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丹
摘要:通过细致观察和冷静分析中高年级小学生的日常学习、交往氛围和身心状况,积极把握他们的心理变化规律,掌握小学生青春期的基本特点,重视他们的心理成长和个性塑造,有的放矢地发现和解决突出性、隐秘性及复杂性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正确方式宣泄和自理,自我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快乐充实地度过小学最后阶段的学习生活。
关键词:小学生;青春期;个性塑造;心理成长;宣泄
网上有一篇以学生口吻写的《园丁与导游》的文章,大体讲的是,原来我们都称呼老师为“园丁”,意在辛勤地培育,修剪我们不听话的枝桠,但最终我们都长成了会听话的植物,但“导游”则会带领学生游览美好的风景。另一些人的观点则完全相反,比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一位学生反驳说“园丁”修剪枝桠扼杀天性,怎么不说“剪掉孩子人性中的缺点”呢?
无论是辛勤耕耘的“园丁”,还是因势利导的“导游”,都在论证着一个颠破不破的道理:老师的做法与作为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司马光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遇。”讲的就是传授知识的老师好遇到,但为人师表、给人深刻启迪的老师却难求。作为一名一直工作在中高年级小学教育教学阵线的班主任,笔者时常用这句话勉励和鞭策自己。要做学生心目中的“人师”,不是一句简单的感慨,背后需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在他们重要的人生成长的紧要关头,给予应有的帮助和指导。
一、从“善变”到“不变”,需要“三心”和“二意”
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认知得到阶梯式的发展,逻辑思维从简单知识结构型向成熟思辨型跃升,情感表现更加丰富多彩,情绪稳定性呈现多样化,青春期可能提前来临,性心理隐秘变化并开始自我寻找宣泄渠道,行为方式多枝蔓延。可以说,三到六年级这一阶段的小学生从情绪、心理、行为、认知、性格等方面都处在变化万端、日异月殊的“善变”状态。
处于这个“善变”阶段,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班主任老师,如果不能对孩子施以有效的引导,可能会给他们成长的初高中阶段留下许多“后遗症”。
如何让学生处变不惊、平稳过渡,这是摆在家长更是摆在班主任面前的急难重任。有的教育工作者一味地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虽然学习的确非常重要,特别是知识的学习、基础的稳固、成果的积累,面对升学和择校的压力,我们有一种沉寂了很久似乎默认的“共识”逻辑:只要学习搞好了,孩子的自信心就提升了,其他自然迎刃而解。事实上,这种认识的相当可怕和错误的,我们只认识到学习对其他方面的影响,没有重视其他方面,比如学生心理健康、情绪养成、习惯塑造等对他学习发生的深刻影响。
那么,另一种笔者提出的处理逻辑,我们也可以借鉴毛泽东思想中“农村包围城市”的精髓观点:要想打一场学习的漂亮仗,不必只死抠在学习上“得局部而失全局”,可以从别的方面包围促进,切实扫清成长所需前行的障碍,让学习成为他们必然积极面对和自主管理的生活方式。
更稳妥按照这样的逻辑“以不变应万变”,具体来说,笔者从实际工作中提炼出“三心”和“二意”的做法,确实效果明显。
“三心”的第一层理解就是:责任心、耐心和爱心。责任心说的是我们始终帮助孩子从这个“善变”阶段平稳过渡成长,这是每一位老师和家长应尽的职责;耐心说的是面对困难和问题不选择回避、不转移矛盾、不对孩子进行二次伤害、不使自己丧失作为教育者应有的本分;爱心说的是不管孩子如何表现,我们都要用宽厚仁爱的心包容他们,使他们感觉到安全,收获到自信。
“三心”的第二层理解就是:不变初心、不要伤心、不忘雄心。无论孩子发生哪些让自己失望或沮丧的变化,都不能忘记你是對孩子拥有责任心和爱心的,你是有足够耐心去教育和引导的,你不能首先失去帮助他们的力量,不能先掉眼泪,不要忘记你对孩子寄予的希望,哪怕看起来你觉得没有可能了,也不能放弃。
以“三心”为基础,我们就有了启发教育孩子会意我们良苦用心、有效帮助孩子解决成长问题的真正意图决心,我总结这两点是“二意”。
只要我们站在“三心”和“二意”的层面上,孩子成长的“善变”阶段就不是可怕和复杂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走得更轻快、更稳健。
二、从“一本正经”到“童心未眠”,需要放下面具
有人说,成长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这话不失公允,在成长之路上,每一步都非常重要,一步错,步步错。特别是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我们还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一个小苗头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会伴随着孩子一生的困惑。远的不说,就是笔者曾带的几个层次班级的学生,他们很多问题并非是这个年纪、年级出现的,而是从小时候、从一年级开始的点滴积累过来的。
有的学生爱骂人,但是一旦被人骂就会哭。他自己背过很多遍的《弟子规》,也清楚作为一名小学生应当具备的道德规范,更是被家长多次管教无效,明明是知道这些道理的,为什么忍不住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按理说是每个人能够体察的道理,但为什么自己可以伤害别人,而别人不能伤害自己呢?这恰恰就说明孩子的行为表现不能简单的用道德的框子去套,应该去深入了解这些行为习惯背后的心理诉求。经和一名学生谈心笔者才了解,原来他骂人的目的就是怕别人骂他,因为在家里经常被爸爸臭骂,他长期处于一种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不自信及表现每况愈下让其他学生成为取笑他的一个客观原因,他为了防止别人嘲笑他,就“先入为主”,结果造成恶性循环。但实际上,当其他学生真的骂他时,他就受不了了,崩溃了,因为这个在心里埋藏的恐惧被验证,他不得不以哭泣作为无奈的唯一表现。在笔者了解上述情况后,对他进行了引导和教育,并在大约六周的时间里,笔者积极鼓励这名学生,给他正确表现的机会,让他参与各种活动,甚至当小主持,并沟通和联合家长对其辅以日常习惯矫正。现在这名学生已升入初中,各方面表现良好,成绩提高的幅度也很大,一切走入了正轨。
所以,笔者的体会是,要想帮助孩子,不能只训斥孩子,不要一本正经地板起面孔,要试着从孩子内心的诉求去理解和疏导,做一个童心未眠的家长和老师有什么不好?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我们本来就是和幼稚的孩子们打交道,就要用他们的“道”来和他们结“交”,这样才能“打”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