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根植于中国革命自信,闽西中央苏区是中国革命自信的重要思想源头。闽西革命史上的自信精神在光辉历程中塑造,它源于真理、信仰、实践、教育与传播力量的合力。闽西革命史上自信精神启示我们: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政治建军原则,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强大战略支撑;要坚持推动文化繁荣和理论创新,为民族复兴提供扎实思想基础和牢固思想保证;要坚持牢记党的初心,坚持完善国家治理,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实平台。
[关键词]革命自信;复兴自信;苏区精神;闽西革命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18)05—0065—07
[作者简介]谢耀南,中共福建龙岩市委党校科研处副主任,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央苏区历史文化。
自信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品质,是个人、族群、民族和国家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基础。革命自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领导团队和革命群众所具有的自我坚持、自我激励、不屈不挠的群体心理状态和精神品质。它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革命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对革命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充分信任。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创造了包括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内的革命精神谱系。革命自信精神贯穿其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闽西、赣南苏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以及苏维埃政权建设的过程中,锤炼出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1]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革命自信(坚定信念)正是苏区精神的内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应回溯精神源头,寻找原初形态,辨析历史逻辑,从而为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历史社会学以“探寻过去与现在、事件与运行、行动与结构的相互渗透交融”为宗旨,[3]基于历史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本文拟对闽西革命史上自信精神的塑造过程、思想基础、时代表现及其现代启示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塑造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闽西是“原中央苏区所在地,对全国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党的建设、军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革命自信精神的塑造过程以苏区为界标可大致概述如下。
(一)苏区创建之前(1919—1928)
“五四”运动前后,闽西先进知识分子就怀着坚定的信念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们创办社团和刊物,传播革命思想,逐步在工农群众中打下思想基础。如邓子恢等人创办的期刊《岩声》将“改造旧社会,宣传新文化”确立为宗旨;再如《汀雷》提出“读书不忘救国”。宏伟信念,可见一斑。闽西进步青年大多在大城市或国外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夏至1928年春创建了16个闽西地方党组织,将革命的组织基础和领导力量牢牢建立起来。由于工作方法符合实际,农会组织不断壮大,“二五减租”和“合理负担”让农民得益,农民“对我们干部信仰很高”,打下了党在农民中的组织基础,“对以后龙岩革命斗争能够长期坚持起了很大作用”[4]。北伐军入闽之后,闽西各地建立了临时革命政权并促进了工农运动的兴起。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之后,党组织转变斗争策略,继续宣传和组织群众。在严酷斗争中,他们坚定信念,继续前进,发起闽西“四大暴动”,进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和武装力量的初步尝试,特别是溪南区、乡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颁布土地、劳动、婚姻等法令,实施土地分配,积累了土改经验。《钟声》提出的“创造新社会”的理想首次成为现实。这一时期的革命成果为土地革命运动和根据地建设新高潮创造了有利条件。宏伟理想初见成效,革命自信更加坚定。
(二)苏区建设时期(1929.1—1934.10)
1929年入闽之初,红四军发布的《布告》宣示:“红军宗旨,民权革命”,并将“统一中华”确立为革命目标,相信“奪取政权,为期日近”,显示出革命必胜的信心。接着在辛耕别墅提出“由发动群众到公开割据”的坚定计划作为“前进的基础”,描绘了创建大范围根据地的蓝图。针对“二月来信”的悲观论调,红四军前委坚信“革命高潮会逐渐生长”并且“革命发展是很快的”。因为闽西“红军长官及士兵精神都很好”,因此“不久一定有新的斗争”“转到武装的斗争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5]。随后的发展确实如此,“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闽西革命斗争不久进入“百万工农齐踊跃”的发展新阶段:1929年底,闽西红色区域扩大到6个县,约有80万贫农分得土地;1930年3月,闽西苏维埃政府成立,闽西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1931年秋,赣南、闽西两大根据地连成一片。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党组织和红军就得到极大发展,经济基础和地理空间空前发展;一块约8.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35万(其中闽西近200万)的中央苏区横空出世。闽西是中央苏区的半壁江山、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中国共产党初步学习治国理政的重要基地。这一时期,在艰苦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创造中初步奠定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框架(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理论,苏维埃政权建设的理论,实事求是、独立自主与群众路线理论),党和红军自身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塑造了伟大的苏区精神这一红色基因。虽然最后因军事、经济等原因造成中央苏区解体,党和红军被迫走上战略大转移(长征)之路。经过长期艰苦斗争的淬炼,党的思想理论走向成熟,党组织和军队得到极大发展,革命自信为党和军队所发展,为革命群众所保持。
