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国
燕麦致癌、食盐有毒……在很多网络自媒体上,食品安全谣言层出不穷。一些旧谣言甚至在专家辟谣后,过一段时间改头换面卷土重来,阅读量动辄10万以上,引发人们的焦虑。《2017年食品造谣治理报告》显示,微信是食品谣言传播主平台,占比高达72%;其次是微博,占21%。记者调查发现,利用自媒体造谣已呈现公司化运作趋势,形成“以谣生利”的产业模式。(10月23日《北京青年报》)
同样是看到谣言,过去以为是“无知”,是因为没有科学常识,或者因为不了解一些情况,这才以讹传讹;后来知道是“无畏”,是有人通过制造谣言来吸粉吸点击,从而吸引广告主注意;现在知道了还有一种“无耻”,有人通过这种方式来敲诈,或者恶意中伤对手,来获取不正当利益。
这已然为事实证明。去年,几段展现“塑料紫菜”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引发一轮“塑料紫菜”风波。据了解,造谣者王某在食用某食品公司生产的紫菜后,猜想这些紫菜是塑料做的,便指挥员工拍摄视频并上传到朋友圈。其后,王某联系被害公司索要人民币10万元,威胁如果不解决问题,就把事情闹大。还有多家食品企业称,一些集中爆发的网络谣言很有可能是竞争对手在背后捣的鬼。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四新表示,确实有一些别有用心的竞争对手通过抹黑的方式故意散布谣言,意图牟取不当市场利益。
谣言从“无知”发展到“无畏”,现在又进入到“无耻”阶段,也难怪我们已经迎来了一个网络谣言爆发的时期。从本质上讲,食品安全谣言的“无畏”“无耻”都属于“以谣生利”,在利益驱动下,而且看起来又不需要付出太大的造谣成本,还有什么不能发生?
應该说,面对“以谣生利”,除了那些得利者,没有人不反对、不愤怒,有很多人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把“以谣生利”看作一根链条的话,现在建议的和正在做的,基本集中在链条两端。比如说,专家建议,打破食品安全领域信息的不对称,搭建一个平台,填补信息真空地带……这体现了“从头治理”。还有人建议,对于传播谣言的自媒体,要及时删除谣言,及时处理自媒体———这体现了“从尾追溯”。
方法都对,可是忽视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很多食品安全谣言属于无中生有,在源头很难堵得住;一个是,即便事件处理了,那些追求流量的自媒体的拥有者,往往不止一个号。那些以敲诈勒索和抹黑对手为归旨的公号,连封号都不怕,大不了换一个马甲再来。
“以谣生利”,“谣”为“利”来,切断了两者之间的联系,“谣”自然就减少了。鉴于当前谣言已经严重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必须从法律上明确造谣责任,让恶意造谣者付出应有代价。因造谣而产生的收入,不能“落袋为安”,对于这一问题也应该有所规范。就平台方来说,处理也不能“对号不对人”,应该把号背后的人列入黑名单,严格准入资格,不再为其提供造谣机会。
只有让造谣者得到应有的惩处,让“谣”和“利”不再有所关联,我们才能将食品安全谣言彻底铲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