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并包“古典”与“浪漫”精髓的典范之作

2018-05-13 10:19胡苏
音乐探索 2018年2期
关键词:创作手法勃拉姆斯古典

摘  要: 勃拉姆斯的《g小调狂想曲》内涵丰富,艺术风格独特,堪称兼容并包“古典”与“浪漫”精髓的典范之作。通过“创作理念的合理兼容”“创作手法的精妙兼容”以及“演奏诠释的有效兼容”3个方面深透解析该作品对“古典”与“浪漫”精髓进行全面兼容的成功要领和示范效应,同时进一步阐释该作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勃拉姆斯;《g小调狂想曲》;创作理念;创作手法

中图分类号: J6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2172(2018)02 - 0121 - 10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18.02.016

      处浪漫主义盛期的勃拉姆斯,曾一度被一些音乐史学家或乐评人视为这一历史时期的“复古者”和“保守派”,然而,其创作的钢琴作品《g小调狂想曲》(0p.79,No.2)却颇受乐界好评和后人的青睐。该曲虽名为“狂想曲”,其曲式结构却并不显得松散、自由,而且丝毫没有受到“狂想曲”主流音乐风格的局限和固有结构模式的束缚。同时,作品也不乏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特征和情感色彩。从音乐的创作理念、创作手法及其在钢琴艺术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度来看,此曲均堪称兼容并包“古典”与“浪漫”精髓的典范之作,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 “古典”与“浪漫”精髓的全面兼容

勃拉姆斯为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一方面旗帜鲜明地坚持古典主义精神与风格的传承,另一方面充分吸收浪漫主义音乐的优点和长处,或拓展派生,或借鉴创新,进而对两者进行全面合理的融合。在他的作品中,虽然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特征并存,但他并未将两者人为地对立起来,而是使其相辅相成、并举并重。他对“古典”与“浪漫”的兼容并包可谓情有独钟,其中不仅涉及到创作动机,而且涉及到创作理念、创作手法以及作品中复杂多变的乐思。

(一)创作理念的合理兼容

在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理念中,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音乐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性,无论从形式上看还是就其本质而言,两者不存在任何的冲突或矛盾,更无相互排斥或相互抵触,两者之间最为正确的关系及合理的发展形态当为最大限度的兼容并包和最具可能的扬长避短。客观而论,浪漫主义音乐是在古典主义音乐的基础上发展、派生而来的。两相比较,浪漫主义音乐只能说是在古典主义音乐基础上所作的进一步的拓展、深化和创新而已,而绝非对前者的否定或取代。

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理念是独树一帜、自成一体的,其中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创作上始终坚持以古典主义成熟的技法体系为基石,同时又积极吸收浪漫主义音乐中一些可取的创新元素和适用的创作手法,从而使“古典”原则与“浪漫”手法曲直相济、虚实相依,成功实现“联姻”,并最终呈现出互为表里和相得益彰的优化形态。勃拉姆斯的这一音乐创作理念在其《g小调狂想曲》中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在这部作品中,他忠实秉承了古典主义“主题精炼统一”“曲式结构严谨完整”“旋律发展均衡平稳”“调性布局合理完善”“节奏规范明晰”等优良传统,同时又巧妙地将浪漫主义音乐中“主题富于对比”“曲式结构富于拓展”“旋律富于情感色彩”“调性富于变化”“节奏灵活多样”等创新性理念恰如其分地融入到自己的创作实践中,进而使作品达到一个更高、更新和更宽阔的艺术境界,同时也很好地印证了“狂想曲”这一体裁形式中“狂想”二字真正的含义。勃拉姆斯对“狂想曲”这一特定的音乐体裁形式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他所推崇的“狂想曲”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于超凡脱俗的美感能量、宽广而有序的乐思以及与之契合的音乐架构体系,而绝不仅仅体现在形式上毫无节制的放任自流。笔者以为,这也正是狂想曲所应有的“狂而有想”和“狂而不乱”的本质特征。

与浪漫主义时期的诸多作曲家相比较,勃拉姆斯在音乐创作上并不喜好哗众取宠式的轰动效应,也不过分地去追求外在性的标新立异,而是比较注重于能真正打动人的音乐内涵及其应有的逻辑演绎。他并不像浪漫主义时期某些作曲家那样热衷于标题化的立意和与之相呼应的构想,而更多的是采用较务实的音乐手段来塑造音乐形象,表达可以感知的意境。他总是于细微之处见真功夫和真性情,也总是能在古典式的结构中抒发浪漫性的情怀,因此他的作品更具沁人心脾的感染力,更耐人寻味,这也从根本上成就了他所特有的“狂想曲”模式及有别于他人的创作和审美理念。