(三)苏区解体之后至新中国成立(1934.10—1949.10)
红军长征前夕,闽西人民在参军、物资、后勤等方面提供巨大支援,特别是为中央红军大转移赢得宝贵时间的松毛岭阻击战得到当地群众大力支持。正是群众对“红军一定会回来”的信仰使其不惜一切代价支援战争。闽西儿女近3万人在长征途中担负急难险重任务,为长征胜利作出巨大牺牲和突出贡献。在湘江战役中6000多闽西儿女几乎全部牺牲。闽西儿女是铸造伟大长征精神的重要力量。为了理想而“牺牲奋斗与坚持到底的精神”的长征精神,正是苏区革命自信精神在历史进程中的展开和伟大弘扬。在艰难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中,闽西党组织紧紧依靠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保护了许多干部,保留和发展了部队。游击队员“旺盛的阶级意志,顽强的战斗精神……在古今中外都很难找到的。”[6]在抗战时期,闽西党组织领导广大群众开展保田斗争,使得闽西各县14.6万人的手中始终保留了20多万亩土地,直到全国解放。闽西成为全国少有的“二十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堡垒。可见,支撑这一艰难过程的正是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和坚定信念,正是革命自信精神。
二、生成原因
近代以来中国诸多政治力量不乏救国救民的雄心,但是最终却壮志难酬,而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自信却能开花结果遍中华。究其原因,在于真理、信仰、实践、传播和教育等因素所共同造就。
(一)源于真理
中国革命自信的力量之源在于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演进的规律。它是旨在“改变世界”的实践学说。其实践主体是作为领导力量的共产党和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展开为现实的革命运动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它集中体现在毛泽东撰写的若干重要文献之中。其中,《古田会议决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解决了革命的领导核心、依托力量和制度建构等重大问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完成了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框架设计,展现了中国革命道路的高度自信。《反对本本主义》表达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根本观点,标志着中国革命自信的哲学基础初步建立起来。《才溪乡调查》展现了革命群众对苏维埃制度的充分自信。《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首次将工具理性在党内树立起来,标志着革命自信建立在实践理性基础之上。由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初步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回答了时代课题,指引了前进方向,从而“唤起工农千百万”。“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7]。真理的力量最终转化成党和群众共同创造历史的磅礴力量——以赣南、闽西为主体区域的中央苏区由创造到全盛发展。
(二)源于信仰
信仰只有立足于真理,才不是乌托邦空想。信仰是“想象的现实”,即“某件事人人都相信,而且只要这项共同的信念仍然存在,力量就足以影响世界”。它能够“促进大量陌生人之间的合作,社会行为的快速创新”。[8]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宏大叙事,一经向进步青年和广大民众宣说,就成为人人都相信的可以触及的事情,由此汇集成不同区域的无数陌生人之间的空前团结合作。在闽西革命史上,革命领袖、闽西英杰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一旦接受就不曾改变;许多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也是始终坚持,为之不懈奋斗。不改信仰的瞿秋白、“为苏维埃流最后一滴血”的何叔衡以及湘江战役烈士群体等,是怀着革命必胜的信仰;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闽西革命群众之所以会声明“我的头可杀,红军不能饿死”,是因为相信革命最终会成功;无数共产党员“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不计成败利钝,一心一意为工农解放流尽最后一滴血”[9],也是基于坚定的信仰。邓子恢、张鼎丞、杨成武、刘亚楼等闽西英杰,久经各种考验始终不失信仰。可见,一大批胸怀坚定信仰的人们以卓越才干和无私奉献成就革命事业,他们是革命自信不竭的力量源泉。
(三)源于实践
马克思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0]中国革命道路理论萌芽于井冈山时期。在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得到深化。辛耕别墅扩大会议初步描绘建立连片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蓝图,古田会议成功解决农村环境中建党建军问题,使这一道路的开辟具有了现实性,之后即有了以书信形式阐述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古田会议关于“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理论创新,是南昌起义两年多来红四军党内思想斗争和革命实践中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民主团结、广泛调查研究的结果。而《反对本本主义》所提出的几个重大命题,是对长期以来教条主义给革命带来严重后果的反思,是对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才溪乡调查》《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所展现的制度自信和整个革命自信的实践理性,更是直接建立在深入社会调查基础上,是对闽西苏区建设典型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升和对突出问题的理论思考。因此,党和群众革命斗争和苏区建设实践是革命自信最为丰厚的力量之源。
(四)源于传播
