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九定
摘 要:现代课程标准已经指出了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语文教师在现代语文课程标准的约束下,需要对语文教学中的朗读与写作所占有的比重进行调整,在保持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要使学生学会选用正确的方式朗读。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接触的课文更为复杂,朗读难度也更高,因此教师需要把握朗读教学技巧,本文对几种朗读技巧进行研究。关键词:五年级;语文;课堂阅读;朗读技巧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内容,在阅读教学之中,教师不仅需要使学生学会理解文章内容,明确作者透过文章表达的情感,同时还需要让学生学会朗读,朗读也是体会课文的一种方式,学生也能在朗读活动中对课文的情感以及基调有效把握。五年级的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朗读能力,不仅需要将字音读准,还需要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情感。本文自身具有的朗读教学的经验,对几种朗读技巧进行展示。1 当前朗读教学存在问题从当前的课堂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几种教学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朗读教学的教学效果。在学生进入到五年级之后,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承受小升初的声学压力,教师会对教学方法加以调整,在确定教学内容的时候也会有所侧重,为了应对考试,语文教师会将精力主要放在语文习题练习、写作以及阅读理解之中。很少有语文教师还会在课堂教学中给朗读活动留出时间。而五年级的课文不仅仅内容更为复杂,其表达的情感也更为含蓄,学生如果不朗读很难对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对朗读教学缺乏重视是语文教师存在的一种普遍性的朗读教学问题。一些教师虽然在每一次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开展了朗读教学,但是其却没有选择正确的朗读方法,先由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模仿教师的方式来进行朗读,这种朗读活动不会将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升,学生也不能自行地体会课文内容与情感,这种朗读教学方式也不利于保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年级升高之后,学生接触到的课文类型也更多,不同类型的课文需要应用的不同的朗读方法,教师需要始终重视朗读活动。2 朗读技巧在进行课堂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对以下几种朗读技巧加以应用,提升朗读教学水平。2.1 把握课文的节奏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对课文的节奏进行把握,朗读课文需要先对课文的基本节奏进行把握,体会文章韵律,这种阅读技巧比较适合古诗文教学,古诗文作品一般具有比较强的韵律感,这种韵律美也是我国文言文与古诗词的特点,教师要通过示范朗读来使学生体会重音位置,同时还要让学生控制朗读的速度与停顿,一些学生对于朗读存在误解,认为只需要将字音读准即可,明确字音只是朗读的基础工作,如果想要使朗读更具欣赏性,就要将课文读出节奏感。比如在对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泊船瓜洲》这首古诗进行朗读的时候,教师需要先让学生应用课后注释对古诗字词的含义进行了解,再自行来划分古诗的重音与停顿:“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了解了古诗的节奏之后,才能体会到古诗的情感基调,进一步理解作者要借助这首古诗表达出的哀伤的思乡之情。2.2 体会课文的情感在朗读课文时,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将体会情感与朗读课文两种学习活动同时开展,并不是所有需要理解的课文都是与学生的生活贴近的,而朗读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读准了字句,掌握了音节,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透彻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神气”,与文中高尚的道德情操产生共鸣,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意志,即由文字、文章上升到文学,上升到对文化的品味、鉴赏的层次,这也就是小学第十一册语文课本读写例话中要求学生试着做到:把心放到文章中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它有助于情感传递,产生情感共鸣。小学生的生活面窄,所以不可能一下子唤起那么多的包含文字中的生活场景和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这时老师就要带领学生们去读。一篇文章在熟读以后,我要求学生掩卷深思,仔细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并相互探究由此而获得的真切的感受。我们知道,任何一篇文章,它的语言文字背后总包含着丰富的意象。而这种意象又联系着文章的神气——含蓄的感情,唯有读者用心去读,才能深切感受到。在朗读过程中,学生要能把这些文字转化为自己想象中的画面。2.3 选用个性化的方法进行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如果只用一种形式、一个腔调,时间长了,学生也会感到乏味。为了让学生对朗读永远有兴趣,在平时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做到“堂堂有新招,篇篇有花样”。童话可采用轮读课文的方式讲故事;散文可采用配乐朗读的方式设情境;对话多的文章可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练口才;介绍事物的文章,采用默读抢答的方式理解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交融的氛围,让学生朗读时全心投入,真正感悟到语言美、意境美,同时通过领读、范读、赛读、演读、自由读等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2.4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发朗读的习惯朗读的第一步就是要帮助学生张开嘴,敢于发声。朗读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学生应该能够识字,念字。因此,要求学生每人手边配备一本字典是很有必要的。在上课之前,首先要求学生把不认识的字查一遍,标注在课文中。其次,学生在课下应该提前试着朗读课文,看准字形,找准读音。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朗读习惯,首先,应该保证学生在朗读前对课文进行预习,做到不急不慢,不加字,不减字。其次,让学生们在句子处理方面,不要颠倒句子顺序。最后,让他们能够较为流畅的朗读课文。此外,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朗读比赛,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在比赛中讨论朗读的技巧,让他们探索提高朗读技能的方法,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3 结束语我国的语文是一种极具美感、内涵丰富的语言,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都具有极为独特的魅力,教师在对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指导工作的时候,可以将多种朗读教学方法案结合应用,本文先总结了朗读教学环节的现有问题,教师将这些朗读问题解决之后,可以通过集中技巧性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学生既要把握好课文展现出的情感基调,同时也要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朗读风格,教师还需要对朗读教学开展进一步地研究。参考文献[1]王凡琴.五年级语文的课外阅读浅谈[J].科研,2016(7),00278-00278.[2]丁晓兰.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谈[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10),46-46.[3]廖红霞.浅谈如何进行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J].未来英才,2015(20).[4]裴颖.论语文教学阅读重点的把握方法——以五年级课文《水》为个案分析[J].名作欣赏,2016(24),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