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精神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值得学习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因此我们要加强工匠精神在其意识形态领域的默化作用和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改革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培养方案,把工匠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在学校形成一种学习工匠精神的良好的氛围,发挥其强大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工匠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工匠精神的科学内涵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精益求精,力求做到完美与极致。二是,严谨,关注细节,标准严苛。三是,耐心、专注,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钻研。四是,专业,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敬重自己的职业。五是,淡泊名利,专心钻研一件事,不为名不为利。
一、大学生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
自古以来出了许多工匠,他们淡泊名利,追求卓越,从古代的鲁班到现代的钱学森,他们身上都体现着工匠精神,如今工匠精神再一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必将在新的时代与时俱进,发挥新的光芒。
(一)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匠人们不仅需要工匠精神,全社会人也都需要坚持这样的职业态度,而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中对敬业这一要求也做了具体阐述。所以我们要在高校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中融入工匠精神,使大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和理解工匠精神,在今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用工匠精神时刻要求自己。
(二)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大学生的转型发展
当前我国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多元化,企业生产急需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但我国人才供需关系比例失调,学生同质化现象严重,面对这些问题大学生转型势在必行。许多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知识技能的学习放在首位,对职业精神的学习与内化不够重视,因此在大学生在转型时,要同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
(三)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
大学生在职业之初就应该端正自己的职业态度,形成敬业奉献的工作态度。大学生将工匠精神提至意识层面,可以自觉树立起正确的职业意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在今后的择业、就业和创业中能自觉形成强烈的责任心,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能遵守职业规范,做到精益求精。
(四)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
大学生应该自觉学习工匠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今后走向工作岗位他们生产的每件产品都是自己意念的表达和想法的体现,因此拥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他们视工作为生命的一部分,全身心的投入,打磨出优良的产品,从而在工作中找到自我满足感,实现人生价值。
二、当代大学生工匠精神缺失的表现和原因
当代大学生严重缺失工匠精神,这不仅体现在学习上还体现在具体的生活当中,其原因主要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
(一)当代大学生工匠精神缺失的表现
1、重视表面忽视细节
缺乏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做事情坚持“面子上过的去”的原则,草草了事。很多同学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基础层面,细节的专业知识并不很清楚,例如很多同学在读书的过程中,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对于书中涉及的知识内容一概不知,他们只注重看书的速度却忽视了看书的质量。
2、缺少严谨认真的态度
缺乏主动性和自我监督的能力。“做事何必認真”,的口号屡见不鲜。他们对于许多事情只在乎是否完成,并不在乎是否有所收获,而且很多大学生坚持“60分万岁”的口号,自由散漫成为习惯,他们缺乏严谨、认真的态度,只追求大学文凭不重视知识技能的学习。
3、缺少坚持专注的品质
缺乏追求卓越认真做事的态度。 沉不下心,心浮气躁,不能从一而终。很多同学在自习室里看似在认真学习,其实并没有那么专注,上一次自习有一大部分时间都在玩手机、聊天 或者做其他事情,不能静下心来学习,这正是因为他们缺少坚持专注的优秀品质所以不能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
4、重视利益忽视价值追求
把是否能获得利益放在首位,为达目标不择手段,缺乏奉献和求实精神。有一部分同学平时不努力,一到考试就作弊,还有一些同学但凡遇到学校组织的活动,关心的并不是这次活动自己能收获什么,而是有没有证书,会不会加学分等一些利益方面的问题。虽然现实生活中充满着利益与选择,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坚持最基本的做人原则。
(二)当代大学生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
1、社会职业环境的不利影响
在我国对于工匠精神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因此职业教育仍然是边缘性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层次也相对较低。目前,我国产业结构正在由低端向更高端进行转化,需要很多具有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但我国产业结构形态长期处于中低水平,对拥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需要不多,也就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2、高校对工匠精神的培育失位
当前高校更多地注重“进口”的数量,而忽视“出口”的质量,他们以扩大学生数量和发展办学规模为中心,忽视了人才质量,暴露出了学校在学生培养上的失位。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仍然以专业技能教育为主,职业精神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等往往被忽视,这样培养出的人才,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很扎实,但缺少强大的精神支持。
3、职业精神淡化
在学生和家长的传统观念中,学校的名气和学历最为重要,所以很多大学生重视的是未来利益的选择,缺少职业精神。当前很多大学生由于受到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观念的不利影响,造成了很多大学生畸形的价值取向,使他们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进而影响未来的职业生涯、职业精神的塑造和职业道路的延伸。
4、缺乏吃苦耐劳和创新精神
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大学生认为吃苦耐劳的精神已经落后了。另外当很多大学生从上学开始接受的就是应试教育,所以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缺乏创造力,只是一味的跟着老师和学校的节奏学习和生活,久而久之导致学生的思维僵化,所以当代许多大学生也缺乏创新精神。
四、如何用工匠精神指导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弘扬工匠精神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的科学内涵也为大学生弘扬工匠精神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如何将工匠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引导提倡工匠精神教育理念
我们要将工匠精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提出一些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一是分析古今中外工匠精神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学习和借鉴其中的有利方面,反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通过在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灌输,明确高校所担负的重要责任,在教育的方针政策、办学理念、价值导向等方面进行革新; 三是高校要将工匠精神渗透到办学特色、专业特点、学生特长等方面,提倡新的教育理念。
(二)通过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推动高校工匠精神培育
我们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同形式和载体(长征精神、鲁班文化、笃行精神等),把工匠精神与这些不同形式的载体相结合,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与时俱进,培养能力素质高的高质量人才。将工匠精神融入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中,在高校的质物、制度、及精神文化方面做出调整,培养心理素质强大的高质量人才,构建实力强大的思想政治学科体系。
(三)通过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感知和践行工匠精神
我们要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实施分层次的人文教育。一方面,要将晦涩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容易掌握的基础知识,逐步把教学重心由技术理性方面转向职业素养方面;另一方面,指引学生寻找技术发展过程中蕴含的真、善、美,使大学生对工匠精神有更加直观的理解与认识。通过精神熏陶、心理传递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实践达到贯彻作用。
(四)通过利用校园文化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健全大学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充分贯彻和落实工匠精神,在学生德育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工匠精神,给学生多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道德素质和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工匠精神的典型道德楷模,通过各种形式加以宣传。最后,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将工匠精神通过与绘画、音乐、摄影、集邮和书法等活动融合嫁接,在校园中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大学生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不仅能够促进自身的成长、长才,也能够推动整个社会形成敬业、坚持、专注的良好职业风尚。在当前高校的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中我们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领域中进行理论灌输,在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融入工匠精神,在新的时代里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工匠精神,使他们都能够成为工匠精神的实践者。
【参考文献】
[1] 赵爽.新常态下地方高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探析——以工程造价专业学生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2017(10):11.
[2] 李伊晓、王继荣.高校工匠精神培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J]继续教育研究,2017(6):48-49.
[3] 劉玉芬.培养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J]科技资讯(科技.管理),2017(4):105.
作者简介:武艳楠,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