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是植根于我国特有的政治土壤,由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同创造的伟大政治成果。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的诞生和发展有着独特的理论来源、现实土壤和内在动力。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是其形成的理论来源;中国社会特殊国情是其形成的现实土壤;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其形成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剖析新型政党制度的内在成因,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型政党制度;理论来源;现实土壤;内在动力
[中图分类号]D6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18)05—0086—04
[作者简介]宋超,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党建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党的学说与建设原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3月4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联组会时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1]首次正式提出了“新型政党制度”这一政治概念,为长期以来我国独有的政党制度的政治属性和制度属性奠定了基调。“新型政党制度”的提出,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历经69年实践洗礼得以进一步发展的理论硕果,同时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生动现实写照。这一重大政治论断,不仅为新时代背景下长期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奠定了稳固根基,也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政党政治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一套史无前例的“中国政党政治方案”。纵观近代以来社会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和演进并非是遵循当今世界任何一国的政党政治发展历程,而是有其独具特色的理论来源、现实土壤和内在动力。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是新型政党制度形成的理论来源
政党政治是当今世界政治发展的主流形式和核心内容,是大多数主权国家推进政治现代化进程的主要载体。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是立足于中国本土社会文化环境成长起来的政治产物,但政党政治的形成和发展却并非起源于中国。世界上最早的政党政治诞生于17世纪的英国,以时下催生的“辉格党”和“托利党”为主要代表,是当时社会背景下议会制政治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此后,政党政治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传播,一度形成了英国议会制、美国两党制、以及19世纪诞生的社会民主党等多种政党政治形态。以17世纪中叶为历史起源点,而后政党政治成为世界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大潮,将世界范围内的大多数国家纳入了这场现代政党政治扩张的洪流之中。
伴随着以英美等国家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无产阶级以及全人类的自由解放”为核心要义的马克思主义逐渐兴起。在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努力推动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于1847年6月正式成立。此后,为推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进一步调动广大无产者联合革命的积极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了革命纲领——《共产党宣言》,以这部党纲的发表为标志,共产主义运动开启了发展的历史新进程。
正是基于世界政党政治发展的浩瀚大潮,古老的中华文明才得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性政治变革。在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统治秩序中,中国历来遵循“皇权至上”的统治观念,广大民众的思想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君权思想所禁锢,尚未有民主自由等意识。随着19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和资本掠夺,封闭已久的中国大门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威权之下被迫打开,“天朝上国”的美好幻想轰然破灭。随着西方资本逐步流入中国、中西方思想文化交流进一步加速,在民主自由思想的冲击之下,中国现代政党政治的序幕也悄然拉开。然而,早期的政党政治发展进程却是曲折艰辛的。以革命先驱孙中山创建同盟会为开端,近代中国政治舞台先后上演了“西方模板”的多党制、“党外无党”的一党制,然而却无一例外宣告失败。直到中国共产党立足于团结依靠民主党派力量的基础之上创立了“多党合作”制度模式,中国的政党政治进程才得以平稳有序演进。这也成为后来一以贯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早期实践基础。
“多党合作”模式并非是中国共产党的首创,而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早在170年前《共产党宣言》发表之际,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之初,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提出了多党合作的思想,其主要内涵包括以下三点:“第一,共产党人应该团结其他工人政党;第二,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过程中可以同其他民主政党结成同盟;第三,无产阶级政党在同其他政党的联合中必须要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坚持对同盟者的批判权利。”[2]此后,列宁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基础之上、结合俄国革命的实践情况提出了“在国家政权中实现社会主义多党制”的构想,并且就“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拥护无产阶级专政”等问题作了深刻阐述,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内涵和要义。[3]作为在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指导下成立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自己的政治属性和行动宗旨,牢记为“实现全人类解放而不懈奋斗”的崇高使命。从1921年建党开始,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锤炼和洗礼,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指引、紧密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其他民主党派爱国人士,最终创造了与中国政治实情相适应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后续政党政治的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早期思想源頭,是“新型政党制度”得以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理论基础。
二、中国社会特殊国情是新型政党制度形成的现实土壤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从思想源头上为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但促使其不断成长和趋于成熟的是中国特有的国情。缘于中国社会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统治,在经济模式上由“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在政治统治上以“高压集权”为典型特征,这也从客观上决定了民主自由思想的种子在中国本土社会难以萌发。历史的转机从19世纪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在大肆扩张和侵略之余,也给古老的中国带来了民主思想的传播和冲击。以19世纪40年代第一次鸦片战争为开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正视西方政党政治的发展历程,并且从思想观念上开始接纳和习惯现代政党政治的理念。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变革。1921年,中国共产党于上海成立,作为在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指导下形成的中国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为近代中国政党政治发展史上一件划时代的重大事件。不同于先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创立的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紧紧依靠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坚持以革命的手段来推进中国民主化进程。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共同推动了北伐战争,这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多党合作”模式的第一次现实尝试。但随着1927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大资产阶级发动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宣告失败。此后,历经国民党推行“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一党训政独裁统治和迫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形势下进行的国共第二次合作,但多种尝试无一例外最终破产。尽管中国社情和革命形势错综复杂,但中国共产党人却从未放弃在政党政治道路上探索的步伐。
