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一体化课改与实施探讨

2018-05-11 01:22李晓强
职业·中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工学一体化知识载体

李晓强

摘要:工学一体化职业教育引自德国,对于我国的职业教育是否可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如何结合我国国情,构建出符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的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至关重要。本文尝试对工学一体化课改与实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工学一体化 理念 载体 知识 设备 管理

一、理念

对于任课老师,工学一体化的理念很重要。老师是工学一体化的整体设计者、导演者,所以老师的理念非常关键。情景任务的编写、实施、过程设置、总结反思,以及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都非常重要。通过学习了解到,任课老师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老师需要看到的是,学生按照整个教学的设计过程,了解到在任务过程中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任务过程,最终按照老师的思路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在整个任务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能力与技能培养水平,中等职业院校的老师就必须转变理念,变化思路。在德国,教师的教育理念很透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得到真正的能力提升与锻炼。

二、载体

对于课程改革,减少理论讲解,增加实训内容,并不是不需要理论课程作为基础。在一体化课程中,对于课程任务载体的设计、情景的设计,尤为重要,载体应该如何提炼?通过多方调研了解到,第一,根据地方区域性,针对毕业学生就业岗位下企业调研,老师需要到企业生产一线去实际体验工作,结合企业实际工作任务,提炼出有一定的综合性,涵盖职业工种技能的训练,作为本专业课程典型的工作任务。第二,典型任务设置,本任务在企业行业中需要有一定的通用性,在任务设置中,可以夹杂本专业基本的知识点、基本技能训练任务,通过此典型任务的学习,可以完成此类任务所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技能等能力的培养。第三,职业素养的培养,如何在任务中体现这一点也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中等职业院校,学生一般为中考、高考失利的学生,在学习上面有过学习阴影和障碍,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很重要。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感兴趣,其次才是如何培养学生技能水平,在任务驱动导向的情况下,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第四,引导问题的提出,对学生的情况,设置引导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联系到社会生产实际的问题非常重要,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它可以解决社会生产实际问题,对自己是有用的,在实际的解决过程中,要如何实施,怎样的步骤,流程是什么,要制订什么样的计划才能够圆满完成任务,实施中有怎样的标准,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查找资料在哪里?课本、网络、其他参考资料等等。在工学一体化课改与实施过程中,工作页问题的引导是关键的一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实训技能的锻炼显得尤为重要。

三、知识

作为传统的老师,知识是教书育人的基础,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无法在学校立足的。那么作为职业院校的老师,除了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这是在职业院校中立足的法宝。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产业升级改造,创新产品的问世等,作为职业学校的老师,似乎无法及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知识储备不能得到及时更新,技术水平早已脱离生产一线水平,那么教育出的学生,就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职业院校的教师,需要时时刻刻了解社会生产一线发展情况,了解最新的专业动态,及时更新旧的观念,引进新的教育理念。工学一体化教育理念目前开始在我国大范围推广,它摆脱了传统的知识教育,对于职业教育犹如雪中送炭。如何很好地将老师的知识技能有效传递给学生,在于课程典型的工作任务的提取,引导问题的提出,任务计划的设定,任务实施的过程,总结经验等等各个环节的配合;工学一体化教育把传统的知识分配到任务过程中,打乱了原有的学科式教学,先讲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再到需要知识的掌握,让学生知道所学知识将来可以做什么用,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设备

任务载体的设置,需要实训设备的配合,如果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实训设备作为辅助,就是空谈,此类的典型过程任务无法落到实处,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也会无所收获。设备缺失很难让学生进入到一个真实的模拟环境中去完成任务,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学生的职业素养难以培养。典型任务的设计脱离实训场地,只有进行能满足典型工作任务的实训,实训设备才可以提高它的利用率,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的高技能人才。这里我们不能忽视与企业的合作,企业是创造生产价值的场所,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是企业一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如果脱离了生产一线的技能训练,那么我们培养的人才将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要与企业进行岗位对接,从企业岗位职责中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用到工学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真正让学生了解到企业生产一线是如何工作的。这里,最重要的就是实训设备的更新要能够跟上企业发展的需求,这样培养出的人才也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五、管理

对于工学一体化课程,好像老师基本都作为指导者,引导学生,脱离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讲授教学。工学一体化教学需要形成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辅助的任务驱动引导式教学,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能够按照工作页的指引,引导出正确的思路,有效地监控管理。按照工作页的要求来一步步实施,成为工学一体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那么在任务实施过程中,从任务的提出到分配、资料收集、制订计划、任务实施、检查反馈、总结交流,整个过程都离不开老师的引导和管理,只有有效引导和管理才能实现课程设计之初希望达到的目标一一学生具备要掌握的专业能力和与之相匹配的社会能力,脱离传统讲授灌输式教学的弊端。以生产生活的典型事例任务结合到工学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解决生产生活实际的问题,这样的方式才可以培养出与社会接轨的技能人才。当然管理不只是指出学生的错误,还需要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引导学生知道做什么、如何做、怎么做。

对于工学一体化课改与实施,有许多东西需要考究,工作整体的设计理念,从老师的角度考虑,在工作任务过程中需要学生学会什么样的技能,掌握什么样的能力,将来会做哪些事情,学生通过学习后,可以达到哪些能力的提升,这些都需要顶层设计者考虑。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通过工学一体化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毕业后能否得到企业的认可,在对应的岗位上能否胜任,能否达到企业的要求标准。对于通用的能力,专业的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都是需要老师考虑的。

工学一体化课改与实施任重而道远,作为职业院校的老师,笔者发现我们要加倍努力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才能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

猜你喜欢
工学一体化知识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工学一体化教学设计在汽修实训课的应用
浅议机电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习题变一变 思维现一现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爱与知识的力量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