图书和报刊是思想传播的基础载体。《古田会议决议》明确指出,“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任务”,同时规定了宣传工作的具体任务和方法。中央苏区新闻出版事业由此起步和发展。古田会议之后,中央苏区新闻出版进入全面发展时代。一方面,大量报刊得以出版,数量达312种之多。其中,《红色中华》《斗争》《青年实话》《红星》是影响最大的四种期刊。这些刊物发行量均在几万份以上;另一方面,成立了新闻出版管理和发行机构,建立起完整的出版发行网络。如闽西列宁书局作为综合性出版机构,印刷、出版和发行了众多图书和报刊。党和红军以及苏区政府领导人如毛泽东、刘少奇、瞿秋白等都为重要报刊撰写文章,使重要思想和主张及时、准确、广泛地传播。苏区报刊对提高苏区军民思想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营造良好社会舆论,宣传建设成就和党的主张,起到重要作用。如红军“占领杭武后”受群众的慰劳,在慰劳大会上的热烈演说又进一步动员群众“自动到红军去,及参加后方工作”,公演革命新剧后,“即有十多人,到县苏报名当红军”。可见,媒体传播与人际传播相互促进,使得苏区社会形成了对中国革命前途的良好舆论,广泛塑造起共同战胜困难,奔向光明的革命自信。
(五)源于教育
苏区教育围绕着党的中心任务展开。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苏维埃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是努力扫除文盲,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苏区干部教育主要形式是举办各类训练班(如新泉工农妇女夜校、闽粤赣三省“政治军事干部训练班”)。1930年初,闽西苏区举办了十余种专业训练班,培养大批地方干部。1931年,在闽西苏区全境高级小学和初级小学基本普及。苏区文化教育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思想觉悟,激发了他们参军参战的热情。《古田会议决议》明确了军队政治工作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之后红军文化教育和政治教育走上正规化发展道路。闽西创办了许多正规学校(如红军学校、列宁师范学校),培养了一大批军事、政治工作等方面的人才。全方位、广覆盖、多层次、有重点的教育运动,使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中国化的新成果——关于革命思想理论创新成果迅速向党、军队和苏区政府中的党员、干部和群众传播,思想力量与物质力量紧密结合,形成苏区社会的时代精神与实践——革命自信及其革命行动。
三、自信转型
时代主题和主要矛盾决定国家自信的基本内涵。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革命的主要任务就是民族独立和国家重建,从而决定了中国革命自信精神的塑造过程、基本表现和具体原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卓越的思想理论创新是其最强大的文化基础,理论、信仰、实践、传播与教育等因素组合,共同铸造了革命自信精神。1949年国家重构之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建立、探索和发展社会主义成为整个国家和人民的强烈愿望和共同行动。经过几番努力、沉浮和曲折,成绩、失误和错误并存。这一时期因革命激情且不尊重客观规律所致,国家自信表现为激情自负、失去理性状态(如大跃进时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标志着实践理性重新恢复,国家自信经过理性纠偏,恢复到稳健理性状态。四十年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如今中华民族已经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点上。十九大报告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要判断。这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此背景下,当代中国国家自信就具体化为复兴自信。它具体到不同主体上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共性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自信,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自信,其差异性见表1。
由表1可见,不同类型主体,对应的自信内涵有所差异。
从政党或政府来角度看,作为整体的中国共产党之政治自信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当前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或者概括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之“四个伟大”和对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自信。经济自信则体现为经济安全、经济发展、持续繁荣和永续发展。社会自信则包括对社会的信任、与社会的合作,达成治理有序、社会和谐、充满活力。文化自信是以文化发展战略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传承,以有效的意识形态工作增进政治认同和社会共识。
从企业或社会角度看,政治信任体现为对政府经济政策的信任、期待政策稳定、产权保护和社会安定;经济自信体现为产业繁荣、经济自由、投资创业、财富积累;社会自信体现为社会与企业相互支持、企业诚信经营发展、社会团结、社会信任水平高;在文化自信上,则是文化市场健康繁荣、社会文明水平不断提高、文化创造不断涌现。
从国民或公民个人角度看,对于政治自信更多的表现为个人权利能够得到宪法法律保障,在国家制度框架下,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个人能够依照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自由地发展,实现自己所梦想的生活;对于经济自信则体现为生活宽裕、财产增加;对于社会自信则是人际关系和睦,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安全自在;在文化自信上,是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方面的成长,能够成为真正的现代公民,甚至进行文化创造。
国家自信的以上表现描述的是应然状态而非实然状态。如生活观察事实所呈现的纷繁复杂所揭示的,在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中,国家自信确实有不同的表现。因此,不能将国家自信理解为一种凝固不变的东西,而应将它理解为一种动态发展的社会群体心理和精神状态。国家自信状态是社会制度、治理能力、治理质量、意识形态、时代精神、社会心理、国际形势等众多因素复合影响的结果。
四、现代启示
