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柳永是宋代著名词人,其词作风格对宋代民间歌曲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从艺术传播学角度分析柳永词作的主体特征,探究对柳永词作传播的现实可能,可总结柳永词对宋代民间歌曲的影响,为研究宋代民间歌曲提供可借鉴的史料依据。
关键词: 柳永;宋词;民间歌曲;艺术传播
中图分类号: J6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2172(2018)02 - 0029 - 05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18.02.004
国古代文学中唐诗与宋词的地位十分重要,其中宋词的发展更是在文学体裁方面进行了较大的创新,并广为吟诵。伴随宋词的流传,一批词人也大量涌现,柳永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位。柳永擅于乐章,长为慢词,是北宋初期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对北宋慢词长调的兴盛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有《乐章集》 ① 传世,共存230首词作,在填词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柳永词的发展与繁荣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宋词的发展,还令宋代民间歌曲获得了发展的先机,促进了宋代音乐的发展。因此,从艺术传播学角度出发,研究柳永词对宋代民间歌曲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柳永词艺术传播的主体特征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来更名为柳永,字耆卿,因为在家中排行老七,世称柳七。柳永是北宋著名的词人,同时也是婉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柳永出身较好,出身在官宦世家,在少年时期喜好诗词,因此学习了大量的诗词,为其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了家乡,并在杭州和苏州等地流离,在这个阶段柳永主要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游历生活之中,也为其以后的创作提供了多元而丰富的素材。在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考试,没想到却难以登榜。在屡屡名落孙山、怀才不遇后,他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填词之中。到了晚年,柳永多次任职县令、判官等小官职。他仕途坎坷,也因此有了更为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其在宋词方面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从柳永词的创作形式来看,慢词居多,因此他的词中蕴含的情感也相对较为复杂,表现力更为强大,表达的情感更加曲折。柳永词中慢词长调的特征十分明显,此特点成为了柳永词的一大艺术特色,对宋代慢词的发展颇具影响。
“真”是柳永词的一大特色,这种“真”也是对以往词的创新。虽然从内容的角度来看,柳永多为教坊乐工和歌妓填词,词的内容给人以“俗”的感受,但是也正是通过对这些“俗人”或“俗事”的描写和表达,完美地展现了宋代繁华都市中人们的思爱情愁。柳永词中还有很多篇幅是对烟花巷陌的描写,这类词通过真切形象的文学语言描述了北宋时期的都市生活。宋代传统的词作中,表现男女离别情绪时,大多用一些比较华丽的辞藻,但柳永词一改常态,采用较为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的语言来表达此类情感。比如《曲玉管·陇首云飞》中第三叠:“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这句词中,就没有使用华丽的语言,却也将人物的情感表现了出来。{1}
柳永词也实现了词牌的创新。在进行词牌创作时,他改变了以往词牌的创作手法,使得词的音乐性更加丰富。比如《凤归云》,虽然使用了部分俗曲中的内容,但又进行了一定加工,使得创新的词牌广为流传。
(二)叙事与抒情的融合
柳永词的叙事表现力极强,但是词的叙事中会带有一定的抒情,这也是柳永词的重要艺术特征之一。在叙事的过程中融入一定的情感,在抒发感情时又会叙述一定的事情。
以柳永《凤归云》为例,该首词主要是寄托作者的羁旅客愁,通过其中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辛酸与惆怅之情,通过“蝇头利禄”和“蜗角功名”两个词语表现得尤为明显。其实,柳永在作词时不仅是凭借其深厚的文字功底,更是依据其生平经历。这首词也表达了柳永一生满怀壮志却无处施展的惆怅。
再如《双声子》中,同是情感与叙事的结合,在词中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描写,将历史上的“图王取霸”与眼前的“麋鹿呦呦”进行对比,通过动静的反差,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通过凄凉的场景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在该首词中作者使用了反复铺排和渲染的手法,从而将历史遗迹的描写表现得更加生动形象。
(三)柔婉与沉健互为表里