勃拉姆斯自幼受到德奥古典音乐和浪漫派先驱音乐的启迪和影响,这些优秀的音乐艺术遗产是他不懈探究的重要领域并成为其终身挚爱。古典主义的音乐理念、音乐语言和织体风格都已深深植根于他的内心世界。也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总是那样地音响饱满、织体丰厚、节奏独特,音乐组织的动机和手段也往往呈现出一般作品所没有的多样性和交响化的特征,总是发人深省、震撼人心。

古典主义音乐,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也有其历史传承的内在基因和自成体系的必然规律,这是无可厚非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以及人们审美价值取向的驱使,无论从需求方面着眼,还是从音乐理念和表现手段不断演变发展的视角考量,都需要我们打破传统的束缚,在继承和发展中求“变”、求“新”。

勃拉姆斯虽然十分崇尚构思明晰、架构规范的古典主义音乐,但他的音乐创作理念却并非局限于对古典主义的原样照搬、刻意模仿或简单再现。他在继承古典音乐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一方面将其继续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又紧密结合全新的浪漫主义审美观念和思想,不断加以融合、创新和拓展,使浪漫主义音乐的激情之花尚能在古典主义音乐的篱苑中绚烂绽放。

狂想曲这一体裁形式本属于浪漫主义时期的“性格小品”,虽然勃拉姆斯在几经斟酌后选用“狂想曲”来作为这一特定作品的命名及其体裁形式的界定,然而在创作上,他却并未受到形式上的束缚和名称方面的局限,而是始终保持自己独具一格的创作理念和审美价值取向。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勃拉姆斯的这部钢琴作品中,始终存在理性与情感、传承与创新以及创作主体与音乐本体之间二元并存的关系, 这也正是我们对其“古典”与“浪漫”深度融合后所产生的特质进行深入挖掘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通过解读《g小调狂想曲》,可以真切、强烈地感受到,表面看似对立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看似矛盾的“理性”与“感性”完全能合二而一,盡善尽美地融合在一起。

(二)创作手法的精妙兼容

从总体上看,勃拉姆斯的这部狂想曲虽然比较侧重于内省性的表达,但其创作手法却是十分多样化的。创作手法通常要涉及到音乐范畴中众多基本的要素,诸如主题、旋律、曲式、调性、节奏等,当作曲者将各种要素按照自己的创作理念和主观构想有机结合在一起并架构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后,便形成了各自的创作手法和创作特色。所谓创作手法的“兼容性”,主要指作曲者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类型音乐形态及其组成要素的充分汲取和有机融合,即对主题、旋律、曲式、调性及节奏等要素的全面兼容。而对创作手法进行全面兼容的结果,便使《g小调狂想曲》这部特定作品兼具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作品的音乐特征。

1. 主题的兼容

主题是音乐作品的第一要素,也是音乐创作的主旨,毋庸置疑,音乐创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主题得到充分的呈现和鮮明的刻画。在传统的古典主义音乐领域,创作者大多采取一个较为短小且具有动力性的乐句作为起始主题,然后再对这个主题进行严格变奏,并加以一定的拓展和演变,从而使整个作品的主题呈现出既凝练又统一的特征,且具有十分突出的规范性和逻辑性。

主题的凝练和统一并非一定导致乐曲的乏善可陈。勃拉姆斯在确立了《g小调狂想曲》凝练统一的起始主题后,又适当借鉴了浪漫主义在营造主题反差对比方面的创新手法。他在呈示部构建了多个相对独立且具有一定反差对比的主题,从而使主题深化发展的空间更显广阔,同时也使该作品平添了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实现了古典主义凝练统一的主题与浪漫主义强烈对比的主题两者之间的精妙兼容。

2. 旋律的兼容

旋律也是音乐作品的要素之一,它对音乐风格的创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音乐的“精”“气”“神”往往通过旋律来加以体现。在《g小调狂想曲》中,一方面,旋律的内在走向呈现出均衡对称、平稳连贯的形态,古典主义的音乐特征十分鲜明;而另一方面,旋律又洋溢着饱满的激情,且带有民族的个性化色彩,曲作者在纵向的各声部中辅以贯穿复调思维的支声部旋律,并以此形成织体更加繁复的复合式旋律,使情感的抒发更具广度和深度,进而实现了古典主义均衡性旋律与浪漫主义色彩性旋律之间的精妙兼容。