革命自信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的精神谱系,也深深地融入到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之中。20世纪以来,历经时代巨变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国家自信也由革命自信向建设自信、复兴自信时代性转变。尽管如此,闽西革命史上的自信精神对中华民族复兴自信精神塑造依然具有许多重要启示。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闽西革命史上的自信精神启示我们,党的领导既是革命自信的政治保证,也是民族复兴自信的政治保证。古田会议是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和全面从严治党之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源头。针对农村环境和战争条件下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的问题,《古田会议决议》提出了纠正党内错误思想的有效方法,并就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制度机制、党内教育、党内民主等重要问题作了系统化理论建构。古田会议确立了党委领导制,提出“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正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攻艰克难,“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的根本保证。在现代社会,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比当年更加复杂。“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通向民族复兴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通向民族复兴的制度,而党是引领复兴的政治保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要实现历史使命,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此,就是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落实好加强党的建设各项重大部署,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让民族复兴自信建立在坚强政治保证之上。
(二)坚持政治建军原则,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战略支撑
闽西革命史上的自信精神启示我们,人民军队是革命自信的战略支撑,也是复兴自信的战略支撑。古田会议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个决议在各部分红军中执行,从而使整个中国红军完全成为真正的人民军队。在2014年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部队,是我军建设的一条基本原则,是能打仗、打胜仗的政治保证。”以此次会议为标志,重新擦亮军魂,使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在十九大报告中,他作出这样的评价:“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人民军队政治生态得到有效治理。”可见古田会议铸造的军魂在新时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必须“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立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實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能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战略支撑的一流人民军队”,从而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战略支撑,让民族复兴自信建立在坚实战略支点之上。
(三)坚持推动文化繁荣,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持
闽西革命史上的自信精神启示我们,文化繁荣是革命自信的文化基础,也是民族复兴自信的文化基础。《古田会议决议》阐明了文化工作在土地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对宣传思想工作作了系统论述,创造了政治工作很好的传统。之后,“凡是继承了并发扬了这种传统的,那里的工作就充分地表现其革命性与创造性”“干部中群众中蕴藏的正气,热忱,创造性,积极性,一经被启发,就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就会变成大江大河”。[11]古田会议开启了苏区文化繁荣兴盛的序幕,整个苏区文化事业都围绕着创造苏维埃文化以夺取革命战争胜利而努力,营造了苏区干部和革命群众对革命道路、革命理论、苏维埃制度与文化的充分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此,既要贯彻文化发展的总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12],更要落实好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等各项战略部署,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让繁荣兴盛的文化成为复兴自信的文化基础。
(四)坚持推进理论创新,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实思想基础
闽西革命史上的自信精神启示我们,理论创新是革命自信的思想基础,也是民族复兴自信最牢固的思想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闽西中央苏区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卓越的理论创新。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时期撰写的光辉著作阐述了关于中国革命的道路理论、党的建设理论、军队建设理论、群众路线理论与实事求是理论,奠定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框架,从而为革命自信打下最坚实的思想基础,革命思想理论展开为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苏维埃共和国建设的火热实践,从而真正“树立全国革命群众的信仰”[13]。马克思主义的力量在于真理性、科学性,其活力在于永不枯竭的理论创新。十八大以来,通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准确把握,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准确判断,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其它方面的创新,逐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之问,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它通过“八个明确”深入阐发了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初步形成的毛泽东思想指引了中央苏区如火如荼的治国理政实践,经发展成熟后为此后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科学指引。同样,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不断发展成熟,也将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为民族复兴自信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
