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生双性化人格与人际交往能力

2018-05-10 09:49王菲
关键词:人际交往中学生

王菲

摘要: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双性化人格具有很多优点,双性化者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巨变的时期,是个体性别角色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双性化人格、发展多元性别的辅导有助于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对中学生进行双性化教育离不开家庭和学校两方面的努力,父母、教师应具备多元性别教育的意识,帮助孩子在性别角色模式上享有更多的灵活性。

关键词:中学生;双性化;人际交往;双性化教育

一、问题提出

社会对男女两性的传统分类基本上是以人的生理特征为依据,对不同性别的人有一套模式化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对男女两性存在着普遍的性别刻板印象,即认为男性具有勇敢、坚强、进取、成就、竞争等特征,而女性具有温柔、顺从、脆弱、细致、同情心、安静等特征。事实上,这种男女概念化的看法存在明显的缺陷。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男性化和女性化是同一维度上的两极,即是一种“单维两极统一模式”。如果一个人的男性特征越多,其女性特征越少,如果一个人的女性特征越多,其男性特征就越少,这显然与现实生活中的男女两性特征的复杂性表现不符[1]。

(一)双性化人格的特征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兼有男性气质特征和女性气质特征,既有男性的阳刚之气,又有女性的阴柔之美。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表现为自信、独立、合作、敏感、热情、沉稳等男女两性都有的特征,尤其是集中了男女两性在心理特征方面的优点和长处[1]。近些年,国内外一些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双性化人格具有很多优点。在人格发展水平上,双性化者明显优于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的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双性化的个体自我概念更加完善,更具有灵活性和更高的社会适应性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双性化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双性化个体没有严格的性别角色概念的限制,在现实生活中更能表现出独立性和自信心、兴趣广泛、感情丰富、为人热情,能够更加灵活、有效地对各种情境做出反应,所以它是一种理想的性别角色[2]。

(二)双性化人格与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接触,从而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的过程。在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称为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对个体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双性化者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双性化者对他人有较强的吸引力。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情感关系的第一步,人格是构成人际吸引的重要条件之一。美国《今日心理学》曾进行过大规模调查,发现如下人格特质是人际吸引的重要条件值得信赖、待人忠厚、热心而富感情、乐于助人、行动充满魄力、态度沉着、做事尽职尽责、通常言行一致、独立积极。他们在专业成就、创造能力以及新环境中的成功能力上,高于其他性别角色类型的人[3]。双性化者有充分动机和健康心态进行人际互动。人际互动是人际关系建立的关键,是人格的外化,是判断个体是否有良好人际适应的标志。进行人际互动首先要有人际交往的动机。该动机导源于人的社交需要,具有发动、维护、鼓舞、评价的功能,是人际交往活动的动力源泉。双性化人格者既具备强调控制、自我调节和自制的男性化风格,又具备寻求主动情感表达和交往带来的温暖的女性化风格,可以说他们进行人际交往动机很强[4]。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美因心理学家曾对两千名儿童作过调查,结果发现,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都较为片面,具体表现如下,遇到问题时没有主见,相反那些兼有两性气质的孩子则智力、体力以及性格发展较为全面[4]。司本斯则认为,双性化的人自我评价更高、自尊心更强、更受同伴的欢迎[5]。贝姆等人通过大量资料发现,双性化人格类型的个体有高水平的自我尊重和更好的可塑性及适应能力[6] 。王学则认为双性化人格的大学生在自信心、适应外界环境等方面较优秀[7]。王红瑞认为双性化人格特质与良好的情绪状态具有相关性,双性化人格者的抑郁和焦虑水平最低[8]。

司本斯调查发现,双性化者有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5]。贝姆认为,双性化的人能适应更多的人际情境。一个适应良好的人,必须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需要男性行为时就表现出男性行为,需要女性行为时就表现出女性行为。行为储备中缺乏男性化或女性化行为的人,很多时侯难以做出恰当的反应。例如,缺乏果断者,在争取成就时徘徊不前,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人很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双性化的人才能在为事业奋斗的同时,与朋友和睦相处,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否对变动着的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是判断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3]。

韩爱晶等以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利用Bem性别角色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发现双性化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最好,其次是女性化、男性化、未分化的个体,未分化人格类型的个体的人际关系是最差的[4]。

三、对中学生进行双性化教育的必要性

埃里克森在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中指出,青春期(12-18岁)阶段的危机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自我认同是青少年时期主要的发展任务。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巨变的时期,十几岁的青少年性别意识急剧增强,这一时期成为个体性别角色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绝大多数中学围绕青春期教育的主題多为亲子沟通、男女生交往或者情绪调节方面的辅导,而性别角色教育比较少,性别角色教育的内容涉及性别差异和优势互补的方面比较多,而涉及发展双性化人格、发展多元性别的辅导更少。个体自出生开始, 从家庭、学校以及他( 她) 所生活的周围环境中获得有关不同性别的认知,并将社会文化对于男女两性在言谈举止、行为方式等不同的角色期待内化为性别自我的一部分, 即获得性别角色认知、形成性别角色行为。随着个体进入青春期,经历更大的性别角色压力,青少年更加在意性别角色形象,在意自己是否符合性别特征行为。因此,青少年迫切需要科学的性别角色教育。[9] 。