3. 曲式的兼容

倘若以宏观原则而论,古典主义音乐显然在各方面均比较注重规整和严谨,尤其在作品的曲式结构方面。相比而言,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却恰恰相反,其结构形态大多较为松散自由,且即兴性较强,其中,又以“狂想曲”类的音乐作品为甚。

与浪漫主义时期众多冠以“狂想曲”的音乐作品相比较,勃拉姆斯的这首《g小调狂想曲》似乎显得有点“另类”和名不副实。从表面上看,该作品所使用的“三部体式”实乃最为典型的古典曲式,其下级结构中的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等也都清晰可见,全曲段落分明、结构感强,处处显现有序的架构轮廓及其既定的逻辑走向,整首作品似乎完全不具有狂想曲典型的即兴性特征。然而,当我们深入剖析和反复体味这部佳作妙曲后,就会惊喜地发现这位音乐巨匠的可贵之处和诱人的闪光点,他总是能使自己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乐思在严谨规范的曲式结构中得以充分地释放,而又丝毫不受古典主义传统规范的束缚。在这样一种独特的复合性结构形态中,古典主义的传统精神和浪漫主义的情感色彩均能得以圆满的体现,从而形成了古典主义严谨规范的曲式结构与浪漫主义多姿多彩的情感内涵之间的精妙兼容。

4. 调性的兼容

音乐创作手法中的另一个要素是调性,即音乐作品中乐音体系的一种属性。不同的调性有着迥异的表现功能,正因为如此,一部特定音乐作品中所采用的调性一般说来是有章可循的,这在古典主义音乐范畴中往往被视为一种基本的法则。基于此,勃拉姆斯在其《g小调狂想曲》中也基本遵循了这一法则,即全曲预先设置一个严谨规范的调性布局,但为了追求更具新意的表现手法和更为理想的创作效果,他又在其基本调性布局的基础上积极尝试富有变化的处理方法,使调性产生微妙的对比变化。在这部作品的呈示部中,他巧妙地采用了由D大调向d小调转换的手法,这种同主音大小调之间的转换既没有违背古典主义的调性布局法则,又赋予了调性奇妙的变化。尤其是在调性色彩方面,则更是收到了一种妙不可言的特殊效果。如果单纯从客观效果来看,这种变换似乎更贴近于浪漫主义的音乐特征。

除了上述手法外,勃拉姆斯还在和声运用方面下足了功夫,他在不同的段落中先后运用附加音和弦与变格终止等多种手法,使音乐的调性顿时变得模糊,增强了和声的多样性、色彩性及调性的游移感。除此之外,他还在不变换调性的前提下,或将属音到主音的倾向性加以弱化,或对伴奏的和声施以微妙的变化,并以此获得与调性变换相似的效果,其玄妙的手法可谓运用自如、令人称奇。这种先进的手法即使在浪漫主义时期也是颇具创新性的,此举既能保证调性布局的严谨性,同时又不失由调性变换和调性模糊所带来的别致情趣,进而实现了古典主义严谨的调性布局与浪漫主义丰富的调性变换、调性模糊之间的精妙兼容。

5. 节奏的兼容

节奏是音乐创作手法体系中最具活力的要素,在《g小调狂想曲》中,勃拉姆斯一方面遵循古典主义严谨规范的节拍体系;另一方面又大量吸收浪漫主义节奏的创新技法,并恰到好处地使用了三连音、“三对二”节奏、切分节奏、复式节奏、不规则重音、节奏变形、节奏模糊等丰富多变的节奏音型,使该作品的节奏变化更具活力,音乐形态更富有意趣,从而实现了古典主义严谨规范节奏与浪漫主义灵活多变节奏之间的精妙兼容。

勃拉姆斯上述5个方面的精妙兼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成功的音乐创作范例,创作手法可圈可点、令人叹服。《g小调狂想曲》不仅很好地承袭了古典主义音乐的优良传统,同时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作了适度的变通和具有可行性的创新发展,竭力彰显了“勃氏狂想曲”多维并行、多元共举的创作理念以及新颖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演奏诠释的有效兼容