近代中国政治舞台最大的特点在于多方政治力量的多元化并存。缘于社会阶级的多层次划分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代表,除了国共两大党派之外,还形成了另一派政治力量——民主党派。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他们的知识分子及其他爱国人士。[4]尽管在立党根基、政治理念、社会基础、利益代表、意识形态等方面有着诸多不同,但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在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主权利方面有着共同的向往和追求。在全民抗战时期,民主党派人士奔走相告、积极动员、发动各方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到抗击列强侵略的斗争中来;在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人士积极出谋划策、力求推动以民主、和平、统一的方式推进政治进程;在解放战争中,民主党派人士在各地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的作战部署、为实现中国的全面解放而不懈努力。正是基于中国社会特有的阶级分层形成了多元力量主体并存的政治局面,才能为后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厚实的社会基础。
尽管是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指引和列宁建党学说直接指导下成立的革命性政党,但中国的政党制度并非是完全照搬苏联的一党制模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紧紧依靠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立足于中国社会实际国情考虑,力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早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就创造性地发明了以“统一战线”来团结社会各阶级力量、不断拓展党的群众基础。毛泽东同志在《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中提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任何党的政策如果不顾到这些阶级的利益,如果这些阶级的人们不得其所,如果这些阶级的人们没有说话的权利,要想把国事弄好是不可能的。”[5]正是基于对中国国情有着清醒独到的认知和见解,中国共产党于1940年在各抗日根据地尝试推行“三三制政权”,进一步探索与小资产阶级、中等资产阶级以及地方绅士等各派政治力量共同合作的政治模式。这一“多阶级联合执政”的政权尝试为后来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由此可知,中国社会特有的国情是“新型政党制度”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土壤。
三、党的坚强有力领导是新型政党制度形成的内在动力
“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有着深刻的理论来源和生长土壤,同时还拥有深厚的内在动力——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新型政党制度”得以存在的政治前提和实践根基。“党的领导”是中国政党制度的独有特色和本质内容,是革命战争时期多党派开展政治合作的组织引领和重要保证。“党的领导”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历史时期都扮演着“引路人”的重要角色,贯穿于中国政党政治的发展历程,为“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撑动力。
其一,中国共产党是“新型政党制度”最初诞生的倡议者。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治面临着“何去何从”的关键抉择。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大资产阶级反动势力不顾全国人民的情感和期盼、毅然撕毁“双十协定”、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发动进攻。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派政治力量奋力反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1948年随着革命形势的深入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在全国战场上逐渐占据显著优势。为顺应各民主党派人士的殷切期盼,中共中央于4月30日发布了“五一口号”,提出了“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6]这一倡导迅速得到各派民主人士、無党派人士的热切回应,他们表示“愿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为建立新中国而努力。”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如期在北京召开。参会人员包括来自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社会各界600余名代表。本次政协会议起草并表决通过了《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和形成奠定了牢固的组织基础。
其二,中国共产党是“新型政党制度”不断完善的建设者。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对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地位和作用功能,党内出现了不同的态度和看法。针对此种情况,毛泽东同志作出了“一根头发和一把头发”的精辟论断,及时开展工作并最终保留了八个民主党派。[7]而后在1956年作的《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再次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口号,这一口号在党的八大上被正式确立为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可以说在多党合作关系面临最严峻挑战的历史时刻,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英明决断,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高超的政治智慧保全了多党合作的根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清醒认识到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作出了“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的重要论断,充分肯定了民主党派在政党政治中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此后,党的十二大将“八字方针”进一步拓展成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1989年中共中央制定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这一内容写入宪法。正是在党的长期坚强有力的科学引领下,“新型政党制度”才得以树立牢固的制度根基。
其三,中国共产党是“新型政党制度”繁荣发展的推动者。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朝着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和迈进。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的时代地位置于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极其重视各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中的作用发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2013年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时首次提出“各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对民主党派长期以来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作了精准定位。在2014年时值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强调,要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同时搭建更多平台,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更好发挥作用创造条件。[8]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迎来了进一步发展完善的繁荣期。在2018年年初的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思想共识要有新高度,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参政党要有新面貌”的“四新要求”,进一步阐明了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具体要求。而后在3月4日的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了“新型政党制度”这一重大政治论断,有力回应了长期以来关于我国政党制度的模糊认知和多种臆断,从政治层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奠定了法理依据。
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是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多个时代洗礼,由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共同创造的伟大政治成果,是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与中国社会基本国情最相契合的政党制度,是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新型政党制度。历经69年的实践洗礼,这一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架构完整、健全有序、科学高效的政党制度系统。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步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必须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政治根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多党合作发展社會主义民主政治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18-03/04.
[2][3]孙信.马克思主义多党合作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论述[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7):14-19.
[4]穆艳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色与优势分析[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7):40-43、71.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8.
[6][7][8]陈锦荣.中国特色新型政党制度的由来与发展[N].学习时报,2018-5-28(05).
责任编辑:杨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