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创新研究

2018-05-14 01:43王忠祥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创新效率

王忠祥

摘要:高中地理这门学科在内容上广而多,所以具有很高的教学难度,怎样调动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当下 高中地理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结合高中地理教学,探讨地理教学创新策略,以促进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策略;创新;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2-0198-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地理教学被重视的程度日益提高,如何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效率成为当下高中地理教学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如下主要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探讨高中地理教学有效创新的策略。

1.改变教学观念

思想是行为的指导者, 所以要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上有所突破就必须先做到摒除以前的那种高中地理的教学观念一一老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和背。那么在 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之下的新的教学观念是什么呢?那就是以学生为为主体, 以学生的学习为本, 教师充当一个引导者, 把课堂还给学生而达到在 教师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下的科学有机联系和结合, 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高中学生学习高中的地理的主观能动性。 只有这样在平时的高中地理教 学的过程中才能够完全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能让学生去多看多听和多尝试以及多探索, 达到培养学生去自主学习地理知识能力。

2.打造愉悦的教学氛围

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而应该去构建共同参与而又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关系, 通过幽默风趣的教学来创建一个和谐和宽松以及自由的高中地理教学环境, 让学生有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 让他们在学习中而处于一种轻 松愉悅的心理状态。 不仅如此, 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鼓励和学生去探索高中的地理的如何学习和记忆让他们自己去行动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地理的氛围。

3.增强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在关系课堂中主要表现为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跟随教师转,而在新课改理念下,师生交往应侧重对话、参与及师生关系的相互构建,当学生体会到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后,就很容易把心里的困惑说出来,从而锻炼培养自己的钻研精神和自信心。经常听到有教师抱怨学生基础差,课上得很吃力,学生跟不上,特别是自然地理部分,经常是课上完了 ,学生还一头雾水。 但我曾在本溪市桓仁县一次教学竞赛时听取了一中的一堂讲高一必修(新课改)《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课,学生基础不好,但教师同样能游刃有余,应对自如。 如设置实验,让学生挤压吸耳球产生风,使纸条飘动,同时设问:纸条为什么会飘动?风力大小与气压差、距离有何关系?并提示学生:有答案了请举手。 学生争先恐后地动手做实验,踊跃参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的顾忌全没了,他们大胆直言,不像以前那样,想好了也因害怕老师的批评而不敢说出来,而是有什么说什么。这大大鼓舞了学生的自信心,实现了师生之间由行为到心理上的沟通, 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

4.对教学方法创新,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实际上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师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在这个过程中相互沟通、启发,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分享经验与知识,达到情感上的交流,分享彼此的观念与体验,丰富教学内容,经过探索实现新 的发现,最终形成共识,实现共同发展。 教师展开地理教学,要注重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改变唱独角戏的状态,不能采取满堂灌教学方式,多途径进行师生互动。对学生做好引导,使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启发学生,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路,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学生的议论,详细讲解重难点,做好归纳总结与评价。教师应对途经开辟信息反馈渠道,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对教学进程有效调控。多多运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对学 过的知识更好地巩固,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提升学生在地理方面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潜能与创造性,提升课堂教学活力,构建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轻松完成学习任务。

5.高中地理教学,教师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教学观的转变。换句话说, 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结果学习"转变为"过程学习",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要注重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质疑,调查和解决,促使地理教学的过程转化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富有个性地,主动地合作过程。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 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例如,在讲解地球运动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可以问学生我们为什么要使用北京时间,然后引出由于地球运动,不同经度的地方时是不一样的,再为学生们讲解计算区时和时差的方法。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我国不同地方的时差进行计算。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6.结语

教育呼唤创新。 创新以人为本,教师要勇于尝试,积极地吸取新思想、新理念、新信息,探索实施创新教育, 才能顺应素质教育的潮流,培养出一批适应时代发展的, 具有创新能力并充满智慧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刚 .高中地理教育 教学创新观之我见[J].才智,2010,(3).

[2]唐金红.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 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

[3]杨玉环.高中地理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4).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创新效率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