通过对《g小调狂想曲》的全面解析,我们对勃拉姆斯在这部作品中的音乐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有了一个较为完整而清晰的认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勃拉姆斯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精髓的兼容并包是具有非常突出的典范意义的。然而,对这部经典作品如果仅仅停留于理性上的认识却是远远不够的,在我们的演奏艺术实践中,如何切实有效地体现出这种合理的“兼容”和精妙的“并包”,这才是准确再现这部作品和真正体现其价值意义的关键所在。

鉴于浪漫主义的感性与古典主义的理性在《g小调狂想曲》中共生并存、交织呈现的复杂形态,这就需要我们在透彻理解作曲家创作意图的基础上,合理而又充分地调动自身的艺术感知力和想象力,力争在具象的操作层面尽可能地把握好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以及“力”与“美”的转换。在演奏中不仅要切实注意作品的曲式结构、旋律线条、和声织体、节奏变化等诸多音乐要素并深刻理解作曲家所要表达的音乐内涵;更要着眼于音乐处理和演奏技术层面的细节,诸如手指触键方法、踏板的运用等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唯有如此,才可能在演奏中真正做到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准确完整地再现勃拉姆斯所赋予这部作品的精神主旨、丰富内涵、音乐特征和艺术魅力。

1. 触键方法的精细化及准确把控

触键质量的高低和发音效果的优劣是直接关乎一首乐曲演奏得好坏与否的关键环节之一。不同的触键方法和技巧,在钢琴演奏中不仅会产生差别明显的力度并直接影响音色的变化和表现的效果,而且还会给听众带来全然不同的聆听感受。由于《g小调狂想曲》既饱含浪漫气息又不失古典风范,因而要想把此类“古典”与“浪漫”兼容并举的作品弹得出神入化、感人至深,就不能满足或停留于多数古典主义音乐作品中那种较为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的演奏方法,必须有所突破和创新,尤其是在手指触键的细节问题上,务必更加讲究并高度重视手指触感的灵敏度及力度的精细把控,力求弹出惟妙惟肖、锦上添花的优化效果。

鉴于三连音和“三对二”节奏在《g小调狂想曲 》中出现的频率较高,熟练掌握三连音和“三对二”节奏的专项演奏技巧,是演奏好这首作品的必备基础。该作品第40小节处(见谱例1)即为典型的“三对二”节奏音型,弹奏时既要突出上面的主旋律声部,同时又不能使中声部和下面的低声部过弱,否则无法体现出“三对二”节奏音型所要表达的特定情感意义。为要达到三个声部既兼而有之又主次分明的效果,这就给演奏者双手的触键带来一定的难度,演奏时务必多加调整并反复检验修正,直到获得最为满意的结果。

谱例1 《g小调狂想曲 》第40小节

该曲第65~85小节为展开部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声音的强弱起伏较难把握的段落,弹奏时不仅要旋律突出、声部分明,而且要强弱得当、转换自然。其中起始处ppp的极弱力度要求弹得非常的安静、轻柔,而紧接着出现的几个渐强、渐弱则须控制好手指的触键力度。尤须注意的是作品第79小节处突然出现ff,紧接着80小节处又立即转入p,直至82小节处变为pp,短短4小节之内便出现如此急促的变化,这就为演奏者的准确把控带来不小的麻烦。面对这样一种有着较大起伏变化的音乐走势,演奏者在弹奏过程中须做好上下起伏的自然衔接,无论是手指的力度还是双手在音和节奏的配合方面,均要求细心推敲、精准把控。为此,演奏者的手指触键要非常讲究,而且需借助于踏板的辅助作用,以期获得更为理性的音响效果。

2. 踏板运用的多样性及合理搭配

钢琴踏板被车尔尼称为钢琴演奏的“第三只手”,而鲁宾斯坦则称其为“钢琴的灵魂” {1} ,足见其在演奏技巧体系中的重要性。实践证明,踏板不仅是改变音量和音色的必备工具,而且是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辅助手段。演奏者可以根据特定作品的表现需要,恰当选择不同功能的踏板,并与手上的动作准确而又协调地加以配合,用以获得更加精细复杂的表现手段和更能传神达意的声音效果。

