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实践环节对提高建筑环境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2018-05-10 11:24李志伟周文和许凤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1期
关键词:考核制度就业实践

李志伟 周文和 许凤

摘要:“建筑环境学”作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唯一区别与其他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存在学生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内容理解不深等现象。文章在教学中引入实践环节,通过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有效利用了学生的课余学习时间,起到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效果。提高了学生数据分析及科研写作能力,拓宽了学生就业范围的思路。

关键词:建筑环境学;实践;考核制度;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11-0146-02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对建筑室内环境品质(Indoor Environment Qualiay,简称IEQ)的要求逐渐提高。为适应新型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提升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对社会的服务空间,1998年“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简称“建环”)由原来的“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1],与此同时,设置了“建筑环境学”这门课程。2012年“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再次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建筑环境学”是专业内容拓展,学科体系优化的必然结果[2],且与“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共同组成“建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平台,该门课程也就成为本专业唯一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课程主要阐述了建筑内外环境的成因及建筑环境对人体舒适、健康的影响和相关的评价方法。

二、课程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环境学”作为本专业特有课程有其重要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具有知识点多、内容前沿的特点,是一门涉及“传热学”、“流体力学”、“建筑物理学”、“城市气象学”、“心理学”及“劳动卫生学”等多门学科交叉的课程。因此,该课程知识点多,公式推导难,各章节逻辑连贯性不强的。且很多内容都是国际学术界研究的前沿,发展速度快,有些问题仍然在探讨之中[3]。对于这部分内容课程侧重于概念和知识点的叙述,学生存在对难于理解知识点的情况。其二,专业性强、贴近生活。课程以建筑热湿环境与室内空气品质对人体的影响为主线,兼顾声光环境对人体的影响[4]。一些概念浅显易懂,且很多为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在无专业基础及实践验证情况下,不能感受其重要性,不会深入理解其原理。因此,学生对课程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同学将其当作专业选修课,未能彰显本课程在该专业中的重要性。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各知识点的理解,激励学生对前沿内容的主动思考,避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知识讲授成科普性教学,体现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及价值是当前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实践教学环节设立的必要性

1.就业方面的拓宽。目前,建环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在规划管理部门和建筑设计研究、设备制造企业、工程建设公司、运营公司等单位从事燃气、供热、空调、通风、净化、冷热源等方面的系统保障、研发制造、运行管理、规划设计及施工安装等管理工作和技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IEQ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关注新装修建筑和公共建筑室内空气品质IAQ(Indoor Air Quality)。室内IAQ评价、检测及空调系统污染物检测、清理具有广阔的前景。然而,建环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少之又少。因此,实践环节的设立有利于拓宽学生就业途径、开发学生创新思维。

2.教学效果的提升。笔者于2013年起担任本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已讲授该课程4轮次。前两次教学以传统的“多媒体+板书的授课模式”,虽然每次都是认真备课、精心设计PPT,且经常与其他教师探讨教学方法,但是,由于学生对专业知识认知不够,课程中很多前沿内容讲解粗略,或只有比较抽象的理论分析和概念理解,因此学生对知识理解深度不够,教学效果不佳。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在第三次授课时要求学生增加科研文献阅读及科研论文撰写的环节作为平时成绩考核部分。学生的主觀能动性明显提高,且部分较优秀的学生表现出对课程内容中相关环境参数测试的兴趣。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课余学习时间,在第四次教学过程中加入了实践教学环节,同时撰写实践调查报告,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写作能力。

四、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措施

从认知学角度考虑,“理论认识—实践认知—再理论认识升华”是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的基本规律。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感性认知度,巩固、提升学习的认知理解能力[4]。在实践环节中,为了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其中,并且主动思考分析、拓宽实践学习思路、锻炼团队合作精神,实践环节以分组形式进行。

为保证实践环节的顺利进行,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两点:一、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让每位学生参与其中。具体措施为:全班50人,共分5组,每组约10人,调查报告每组共享,但每人出各自的分析报告或科研论文,无报告者或报告抄袭者平时成绩为0,且取消期末考试资格。二、选择合理可行的实践环节,使学生不仅能很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且能在课余时间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具体措施为:第一节课布置任务,课程结束时提交实践调查报告,每组任选一个实践测试环节,利用现有设备对学校内教室、食堂、实验室、办公室和宿舍等三种以上不同功能的房间在不同时间段的室内环境参数进行测量及完成问卷调查。每组功能不同的房间(教室、食堂、礼堂等)主观问卷不少于50份,宿舍、办公室、实验室等同类型房间调查不少于5间,每间问卷不少于5人。通过主观调查和客观测试,认识室内环境与人体感觉的相关因素,对所调查的建筑进行评价。其中,主观调查通过问卷报告的形式进行。根据同学及学校相关工作人员等对所在房间的主观感受,统计他们对室内环境的满意度。客观测试由仪器对教室的温度、湿度、光环境、声环境和甲醛浓度以及TVOC浓度进行测量,并利用所测数据计算热舒适性和热感觉。再根据主观调查和客观调查所得数据来全面的评价各功能房间的生活环境,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结语

实践证明,实践环节的加入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师生互动效果良好。本人在授课过程中能明显感觉到学生对本门课程内容理解有所提升,尤其对参与测试了的相关参数课堂内容有了较快的理解。例如,建筑热湿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及声光环境;课堂气氛活跃,回答问题积极,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部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动查阅文献资料,能提出学科前沿关注的问题。

通过实践环节,学生基本掌握了文献查阅技能,提高了数据分析能力和科研写作能力。在实践环节中学生也收集了大量校院建筑的环境测试数据,并且能找出本校新建教学楼在采暖季开始时污染物指标明显提高的主要原因。在冬季新建教室内学习时,学生也更注重教室合理通风,而不是一味的保暖。在宿舍能正确调整窗帘底部高度来提高保温效果,起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功效。通过实践环节,学生也明显地提高了对生活中的节能与IAQ的关注,为今后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实践环节的引入拓宽了学生去检测部门就业的思路,开发了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于文艳.提高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2):73-75.

[2]徐荣进,王贞涛,宋新南,徐辉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5):188-190.

[3]白雪莲,康侍民.基于课程性质和特点的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6):82-85.

[4]简毅文,樊洪明,李炎锋.建筑环境学课实验教学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4):146-148.

猜你喜欢
考核制度就业实践
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与考核制度改革研究
高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实施现状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