作为婉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柳永词中的婉约风格自然少不了,但是在实际作词过程中婉约仅仅是柳永词中的一个方面,从其外在形式表达能够看出,词中还蕴含着一定的深沉和刚健的风格。无论是他的《卜算子》还是《夜半乐》中,都能够感受到这一艺术特性。
在《卜算子》中,柳永通过使用“离肠万种”等词句,表现了自己的哀愁、忧伤之情,展现了柳永深厚的文字功底,其中既有一定的柔情,同时也带有一定的刚劲,通过刚柔结合,让情感得以展现。后世的文人学者对于柳永的词进行了描述,并且给予了柳永较高的评价。在《夜半乐》中,柳永通过景物描写展现了其当时的心境,比如“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虽然只有短短几字,但是仍能从中感受到作者较为凄凉的心境。辞藻并不华丽,委婉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扁舟一叶”展现出作者内心的宏伟,“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等一系列情景描写更为强化地展现了刚劲的情感和气势。
柳永的词以慢词为主,与其生平经历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很大的關系。作为宋代词人的杰出代表之一,柳永词的艺术特征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为宋词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结合,柳永词凭借其独特的词作风格,为宋代民间歌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柳永词的传播环境
柳永词的传播环境主要有北宋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娱乐生活的丰富两个方面。
第一,随着北宋时期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欣赏柳永词的群众变得越来越多。从柳永词的接受者来看,他的主体并不仅仅局限在某一个阶层当中,主要是下层士人以及平民百姓为主的社会大众。根据现代传播学的内容来看,传播的整个过程具有一定的动态性,与此同时,在实质当中不管是传播者还是受传者,他们的含义以及精神方面的内容都是相互的。和唐代相比较,北宋的城市商品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而打破了唐代后期坊市制的格局,形成了坊市合一的景象。坊市合一的局面让城市的人口更加聚集,市民的阶层也不断提高,这让城市文化的需求以及人們的娱乐生活得到一定的满足,进而出现了许多民间艺术形式,比如小唱、诸宫调、杂剧等。而对于柳永词来说,他的词被认为是当时新兴通俗文学的代表,其中所表达的丰富情感,以及较为特殊的审美追求都让人十分地青睐,同时也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支持。
第二,北宋城市商业化的进程,也给柳永词的消费拓展了很大的市场。在北宋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之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并且越来越丰富,不管是豪家厅堂、富户名园,还是江湖船舫、青楼妓院都成为了人们经常消费的地方,在这些地方,不仅有达官贵族,还有平民百姓,人们在此尽情地玩乐,而柳永也是其中之一。柳永由于长时间生活在下层社会,并一直多与下层士人以及平民百姓进行接触以及交流,所以他在描写他们生活的模样时更加生动、形象,所作的词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词中描写都市生活、诗酒歌舞及其对才子佳人情感生活内容的诠释在城市中广受欢迎。因此,下层士人以及平民百姓就成了柳永词最重要的接受者,他们的流动性及传播性之广,让柳永词得到广泛流传,并广为传唱。
三、柳永词的传播媒介
(一)与歌妓的知己关系
从柳永与歌妓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地位中不难看出,其自身与歌妓的社会地位相差无几。歌妓(这里的歌妓主要是指市井妓)处于社会底层,不得世人的尊重。而柳永仕途不顺,人生经历坎坷,生活十分落魄,这让柳永认为自己和歌妓一样,都受到不公待遇。正因如此,柳永也对歌妓产生了一种同情,而且是从内心深处有了一种共鸣,使得柳永的词中比较重视对歌妓的描写。这些描写,反应出歌妓最真实的情感与状态,让社会重新认识歌妓。
在柳永的《少年游》中,“一生赢得是凄凉,追前事,暗心伤……万种千般,把伊情分,颠倒尽猜量。”这首词描写了歌妓被抛弃,付出的情感都成为泡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柳永对歌妓的同情和理解,可以说柳永能够清楚地感受到歌妓的情感创伤 {1} 。再如《满江红》一词中,“残梦断、酒醒孤馆,夜长无味。可惜许枕前多少意,到如今两总无终始。”又是描写的一个被情感困惑的少女,“如今两总无终始”仅这一句就道尽了少女的悲痛。{2} 此类的词还有很多,从这些词句内容的分析中可看出柳永已经和歌妓之间建立了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也就是“知己”,也正是因为他们的“知己”关系,让柳永的词源于生活,其文字创作更加具有生活性和真实感。
(二)歌曲市场需求增加
北宋时期实行坊市制,不禁夜市,让北宋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之下,城市中的歌舞娱乐业也愈发繁荣,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逐渐融入了丰富的城市娱乐活动中。据史料记载,在当时的沛京以及临安城当中出现了十分繁华的景象,百业兴盛,商旅云集。而对于歌妓而言,希望演唱的词曲能够让宾客尽兴,自己得到宾客的喜爱,来维持生计,所以她们对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柳永词把握了这一点,满足了歌妓对于词曲的需求,得到了歌妓们的认可。