对于像《g小调狂想曲》这样“古典”与“浪漫”兼容且内涵丰富、音乐对比变化异常强烈的钢琴作品,其演奏中踏板的运用则须更加地讲究,这种讲究一方面应体现在踏板的多样性上,而另一方面则应体现在各种踏板的合理搭配及其恰当使用上。如果要问钢琴踏板究竟应当如何正确地设计运用,那么,最重要的一条即是要根据特定作品及其特定音乐内容的表现需要,然后通过我们敏锐的听觉来加以检验与调整,既要努力做到各类踏板的充分有效使用,也要力求少而精和恰到好处的使用,切忌盲目地滥用踏板。

细究起来,踏板的种类可谓繁多,但若从基本功能划分,常用的仅有“延音踏板”( 也叫“制音踏板”“连音踏板”或“强音踏板”)和“弱音踏板”(也叫“柔音踏板”)两大类,它们在演奏中实际运用的意义和价值是同等重要的。而当我们将这两大类踏板加以全面合理的搭配并与手上的动作加以综合協调使用时,便有助于我们在演奏中获得更为适当的音量以及更为精细的音色变换,进而使我们的演奏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整体的音乐表现也会更加准确、到位。

延音踏板不仅有延续声音、扩大音量的功能,而且还可以使乐句保持连贯,增加声音的厚度、绵长感和推进力度。由于其功效显著,故而在《g小调狂想曲》的演奏实践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运用(见谱例2)。

从谱例2第1小节的最后一拍起,该曲已逐步向纵深发展直至情感迸发,为了充分表现这种音乐发展趋势,演奏者在这段音乐开始前就须踩下延音踏板,这样便可获得更为饱满的音响效果,同时使主部的旋律线显得更为连贯和紧凑,无形中会产生一种积极向前推动的音响效果。此时的音乐经过步步推进、层层演绎,愈加显得厚重和丰满,而这样的音响效果也正是作曲家所赋予这部作品特定的表现需要。

在延音踏板的使用方面,脚踩踏板的力度尤为讲究,特别是在演奏一个渐强的乐句或段落时,则更需要我们对踏板加以很好的控制。如谱例3中的片段,由于左手全是带附点的八度音,且为有渐强趋势和强烈呼吸感的长句,为了更好地烘托和渲染这种特殊的音乐表现效果,弹奏此片段时延音踏板踩的深浅程度须很好地拿捏,力度也须缓慢加强。

由于《g小调狂想曲》中强弱对比变化及音乐情感对比变化的幅度均较大,这就要求我们除了要合理使用延音踏板外,还应当适时适度地将弱音踏板也补充进去,使两者各施其能、各得其所,这样才能在演奏中更全面合理地掌控力度强弱和声音色彩的变化,更生动形象地表现音乐,更精当绝妙地诠释作品。弱音踏板除了减弱音量和音色的明亮度以外,它还有一个更为微妙的作用就是能消减带有敲击成分的生硬发音效果,使手指触键所发出来的声音变得较为纯净和柔和,进而使演奏的表现功力更加细腻,戏剧性效果也更显突出。当我们遇到一些在曲谱上明确标示有“极弱”(ppp)的地方,而且手指触键的发音效果又受到一定局限时,那就需要我们毫不迟疑地使用弱音踏板来加以辅助和弥补。

从该作品展开部第3段开始前(见谱例4)的p (第63小节)到 ppp (第64小节),其演奏力度的对比变化幅度很大,因此对音色的控制要求甚高。当手上的动作尚不能有效地获取满意的音响效果时,就需要我们及时采用其他有效手段来加以调整和弥补,即有针对性地利用弱音踏板来快速减弱音量,并借此获得一种轻柔的特定音效。具体操作时,我们可以在 p 处先踩二分之一的弱音踏板,当弹至 ppp 处时则须将弱音踏板完全踩下去,这样不仅能满足前后音量强弱对比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很好地调节和优化音色,无形中给我们的演奏增加一种娴静而又朦胧的色彩效果, 而这种特异的音响效果正是该作品音乐表现所需要的。

如此细微地变换踏板,这种情况在纯粹的古典主义音乐作品中可以说是很少见的,但用在像《g小调狂想曲》这类“古典”与“浪漫”兼容的作品中,就显得非常必要。它使得这部特定作品不仅凸显浪漫主义的音响特质,而且处处散发出感人的艺术魅力。

