视、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创意设计、健康休闲等领域。这样全方位多角度的推进,才能够有序的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够让我们的文化达到小康水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4.
[2]錢念孙.文化小康的理念和实践[J].群言,2017(6):37-40.
[3]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7-5-8(01).
[4]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N].中国文化报,2012-3-1(02).
[5][9][10]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19、122、128-129.
[6]姜益.弘扬传统文化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6):87-93、109.
[7]十八大以来的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699.
[8]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OL].人民网,http://sh.people.com.cn/n/20150803/c134768-25825201.html,2015-08-03.
[11]李祉.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新发展[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1):28-30.
[12]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3-28.
[13]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8-19.
责任编辑:张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