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磊
读《随园食谱》,看到一段文字:“海参、燕窝,庸陋之人也,全无性情,寄人篱下。”袁枚把燕窝、海参比作庸庸碌碌之才,自然有他的道理。
国内的宴席,总以燕窝、鱼翅、鲍鱼为珍品。中学时代,生物老师曾教导我们:“燕窝、鱼翅,无非是些普通软骨、蛋白质一类的东西。”———说归说,有家长宴请,他还是逢叫必到的。
燕窝、鱼翅自身的味道并不怎么样。“翅馔的美味,皆赖鸡腿和火腿熬出”,真正提味的是鸡汤和火腿。但我们习惯性地认为,这都是些陪衬。
鸡肉和火腿价格低廉。毕竟,这世上活蹦乱跳的鸡和满地走的猪太多了,能值钱吗?!
几十年前,来自绍兴的周大先生说:“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水果店头,尊为胶菜。”这南方人眼中的稀奇之物,在北方每年不知被猪拱烂多少!但是有人稀罕,毕竟“物以稀为贵”。倘若燕窝和鲍鱼遍地是,疯子才会花大钱去买。
这样无情地讨论美食,大厨们会举手抗议的。不仅如此,那些习惯了享用鲨鱼软骨、海味蛋白质的人,也会愤愤不平的。
遭人质疑的不仅是燕窝、鱼翅,还有茄子。
《红楼梦》里,贾母让王熙凤夹一块茄鲞给刘姥姥吃,刘姥姥品尝了一下道:“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了,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
刘姥姥家后来当然没有只种茄子。她感慨一番后,凤姐儿交代了这道菜的做法:“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签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刘姥姥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
一只普通的茄子,用鸡肉、蘑菇及其他佐料众星捧月一般帮衬了,轻而易举就把大家的嘴巴给骗了。这种糊弄嘴巴的把戏,一度让多少草包成为圣贤。
燕窝、鱼翅和茄子,说到底是一路货色罢了。
十余年前,网上流传过一份權威人士的研究成果。大致是说,那些读书拔尖的学生,后来在社会上混得大多平平;倒是一些学业稍次但会来事的学生,多成为成功人士。
作为局外人,我不知道这项研究可信度究竟多高。我只是想,如真是这样,恰恰说明问题所在:真才实学在贬值,口水和潜规则在盛行。真真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