根据南宋罗烨的《醉翁谈录》丙集卷二中的记载:“耆卿居京华,暇日遍游妓馆。所至,妓者爱其有词名,能移商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妓者多以金、物资给之 {1} 。”换一个角度来说,柳永的词能改变曲调,从多个层面上满足的歌妓对于词曲的需求,一是柳永词的数量较大,足以让歌妓使用。二是柳永词分为很多的种类,且词调也非常的丰富,技艺水平高超,能够满足歌妓的演唱需求。另外,从词作的种类上来看,柳永词中能够很好地表达出女性对于爱情的渴望,用调丰富、篇幅较长,可以展示出较强的歌唱性,所以得到当时歌妓们的追捧和喜爱。
四、柳永词对宋代民间歌曲的影响
(一)开创了宋代词坛长调、慢词的歌曲风格
宋代民间歌曲延续了全唐五代的风格,一般都是小令的形式为主。在宋代词坛中,柳永创作了多种不同的新词调,尤其擅长篇幅较长、节奏缓慢的慢词。柳永曾经多次将原本小令形式的词调改编为慢曲长调,例如词牌《长相思》本为36字,柳永的词作《长相思(京妓)》则为103字。在柳永撰写的《乐章集》中,有七八成以上的乐曲都为慢词,这种篇幅较长、节奏缓慢的词曲风格,能够表达出更为丰富的内容,无论是叙事词、抒情词还是描写美景的词曲均可较为灵活地运用其中,使作者或歌者能够将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柳永的创作推动下,长调和慢词逐渐成为了宋代民间歌曲较为常用的表现形式,长调、慢词也逐渐成为了可与小令地位相当的一种歌曲形式。之后的苏轼、辛弃疾等词人也常通过运用这种长调慢词的体式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词作。
(二)增加对城市风貌和市井风情的描写
柳永生活在北宋城市中,对于北宋都市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较为了解,而现实世界中的繁华场景和市井风情都是优秀词作家能够运用的创作素材。柳永运用自己优秀的作词才能,将经历的北宋汴京、洛阳、金陵等大都市生活中的繁荣场景以及都市中民众的生活画面等呈现于自己的词作之中。《迎新春》中,“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潇鼓。” {2} 生动地描绘了汴京人民迎接新春的热闹场面和喜悦心情。这种用大笔墨对都市风貌的描写在以往词作中是较为少见的,柳永这种创作风格也为宋代市民了解各地风貌提供了便利,开启了宋代民间歌曲重视城市风貌与市井风情描写的新纪元。
(三)重视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描写
柳永在闲暇时光中常常流连于各大乐坊之中,所以他也有较多的机会去接触乐坊中的歌妓,他所创作的词作中也有一部分是关于歌妓和歌坊的描写,尽管其中也存在一些较为低俗的语句,但是从柳永的词作的内容中也能够看出,他對于这些处于社会底层的歌妓是较为同情的,认为她们也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也有脱离娼籍过正常生活的渴望,她们也是生活所迫。
通过柳永关于歌妓的词作,人们对于社会最底层人物的悲惨人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并引发其他诗词创作者对于社会底层群体生活现状的关注,通过词作将社会底层人物的心声和不公平的境遇等表达出来。这种对于社会底层人物的描写得到歌妓的认可和共鸣,对于宋代民间歌曲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四)以俗为美的口语化创作形式
以往的词作创作中,词作者多数都是运用较为规范的词作语言,当时词作主要的欣赏者都是社会上层的人物,他们能够读懂这些规范的词作语言的含义,但是对于社会底层文化层次较低的普通人民来说则有一定的难度。柳永在词作语言方面也有一定的创新,在他的词作作品中常常会运用一些日常生活中较为常用的口语或俚语等,这种口语化的词作作品通俗易懂,更具表现力,能够拉近听众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这正是柳永词作得到人们喜爱和好评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柳永《慢卷绸》中,“对好景良辰,皱着眉儿,成甚滋味?{1} ”《忆帝京》中,“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 {2}。”等都是运用了较多口语化的语言,读者和听众能够非常直接的读懂作者所表达的意思,但是这种平淡如水的语言中却能够体现出作者细腻的心思,将词作主人公的心理情感描绘得非常到位。这种以俗为美的创作风格对于宋代民间歌曲的创作有重要的影响,后世许多词作者都沿用了这种创作方式。
结 语
柳永的词作具有叙事与抒情相融合、柔婉与沉健互为表里的特点,并且他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对词体进行创新,不仅开拓了长调、慢词的词作新形式,还开创了宋代词作描写内容的新领域,他敢于描写社会较底层群众的生活状态,同时他的词作在内容上贴近人民群众,有广大的社会群众基础作为其词作的传播媒介,因此在当时社会广为流传,这也对宋代民间歌曲的流传有较大的影响。另外,他的以俗为美的口语化词作语言表达形式也对宋代民间歌曲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本篇责任编辑 何莲子
收稿日期:2017-02-05
作者简介:谢丹(1979— ),
女,硕士,四川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四川成都 61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