昃向淋 焦宏亮
摘要:高职院校在新的时代犹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各院校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但学生质量参差不齐,这给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严峻考验。因此,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势在必行,本文就如何建设一支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提出一些粗浅认识。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辅导员 队伍建设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辅导员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工作一直被视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瓶颈。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正确认知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瓶颈存在的原因,采取措施,加快辅导员队伍建设。首先从思想上重视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从源头上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肯定辅导员的地位,努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其次,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辅导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较强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较高的心理素质。再次,建立比较完善的辅导员选拔体系,要把高校辅导员的培养纳入本校师资培训计划和人才发展计划中,遵循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原则,制定严格的辅导员招聘流程,选拔一批政治觉悟高业务精的优秀辅导员充实辅导员队伍。通过建立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提高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整体质量。
一、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典型分析
1.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与普通高校和大中专院校的学生生源不同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偏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父母大多文化层次不高,这些学生的思想、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与普通大学生存在较大差异。
2.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层面的压力和负担大,缺乏自信
有些学生感觉上高职是一种无奈选择,与上大学的其他同学不一样,有自愧不如、低人一等的感觉,从而很容易产生一些消极负面情绪,以致精神萎靡不振、破罐子破摔、不思进取、自卑心理等等伴随而生。
3.在学习层面,高职生厌学情况较普遍
大部分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弱,学习能力不强,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上独立性、自主性、探究性均低于普通大学生,导致高职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与普通大学生差距很大;缺乏学习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爱看书,不喜欢长时间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静不下心来是高职生的显著特点。一些在以前的学校中就放弃学业的学生自我期望值也比较低。所以高职学生的情况和普通大学学生之间的差别也越来越明显,他们对文化课学习没有良好的习惯,大部分是被动地学习。高职学生也并不是没有优点,他们更加热衷于考证,对基础课程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如专业课程。其实很多高职生并不缺乏学习热情,但懒于学习,不能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坚持下去,长期以来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且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搁置学习计划。
4.有着更为特殊的生活经历和阅历,生活的自控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相对较差
当代学生多数是“90后”或者“00后”,独生子女居多。现代社会的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不少学生从小被宠爱,也决定了当今的孩子过着无忧生活,没有经历生活困难的磨砺,不能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因此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多少也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出现眼高手低、自以为是的现象,特别是来自中职和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有着更为特殊的生活经历和阅历,生活的自控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相对较差,可能存在着上网打游戏、抽烟、谈恋爱、甚至交友不慎通宵达旦等不良嗜好,从而影响了学习。
二、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工作现状分析
1.高职类院校的辅导员大多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比较迷茫
高职类院校的辅导员大多都是从应届本科生选拔而来的,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目标比较迷茫,多数人可能想选择专业教师的岗位而有时受一些条件限制应聘了辅导员岗位。这就使得他们的入门门槛比别的岗位要低一些,无形中也容易形成一种辅导员的工作地位比一般的专业教师要低,在一些方面不受重视和认可。
2.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线学生管理工作者责任和压力加大
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线学生管理工作者,身上肩负的责任和压力可想而知。近年来,高校工作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因此,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结构层次的不断变化,要求辅导员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就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和挑战。
3.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数量和比例明显不足,而且有繁重的工作任务
复杂的日常事务,使得辅导员工作头绪较多,杂七杂八的事情太过繁重。每天面临的都是一些焦头烂额的事情。辅导员从事德育工作,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也是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行为的管理者。而且专职辅导员数量不多,大多数都是兼职老师,既是班主任,需要从事着繁重的管理工作,又是兼職辅导员,这样身兼数职,压力可想而知。而且辅导员工作强度比较大,从早上学生宿舍早操开始工作有可能加班加点到晚上,加班是经常的事情,只要学生在哪里辅导员就在哪里。每天的纪律卫生、大会小会的出勤、日常管理、文体活动的举行等,都离不开辅导员的身影。辅导员几乎成了学生保姆。这样一天下来其实仔细想想,忙于应付的琐事小事太多,而真正辅导员的辅导工作却少之又少,使得辅导员工作质量不高。
4.辅导员发展得不到保障
首先从队伍建设上说,由于辅导员工作复杂,所以辅导员基本上扮演“保姆”和“救火队”的角色,导致用起来重要,平时则被忽视。现在的量化考核太多,高校的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院系等多个部门都可以对辅导员进行考核,他们每天奔波于量化考核中,为了对付这些考核,甚至有的时候都是一种“无过就是功,有事全无功”的状态。最后是工资,工资一般由基本工资、薪级工资组成,随着辅导员工作的逐渐重视,现在的辅导员收入稍微有所提高,但总的来说与付出不成比例,这样很容易导致辅导员心理失衡,普遍缺乏身份认同感。而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工资待遇和晋升职称都比辅导员来得容易,辅导员做了几年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辅导员,因此辅导员的发展空间存在一定局限性。
三、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1.从思想上重视辅导员的队伍建设
首先,应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高职院校应该从源头上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肯定辅导员的地位,努力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其次,合理搭配辅导员队伍年龄结构,重视队伍的专业背景,以思想、政治、专业为主,心理学、教育学为辅的专业搭配,选拔心理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且具有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水平人才。最后,要完善辅导员的工作评价体系,对他们的工作业绩、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奖惩制度做一系列全面完善的规定。在一些职称评定方面有相应政策,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对于一些工作积极突出有业绩的辅导员,应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实行有对应的报酬奖励,并且对可以作为学科方面的骨干力量加以培养和锻炼提高。用一些切实可行的制度来鼓励他们的工作热情,用有操作性的制度来激励他们的发展。
2.加大思想和政策学习力度,用政策学习和理论学习来充实辅导员的头脑
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方面教育和管理工作方面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辅导员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较强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较高的心理素质。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学科综合能力,比如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和考试达标就要作为评判标准和依据,自身综合素养要过关,能使用正确的教育理念进行学生教育。诸如心理咨询师的考试等级都要纳入辅导员的标准行列,这些都为日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更重要的还要在政治上加强业务学习,积极学习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的政策法规,提高辅导员的政策水平。
3.高职院校要定期对辅导员进行培训
通过培训提高辅导员综合能力素质,使辅导员善于使用各种知识,能够很好地、独立地把问题解决。培训形式包括岗前培训、在岗培训、业务研讨业务交流、课题研究、素质拓展、校外学习考察等。比如定期参加几年一届的辅导员培训班,加强辅导员的道德和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和培养。定期开设辅导课程,请专家和学者定期讲课或传授交流。也可以鼓励辅导员进修,建立辅导员专项科研经费。各院校可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对在岗的辅导员进行专职培训,组织选拔一批骨干参加更高级别的考察和培训,为他们增加阅历开拓思路等创造条件。
4.建立比较完善的辅导员选拔体系
高职院校要坚持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原则,制定严格的辅导员招聘流程。首先要确保辅导员队伍的优秀和先进性,就必须要选拔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的优秀辅导员队伍。因此加强辅导员的选拔和培养成为加强队伍建设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要把高校辅导员的培养纳入本校师资培训计划和人才发展计划中。制定辅导员的培训标准还要进一步完善辅导员的培训课程和体系。要对其进行严格系统的专业培训,从教师中选拔一批年轻的优秀教师进行人才培养和培训,培训合格后再上岗,而且以后还要不定期地进行一些在岗培训,这样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切实可行地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
总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加快辅导员队伍建设,必须首先正确认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立辅导员队伍建设长效机制。让我们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科学化的辅导员队伍,为高职教育贡献力量。
(作者單位:淄博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