双性化的本质是性别平等,它是指每个人兼具男性化和女性化的兴趣、性格、能力等心理特征,尤其在人格特质方面皆具备男性化、女性化两种特征,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境有弹性地展现出不同的人格特质,表现适合该情境的适宜行为。男性可以温柔,可以哭泣,可以表达情感;女性也可以果敢,可以主动,可以发挥理性。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学家贝姆的实验研究表明,具有双性特征的男性和女性能够比传统化的个体更为灵活有效地行事,他们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能够依据当前情境的要求调整自己的行为。双性化特质的人,在社会适应、情绪调控、压力化解以及人际关系处理上都有着较佳的能力。双性化教育在承认生理差别的基础上,促进性别平等的社会文化观念,使得两性能够拥有同样的选择机会去追求传统男性化(或传统女性化)的职业,有利于形成灵活而公平的、以个人兴趣与能力为基础的社会分工机制。因此双性化教育拓展了个体发展的可能性,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9]。

四、对中学生进行双性化教育的建议

(一)家庭的双性化教育

在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性别教育基本依循分性别教育的模式,目的在于让男孩更像男孩,让女孩更像女孩;传统性别刻板印象的痕迹深刻,教育男孩不能哭、不能玩娃娃,教育女孩要文静、要顺从;传统性别观没有认识到人的性别并不只是二元的,而是具有多样性和多元化的[10],无论男孩和女孩都可以具有双性化的人格特征。

在科学的家庭性别教育中,父母在承认性别差异的基础上,不宜将性格特征区分过清。父母应该认识到男孩和女孩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存在一些客观差异,性激素影响人的生理结构的成长发育,对人类的行为模式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尽管有人认为男女两性生来性情不同,男性较暴躁,女性较温和,但不少性格特征,如热情活泼、独立自主、坚忍不拔、富有责任心、善解人意等,应是男女两性都必须具备的,不宜被视为某种性别专有的。具体来说,父母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树立科学的性别观念,以性别多元化代替传统的性别二元化。第二,克服传统性别角色刻板印象,鼓励孩子扬长补短。第三,创建一个两性平等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发展社会性别。第四,父母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模仿性别角色行为提供榜样。第五,淡化性别角色的差异,使孩子在性别角色模式上享有更多的灵活性,拥有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1]。

(二)学校的双性化教育

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双性化教育,应该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渗透在各个方面。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学校教师要获得科学的性别角色知识,以减少性别刻板印象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常见的有“女生学理科不如男生”“男生不该内向文静”等僵化观念。第二,避免教师的语言、行为上的负面暗示带来的影响。比如在表达“大胆、勇敢”时,不能说“男孩子要大胆”,而应该说“中学生应该更有胆量”。第三,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关注到个体差异。引导学生不以性别成见评价同伴,接纳不同性格表达的同学,从而营造性别平等的班级氛围与校园环境。第四,双性化教育的课程开发应融合多学科教育资源,除了青春期心理辅导,还需有生物、思想品德、艺术、生涯规划等专业知识,因此应整合各学科专业优势, 开发全面、系统的性别教育课程[11]。最后,在发现学生与异性同学交往时,教师不要“如临大敌”,应鼓励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集体交往,鼓励学生向异性同学学习。因为同伴交往不应仅限于一种性别,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向异性学习对方的优点,克服自己在性格上的弱项,促进人格的完善。

五、结语

笔者是一所完全中学的心理教师,工作近十年,在笔者的教学工作中接触过不少双性化人格的学生,这些学生在班级内均为班干部,多数学生在校学生会中担任重要职务,毕业后升入高中、大学也属于参与班级活动或学生会、团委活动的积极分子。部分学生在大学毕业后与笔者也保持联系,他们求职的过程相对顺利,且入职后与领导、同事关系良好,职场发展的前景都是比较光明的。

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学阶段注重对学生进行双性化教育,是有利于拓展他们的自我概念并提升其自我同一性水平的,自我同一性水平高,青春期“角色同一——角色混乱”的危机能够得以顺利度过。此外,发展学生的双性化人格,不仅能增进其性别角色的发展,还能帮助青少年丰富和完善个性,学会尊重他人与悦纳自我,树立性别平等的价值取向,这些观念与价值的取向对于学生未来的人际交往、职场发展都是积极、有利的。在笔者工作的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上、心理个体咨询、心理团体辅导活动的过程中都在渗透对学生的双性化教育。当然,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未来笔者也会在面对家长和教师的讲座、培训中,不断渗透多元性别教育的观念,促进家长和全校教师意识的转变,帮助学生发展更加完善的人格。

参考文献

[1]马锦华.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1(4):87-89.

[2]陈剑梅.浅谈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71-73.

[3]李少梅.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4):148-152.

[4]韩爱晶.中学生双性化人格与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07.

[5]Spence,J.T.(1993).Gender-related traits and gender ideology:Evidence for a multifactorial theory.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4,624-635.

[6]王学.当代大学生人格建构的理想模式—双性化人格[J].现代大学教育,2004(4):86-88.

[7]Bem,S.L.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42,155-162.

[8]王红瑞.双性化人格特质与情绪状态的相关研究[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1):124-128.

[9]倪薇佳.青春期双性化教育的理论研究与课程实践[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3):29-31.

[10]刘秀丽. 论科学的性别教育[J].教育研究,2013(10):127-133.

[11]倪薇佳.青春期双性化教育的理论研究与课程实践[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3):29-31.

猜你喜欢
人际交往中学生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舞动治疗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改善的相关理论研究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