除了以上两类主要的功能性踏板外,《g小调狂想曲》中运用得较多的便是“切分踏板”了。“切分踏板”也可以叫“音后踏板”或“跟随踏板”,此踏板通常的使用方法是在连奏中弹第2个音时,先将踏板完全松开,然后再迅速有力地踩下去,无形当中便形成一种切分样的节奏。切分踏板实际上是在延音踏板基础上,稍作形式上的演变和功能上的拓展后,形成的一种派生性的踏板类型,它使延音踏板的运用方式更加丰富多样。在《g小调狂想曲》的主部主题进入之前,为了突出主旋律,增强旋律声部的连贯性和泛音效果,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切分踏板来强化这种效果,使奏出的旋律和音响更加丰满有力。

在以基本功能粗略划分踏板种类的基础上,还有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拓展性踏板叫“颤音踏板”或称“抖动踏板”,这种踏板需要快速而频繁地进行踩换,使用时脚腕的动作要轻快而灵巧,而且踩换的力度也要适当,要踩得相对浅一点,切记不要踩到底。合理地使用“顫音踏板”,一方面可以在减小音量的同时有效延续应有的回声和共鸣,使声音保持连贯;另一方面又能有效地将这种回声和共鸣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以《g小调狂想曲》的结尾部分(见谱例5)为例,当我们弹奏至全曲的第 116 小节处时,便可先踩下延音踏板并加以保持,紧接着在第 118 小节处将踏板放至二分之一的部位并开始使用颤音踏板。颤音踏板在此处的有效运用,使我们的演奏在保持音调悠长的同时又使深沉的乐思逐渐趋于平缓,从而为后面即将出现的两个强有力的和弦作了充分的铺垫,使前后形成强烈的对比,并以此获得一种圆满的结束感。

上述各种例析充分表明,对不同类型踏板的综合运用,不仅可以为我们的演奏带来不同力度层次的微妙变化和不同音响效果的鲜明对比,而这也正是准确诠释和生动再现勃拉姆斯《g小调狂想曲》这部经典之作的一种客观需求和有益尝试。

二、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g小调狂想曲》完成于勃拉姆斯的创作成熟期,相对于其早期的作品,此曲更显精到和深邃。通过对该曲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我们不仅可以实实在在地领略到这部典范之作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理解。

(一)历史意义

“历史上对勃拉姆斯的评价大致有以下几种:浪漫主义时期的古典主义者、浪漫主义时期的开拓者、浪漫主义吋期的反潮流者等等。” {1} 而勋伯格则称勃拉姆斯为“改革者”,在他看来,勃拉姆斯在创作中不仅坚持和继承了传统的创作手法,而且在此基础之上还进行了尽可能的发扬光大和全方位的拓展,这当是勋伯格高度评价勃拉姆斯的重要依据之一。{2} 正如勋伯格所言:“在所有人都崇尚浪漫表现时,勃拉姆斯却在一个无人问津的领域中默默耕耘,并最终获得了累累硕果。” {3} 综上可见,勃拉姆斯无愧为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出音乐家,同时也是难能可贵的开拓者和创新者,是值得后人尊敬的大师和学习的楷模。

在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盛行的时期,当舒伯特、舒曼、肖邦、李斯特等浪漫主义音乐巨匠先后出现并大有引领时代潮流之势时,勃拉姆斯却没有选择盲目跟进、刻意效仿,而是始终保持自己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判断,善于用辩证的思维去审时度势。在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音乐体系进行客观的审视后,他在创作中不仅勇于摒弃两者之糟粕,而且善于撷取两者之精华,尤其善于在两者间巧妙地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并最终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兼容性风格。

如果仅以传统观念审视,人们很容易将勃拉姆斯简单地划归为“保守的传统主义者”和“德国古典作曲家中的最后一人”。{4} 但随着历史进程的演变和对勃拉姆斯研究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音乐学者开始重新审视和评价这位成就辉煌的作曲家,他们认为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时期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他不仅才华横溢、能力出众,而且能始终如一地恪守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思想信条;是这一时期唯一一位既能全面掌握古典精髓和要旨,又不乏浪漫情趣和风采的人;是既能保持自己缜密的思考和严谨的创作原则,同时又不乏灵活的变通手法和创新的作曲理念,并善于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运筹帷幄、收放自如的通才。他在崭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广阔的创作时空中纵横驰骋,为后人呈现出一种特立独行的创作理念及与众不同的创作手法。他非凡的造诣使钢琴艺术不断得以“繁衍”和升华,对欧洲乃至世界音乐的发展做出了显赫的贡献,在音乐史上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彰显的历史意义非同寻常,将永载史册。

