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摘要:信息技术是新型的教学媒体,它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成为一座架设在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有显著的作用,本文深刻阐述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保持兴奋、愉悦、积极探索状态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创造环境;生动形象
一、创造情境,激活感官,提高数学兴趣
心理学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多媒体课件,通过声音、动画形象生动的展现数学教学中传达的信息。
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的常常是那些具体、直观的事物。尤其是小学生,学习的动力往往被学习兴趣所左右,而数学本身是枯燥无味的,因此很多学生不喜欢上数学课。当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程以后,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极大的引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将声音和动画以及文字融为一体,不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并且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获取知识。由于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心理特点,更喜欢具体、形象、直观、图文并茂的视听材料,教师上课时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和动画吸引他们的无意注意,再努力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设置一些有悬念的问题,提供一些有趣的场景,从而唤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环境
在现代数学教学中我们积极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等学习模式。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数学课堂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而当我们的数学课堂利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后,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在计算机,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这种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探究的天地,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精神,进而提高了学习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數时,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自己提出一个能够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在解决12×4的计算方法时,我们又利用计算机给学生出示方块图,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拖动方块图分堆后帮助学生理解12×4的算理。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探索计算的方法,由于计算机设计了返回程序,所以学生可以重复做。学生利用计算机边演示边讲解,体验着成功的愉悦,通过学生互相交流,促进了学生多向思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简化重、难点,促进学生理解
教学中的重点是学生继续学习的基础,也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理解掌握的,而教学中的难点往往是不易被学生理解或者容易引起混淆而产生错误的知识点,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绊脚石” 。尤其是数学中有很多的抽象理论,对学生思维的要求比较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高。反之,如能顺利突破难点,则有利于激发求知欲,促进思维发展。在教学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直接感知的具体的、直观的东西,把静止不变的图形、符号转化为不断运动的活动场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加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促进学生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加强,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比例》单元时,认识正反比例概念,会画正比例图像,初步感受函数思想就是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的数学理论。通过课件呈现情景,出示表格,出示正比例图像的生成过程等图文并茂的动画,把静止图象变为动态画面,让学生生动的体会到了正比例的概念,特征以及图像含义,起到变复杂为简单;变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的作用。信,使教学重难点在学生的观察和思考中迎刃而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只是教学方法的某种改进,更是教学观念的一次革命,因为它始终调动着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探索,多渠道地进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教师在教学中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简化重难点,能够变枯燥为形象,让学生在愉悦中主动探索,获取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的思考,探索。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发挥其最大功效,就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过重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