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平, 周 芳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 江苏 泰兴, 225400)
慢性荨麻疹是最常见的皮肤科疾病之一, 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局限性水肿性反应,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难治愈等特点。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多样,约3/4的患者无法找到明确的致病因素[1-3]。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中,有25%~45%的患者与自身免疫有关[4]。本研究采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胎盘多肽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现报告如下。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26例,其中男59例,女67例; 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3.4±8.6)岁; 病程2个月~5年,平均(1.34±2.87)年。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 反复发作达至少2次/周并连续6周以上,除外由物理性、感染、药物、运动、冷、热、日光等因素[5]。排除标准: ① 治疗前4周内服用过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及1周内服用过抗组胺药物; ②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③ 存在严重心、肺、肝、肾等脏器病变及全身系统性疾病; ④ 过敏体质者; ⑤ 治疗期间不遵医嘱用药者[6]。治疗期间不使用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其他药物。
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6例,男31例,女35例,平均年龄(43.1±6.3)岁,平均病程(1.42±2.55)年; 对照组60例,男27例,女33例,平均年龄(43.6±7.2)岁,平均病程(1.28±2.31)年。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使用枸地氯雷他定片(国药准字H20090138, 扬子江药业集团)口服,8.8 mg/次, 1次/d, 联合使用胎盘多肽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46260, 贵州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肌肉注射,1次/d,1支/次(4 mL); 治疗1周后,胎盘多肽改为隔日1次,持续2周后,改为2次/周,期间枸地氯雷他定片维持原剂量,以6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60例单用枸地氯雷他定片口服, 8.8 mg/次, 1次/d, 疗程同为6周。
观察标准采用欧洲EAACI/GA2LEN/EDF/WAO 制定的UAS评分方法[7], 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瘙痒程度、风团数量、风团大小、风团持续时间等指标的评分。瘙痒: 0分为无痒感; 1分为轻度瘙痒(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 2分为中度瘙痒(可忍受,对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一定影响); 3分为重度瘙痒(不能忍受明显影响生活工作或睡眠)。风团大小: 0分为无风团; 1分为风团直径<0.5 cm; 2分为风团直径0.5~1.5 cm; 3分为风团直径>1.5 cm。风团数目: 0分为无风团; 1分为1~6个; 2分为7~12个; 3分为>12个。瘙痒程度、风团数量、风团大小评分之和为总症状评分,计算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治疗前症状积分×100%。疗效评估标准: 痊愈为症状积分下降指数为≥90%; 显效为60%~<90%; 有效为30%~<60%; 无效为<30%。痊愈率和显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完成1个疗程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 2组患者皮肤瘙痒程度、风团数目、风团大小、风团持续时间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治疗前2组症状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 治疗6周后, 2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 且治疗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口干2例,头晕1例; 对照组口干1例,乏力1例,均不影响正常生活。2组患者均未出现过敏反应或皮损加重症状,均能耐受。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 分
与治疗前比较, **P<0.01;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患者一般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反复发作的局限性风团,时多时少,瘙痒明显。其病因复杂,感染、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青霉素、吗啡、可待因等)、精神及内分泌因素等均可加重病情。荨麻疹发病的中心环节是由于肥大细胞活化脱颗粒,释放组胺、合成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等引起血管扩张及通透性增加[8]。近期研究发现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也与细胞免疫有关。机体内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T细胞可以活化肥大细胞,肥大细胞表达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及Ⅱ分子以及刺激分子CD86及CD40。某些患者对用H1受体拮抗剂无效而用直接针对T细胞的免疫抑制剂可改善[9]。
枸地氯雷他定是新型的非镇静性的长效H1受体拮抗剂,在体内可迅速转化为地氯雷他定,与H1受体的选择性和亲和性比其他受体的亲和性高,不易竭力; 同时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还能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及各期多个环节中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可以降低嗜酸性粒细胞趋化、黏附以及超氧化物的产生等,具有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10]。同时其半衰期较长,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故其药效时间长且不易产生嗜睡、头晕等副作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是治疗荨麻疹的优良选择[11]。有研究[12]表明枸地氯雷他定片能调节患者体内的细胞因子,尤其是重建T细胞亚群平衡。本研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按常规剂量治疗6周,总有效率为73.34%, 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皮肤瘙痒程度、风团数目、大小、持续时间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且也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安全性高,随着疗程的增加,治疗效果估计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胎盘多肽是从胎盘中提取的小分子活性多肽,胎盘多肽注射液主要成分包括氨基酸、核酸等,药理试验[13]表明,本品具有增强细胞的免疫功能,对T淋巴细胞有激活作用,促进其增殖、成熟、分化,可增加T辅助细胞CD4的数目和功能,同时释放一些活性因子,可促使内源性细胞因子的分泌以发挥免疫调节的作用,从而改善机体的免疫力。
[1] Piconi S, Trabattoni D, Iemoli E, et al. Immune profil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idiopathinc urticaria[J]. Int Arch Allergy Immunol, 2002, 128(1): 59-66.
[2] 朱培军. 养阴消荨汤联合卡介茵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 2013, 24(12): 3008-3009.
[3] 张建中. 中外皮肤病诊疗指南[M]. 北京: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2014: 29-36.
[4] 童海涛, 张洪波. 8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检测分析[J]. 皮肤病与性病, 2011, 33(4): 224, 226.
[5] Mario Sáanchez-Borges, Riccardo Asero, Ignacio J Ansotegui, et 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Utticaria and Angioedema: A Wordwide Perspective[J]. World Allergy Organ J, 2002, 5(11): 125-147.
[6] 董淑珍. 白芍总苷胶囊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 27(3): 295-296.
[7] Zuberbier T, Aberer W, Asero R, et al. The EAACI/GA(2) LEN/EDF/WAO Guideline for th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urticaria: the 2013 revision and update[J]. Allergy, 2014, 69(7): 868-887.
[8] 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 南京: 江苏凤凰科技技术出版社, 2006: 742-744.
[9] 李景卫, 李其林, 陆小娟. 枸地氯雷他定和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6, 23(1): 35-37.
[10] 李巍. 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的联系[J]. 皮肤病与性病, 2015, 37( 1): 13-13.
[11] 蒙金秋, 蒙安定, 陈丽, 等.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研究[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6, 38(2): 198-201.
[12] 张任贤. 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J]. 北方药学, 2011, 8(12): 18-18.
[13] 潘振水, 王淑琳. 雷尼替丁, 特非那丁, 胎盘组织液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50例[J]. 福建医药杂志, 2004, 26(1): 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