世界各国的诸多作曲家、钢琴家和音乐评论家均将勃拉姆斯的《g小调狂想曲》誉为“最能酣畅淋漓地展现勃拉姆斯独特的音乐魅力、最具有他原始艺术风格、被弹奏次数最多的世界名曲”。{5} 此曲曾被匈牙利钢琴大师巴托克誉为是“将形式和情感的矛盾、理性和感性的冲突完美统一的典范之作”, {1} 同时也被一些音乐评论家视为“最能体现勃拉姆斯音乐特色,最具有他自身味道的、被演奏得最多的名曲”。 {2}综观整部作品,它堪称经典而又不失创新,它深刻隽永、魅力诱人,实乃钢琴艺术宝库中的一笔珍贵遗产。它向世人昭示了音乐创作全新的含义和永恒的价值观,为音乐创作和钢琴艺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启益性和示范性的参照。

(二)现实意义

勃拉姆斯的《g小调狂想曲》内涵丰富、匠心独运,是古典主义音乐发展时期过渡到浪漫主义音乐鼎盛时期的一部惊世之作,具有极高的表演、欣赏和研究价值。这部佳作自诞生以来便深受听众喜爱和专家好评,它不但在各种类型的音乐会中频频上演,而且已成为各类音乐院校钢琴教学方面最常用的曲目之一,同时也是我们全面深入研究勃拉姆斯及其钢琴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代表作。

面对这样的经典作品,我们不但要从历史的视角去作精要的梳理,从理论的层面去作认真的解读,同时更要紧密结合自身的演奏实践和教学需求,更加细致入微地去剖析其音乐内涵并把握好演奏上的要旨和难点,以便在今后的演奏和教学实践中加深对这部作品乃至勃拉姆斯个人的认识、理解,更加准确精当地演奏和诠释好这部作品。在此基础上,力求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努力做到在演奏或教学勃拉姆斯其他钢琴作品时也可以有所借鉴。同时,还可以从认知和实际操作层面上去呼应勃拉姆斯先进合理的创作理念,去印证其丰富多彩的创作手法,进一步扩展经典作品的示范效应,为我们的演奏和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帮助,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深理解并深入挖掘典范作品的内涵,力求做到完美再现并充分演绎好该作品。

毫无疑问,这首作品对于演奏和教学实践均有着极其重要的示范和启迪意义,同时对提升我们的艺术修养也大有裨益。通过对作品进行多维度和多层面的分析探究,我們可以逐步走出认知方面的“误区”或“盲区”,从根本上摒弃偏见和片面,自觉地杜绝音乐理解、审美、表现和诠释方面的绝对化和简单化倾向。在今后的演奏和教学中,我们不仅可以从宏观方面学会全面审视、兼容并包,以开阔的视野和辩证的思维审视不断深化发展的钢琴艺术,同时还可以在微观方面和实际操作层面切实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努力使我们的演奏和教学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从而成为钢琴艺术的集大成者。

◎ 本篇责任编辑 张放

参考文献:

[1] 王芳.勃拉姆斯两首钢琴狂想曲的作品分析与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2] 代百生.古典形式篱苑里的激情宣言——勃拉姆斯的《狂想曲》Op.79[J].钢琴艺术,2003(8).

[3] 张一楠.勃拉姆斯《钢琴狂想曲》(作品Op.79)音乐本体分析[J].艺术教育,2015(8).

[4] 马冬妮.浅谈勃拉姆斯两首狂想曲的演奏与教学[J].音乐生活,2014(6).

[5] 范紫焰.浅析勃拉姆斯《狂想曲》(Op.79 No.2)及演奏[J].音乐时空,2014(19).

收稿日期:2018-01-10

作者简介:胡苏(1985— ),女,硕士,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讲师(四川成都 610021)。

猜你喜欢
创作手法勃拉姆斯古典
著名的勃拉姆斯摇篮曲 教学设计
古典名画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肖邦艺术歌曲的“悲情”体现
以《大协奏曲》为例分析施尼凯特作曲中背景与结构的创作手法
浅谈辽剧武戏《三战张月娥》之我饰演张月娥的切身体会与感悟
第五号匈牙利舞曲
亲爱的克拉拉
轻古典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