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从课堂起航

2018-05-10 06:33安艳华
新一代 2018年7期
关键词:美育语文教学

安艳华

摘 要:对学生美感的培养不应只停留于课堂,应通过课堂把美的教育灌注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让学生用一颗纯真美好的心来感悟文本、感悟生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我们应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保持学生在课堂中本真的那份活泼与灵动,把分享的机会留给学生,让美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进而能用美的视角探寻美、用美的眼光发现美、用美的心灵创造美,让课堂内外都透出美意。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内外;美育

自古以来,人们对美的探索与追求就没有停止过。画家用手中灵动的笔诠释着色彩之美,音乐家用跳动的音符诠释着声音之美,摄影师用光与影的和谐诠释着创造之美……作为的老师的我,则要说美应从课堂起航,我要尽我所能领着我的学生去探寻美、感受美、创造美。

一、把自然山水引进课堂

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育硬件越来越好,教室前不再是单一的一张讲桌和一盒粉笔,多媒体技术的全面介入,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欣赏美窗户。它可以让我们把自然之音,山水之色直接引进课堂。

大自然是一部无与伦比的“美育教材”,是美的源头活水。我们要做的是把这活水源头与课堂紧密相接,去触动学生内心那份美的冲动。记得在与学生共同学习《诗经.氓》时,我用美丽的山水图片为引子,让学生感受娟娟细流的流动之美,感受淇水岸边杨柳的依依之情,感受大山深沉奔放的隽永之意,让美在内心的激荡,进而能更好的感受那来自三千五百多年前淇水岸边的绝美情感。在人类共通的美感面前,课堂也就不再是严格意义的课堂,它成了美的溯源地,成了发现美的窗户。就像农夫山泉的广告一样,我们也不造山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学生没见过海,我们就带他去“看海”,没见过山,就带他们去“爬山”。

二、让活泼灵动归还本真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好奇,高中学生也不例外。在耳边常常听到老师抱怨的声音:现在的孩子怎么这样?……其实,仔细想想,我们在做学生时也贪玩,上课偶尔也睡觉,也会不择时机的聊聊天,所以这一切都很正常。不正常的是我们在用成人“应该”怎么做的思维要求着活泼灵动的孩子们。

他们好动,我们就把“动”的机会给他们,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的“动”起来:动脑去探求新知、动口去互相交流、动手去查漏补缺,动心去主动学习。他们好奇,我们就以“奇”引之,让课堂时刻存有悬念,比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时,当学到“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时,我故意“煽风点火”,言明此时国难当头,亡国之灾迫在眉睫,你荆轲到底在等什么呢?学生好奇的在文本中追寻着答案,最后我辅以解释:他所待之人其实是当时的剑术名家盖聂。荆轲曾经不远万里去结交盖聂,刺秦这种关键的事情,荆轲对燕子丹配给他的副手秦舞阳完全不信任,故而希望盖聂和他同去,但由于路远未能及时赶到,燕子丹又催促他赶快上路,所以只好和秦舞阳一起去了。而之后秦舞阳的表现也验证了荆轲的疑虑。再如学习《老人与海》时,我用“海明威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来评价他,学生听到后,全班哗然,接下来的学习也就更为用心了。课堂的本真就是在学生活泼灵动的助推下,让他们找准方法,掌握真知。

三、用自主合作分享美意

萧伯纳曾有过这样一段名言:“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都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种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课堂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学会独立思索、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进而把这种见解与同学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分享也是一种美。

每到假期时,我就给学生一个建议:利用假期时读一本名著,把文中最感动你的部分摘抄下来,开学时与同学交流。在每周的交流课上,学生总会把自己精心准备的内容分享给大家。这样下来,每个人了解到的就不再只是一部名著,而是几十本著作。长期的分享让学生体会到了合作分享的美,也深切地体会到课堂内外都是美。

四、使纯真美好成为习惯

中国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开篇就谈“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善是人的本性,可不同的习惯造就了不同的习性,我们应在教育中保存人类那份最初的纯真美好。这就要我们用一颗纯真美好的心带领学生在生活中去探寻美、发现美、创造美。

朱永新老师在书中写到:创造美育,需要宽松的氛围,需要让学生始终保持开放自由的心态和愉悦快乐的体验,需要教师努力呵护创新思维的萌芽。我们千万不要做一个自己画了“一位少年”学生就必须也画一个少年的老师,我们要允许“影子”的存在,更要鼓励“影子”的存在,还要让这个“影子”也透出美意。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好习惯能成就美好人生,而一個拥有纯真美好习惯的人定是一个积极乐观,浑身散发着美的气息的人。

美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价值,更是一种心灵的体验;美是创造的源泉,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因此,课堂不应仅仅停留在“课”堂,俗话说: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课堂应成为美的展现地,并帮学生养成美的习惯,让美从课堂起航,使课堂内外的美能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美育语文教学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美育史料·天津美育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