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镇鹏
摘 要:高中生面临来自老师、家长以及高考的压力,处于整个学校学习生涯中最紧张的学习阶段。易产生紧张、焦虑、烦躁等各种心理问题。研究表明只有处于中等压力水平的学习状态,才能使学生学习成绩达到最佳水平。本研究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证实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升了高中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水平。因此,聘请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十分必要。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正念训练;高中生;学习成绩
高中阶段的学习是整个学生学习生涯中最为紧张的阶段。面对来自高考、学校老师与家长等方面的压力,高中生更容易产生各种类型的心理问题。研究表明,过高或者过低的心理压力,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有中等水平的压力,才能使学生学习成绩达到最佳水平[1]。
一、心理健康教育實验
(一)实验流程
在取得学校领导和所在班级班主任同意后,选取重庆地区某高级中学高一年级两个教学班的学生参与实验。其中一个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另外一个班学生作为对照班进行对比。其中实验班共有学生52名,男生28名,女生24名;对照班共有学生50名,其中男生24名,女生26名。对两个班第一次月考平均成绩和心理健康教育结课后最近一次月考平均成绩进行对比,以检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在第一次月考中,实验班语文、数学、外语成绩分别为95分、105分、106分;对照班语文、数学、外语成绩分别为97分、106分、105分。利用SPSS软件对两个班学生平均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两个班学生成绩在95%置信区间上,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在经过八周的心理健康教育后,再对两个班学习成绩进行统计检验。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后,在实验班利用每周一班会课时间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共计八次;在对照班采取和平时一样的上课模式。本研究采用团体正念训练的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正念即积极、向上、开放的观念,最早是一个源于佛教的概念。心理学家卡巴金受此启发加以改良后引入到心理治疗中,通过一系列的正念训练,可以减少焦虑,保持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2]。团体正念训练的方法具体如下:
第一次课,首先进行自我介绍,再向大家介绍此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的、意义、流程及相关注意事项;介绍正念的相关概念,正念训练的案例及效果展示,征询大家对此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见及建议;在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订立正念训练团体契约书。第二次课,让大家相互交流说出自己的烦恼;进行正念训练,利用三分钟呼吸法调整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并反复练习;第三次课,首先大家相互交流第一次正念训练的感受与体会;教受学生身体扫描与正念冥想与身体扫描两种正念练习方法,引导学生反复练习。第四次课,首先寻找一名自愿上台的学生带领大家再次练习前两次课教受的正念训的练方法;教受学生正念禅修与负向情绪调整法,并反复练习。第五至第七次课,分享每次正念训练的感受后,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方法反复进行正念训练。最后一次课,让大家分组讨论开展正念训练以来的心路历程,讨论自己烦恼的变化情况,后由每组派出代表发言,最后由老师总结发言;在纸上写出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感受以及变化;在纸片上写下自己美好的愿望以及对同学的祝福,互相赠送卡片。
(三)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在全部训练课程结束以后一周内,随机选取参与训练的5名学生单独谈话,了解他们对正念心理健康训练的看法以及训练效果。结果所有学生都表示对此次训练非常满意,希望以后都开展类似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正念心理健康训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焦虑、紧张、学业压力大等心理问题。
在正念心理健康训练课程结束后的最近一次月考,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语文、数学、外语三门成绩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班的语数外成绩分别为108分,115分和112分;对照班的语数外成绩分别为100分、105分和108分。相比第一次月考,实验班分数分别提高了13分、10分和6分;相比对照班,实验班第二次月考分数比对照班分别高出8分、10分和4分。对实验班学生两次月考分数进行相关样本T检验,发现在95%置信区间上,第二次月考分数有了显著提升;对对照班两次月考分数进行相关样本T检验,发现在95%置信区间上,两次月考分数在统计学上没有明显变化。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第二次月考分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在95%置信区间上,实验班学生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班。
二、心理健康教育价值
传统的学校教育多是应试教育,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其他问题,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减轻了学生的学业压力,缓解了焦虑情绪,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实验还表明,处于健康心理状态的学生更能取得好的成绩。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符合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理念。因此,各个学校聘请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224-226.
[2]乔·卡巴金(著),雷叔云(译).正念——身心安顿的禅修之道[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