(五)坚持牢记党的初心,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闽西革命史上的自信精神启示我们,党的初心是革命自信最根本的原动力,也是民族复兴自信的不竭力量之源。闽西是群众路线理论的发源地和重要实践基地,也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思想的源头。《才溪乡调查》展示了苏区人民在新制度与新时代下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与文化生活的显著进步。《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则明确提出了组织群众生活和服务群众生活的思想。党是“群众生活的组织者”,必须“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这是党的初心最生活化的表述。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群众路线的具体内容和工作方式。但“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思想历久弥新,价值永恒。十九大报告重申党的初心和使命,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在新时代,党和政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初心体现在关心群众生活上,就是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初心体现在工作方法上,就是要增强政治领导、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本领,增强依法执政、群众工作、狠抓落实和驾驭风险本领。
(六)坚持完善国家治理,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实实践平台
闽西革命史上的自信精神启示我们,国家建构是革命自信的实践平台,也是民族复兴的实践平台。基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一全新国家建构,党在闽西苏区开展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等国家治理探索,铸造了伟大苏区精神及其核心文化特质——革命自信。苏维埃政权及其实践是革命自信的现实平台。随着革命后国家重构的完成,中国进入秩序恢复和国家建设常规化阶段。20世纪中后期以来,现代国家的规模和复杂性更加充分发展了。“现代国家‘社会性职能的增强是20世纪国家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14]。强国家与强社会的协作,统治向治理转型是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潮流,也是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要求落实好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不断完善政治治理、经济治理、文化治理、社会治理和生态治理,贯彻落实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用法治保障人民的权利、利益和尊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应当看到,“寻求承认的欲望是人类品格中最具政治性的部分”。好的政治秩序“必须满足人对其尊严和价值得到承认的正当欲望”。[15]在迈向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只有人们更加美好生活的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落实,方能从根本上夯实人民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自信,夯实人民的复兴自信。而这也将是立足当下,着眼长期,一步一个脚印的社会进步过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11-5(03).
[2][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3、4.
[3](英)丹尼斯·史密斯.历史社会学的兴起[M].周辉荣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4.
[4]蒋伯英.邓子恢闽西文稿:1916—1956[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5.
[5][11]古田会议纪念馆.古田会议文献资料[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35、591.
[6]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福建三年游击战争与新四军[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353.
[7][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320.
[8](以)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M].林俊宏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33、37.
[9]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福建三年游击战争与新四军[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364.
[1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8.
[14](英)克里斯托夫·皮爾逊.论现代国家(第三版)[M].刘国兵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63.
[15](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M].陈高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79、186.
责任编辑:杨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