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新培 童善进
【摘 要】 关注非财务指标,是现代企业绩效评价的一个重要趋势。平衡计分卡、业绩棱柱等方法构建了不同的非财务指标体系,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又各有不足。选用哪些非财务指标来衡量企业绩效,与回答“什么是成功企业”“哪些因素导致企业成功”等问题密切相关。《孙子兵法》是世界级的兵书经典,对企业经营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按照其基本思想,从道、天、地、将、法这五个方面来考察企业绩效,能够更好地解释大规模企业绩效产生的原因,也非常适合根植于本土文化的中国企业的现实。文章按道、天、地、将、法的要义,设计了一套五维度的非财务指标体系,并提出了该指标体系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非财务指标; 孙子兵法; 绩效动因
【中图分类号】 F2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8)08-0100-03
绩效评价的作用有二,一是评判,二是导向,前者着眼于过去,后者聚焦于未来。在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中,有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类,可以说,财务指标的作用重在评判,而非财务指标的作用重在导向。欲使绩效评价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必须令两者有机地结合。
绩效评价中关注非财务指标较晚,对于应如何构建一个合理的非财务指标体系,目前论述颇多,但无普遍接受的观点。本文试图以孙子兵法的基本思想为依据,提出构建非财务指标体系的一种思路。
一、非财务指标的优点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企业绩效评价大部分是以财务指标为主。可以说,财务指标经过从单一到多元,从多元到系统的发展,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能够满足各种管理需求、各种形态业务的绩效评判。财务指标在评判职能上注重过去,在导向功能上容易带来短期行为;非财务指标则能够指示绩效进而更好地发挥绩效评价的导向功能、更多地与战略关联因而能够杜绝短期行为,所以,非财务指标很快进入大家的视野,并成为研究的热点。
二、当前流行非财务指标体系简评
(一)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有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指标之间的关系是:财务结果的实现,有赖于客户需求的满足,而满足客户需求,需要企业有一个有效的业务流程,同时,因为客户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企业必须不断改变相应的业务流程,为不断适应变化,企业需要有不断学习、适应变化的能力。因此,四个维度中,财务维度是与其他三个维度并立的,是结果,其他三个维度是过程、原因,也是导向。
平衡计分卡将非财务指标体系纳入绩效评价体系,其优点首先是强调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从而可以抑制短期行为;其次是指明了企业财务效果实现的原因或途径,这就真正将绩效评价提升到绩效管理的层次;最后,在解释企业财务效果实现的原因或途径方面也很有针对性,它强调客户需求的满足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非常适合竞争型企业;在满足客户需求方面,它除了看重业务流程的有效性,还强调业务流程的适合性,这与当今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多变环境非常吻合。
(二)业绩棱柱
业绩棱柱(Performance Prism)用棱柱的五个方面分别代表企业绩效内在因果关系的五个关键要素: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利益相关者的贡献、组织战略、业务流程和组织能力。这五个要素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首先,如果企业希望持续生存和发展,那么它把注意力放在一两个利益相关者(股东和顾客)身上,是不可取的;其次,如果一个企业想将真正的价值传送给股东的话,那么它的战略、流程及能力就必须进行整合;最后,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应该认识到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互惠的,如果利益相关者期望得到一些利益的话,他们也应该为组织贡献自己的力量。
与平衡计分卡相比,业绩棱柱的创新之处[1]在于既强调了利益相关者的取向,又强调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贡献。业绩棱柱的价值有以下两点。第一,它关注所有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认为只注重一部分表面上更具有影响力的利益相关者如股东和客户,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做法是有害的;第二,业绩棱柱的框架设计非常灵活,既能够适用于对整个企业的绩效评价,也能够适用于对企业内部某类业务、某个分部、某个部门的绩效评价。
三、指标选取的思想基础在于对企业绩效动因的理解
对于企业绩效产生的动因,可列举的影响因素可以说大同小异,但是对这些因素发生作用的权重以及对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解释,却有较大的差异。
平衡计分卡认为企业绩效主要来自于客户需求的满足,为此,企业需要有高效而灵活的业务流程,而业绩棱柱却认为企业绩效主要来自于对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满足。基于此,企业需要明确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并将之很好地统一于战略,然后通过战略、绩效评价、业务流程等的合理融合与互动来实现战略目标。可以看到,平衡计分卡认为客户需求满足是最重要的,四个维度在解释绩效产生原因方面,是有一种梯度关系。而业绩棱柱认为最重要的绩效动因是相关者利益的满足,在解释绩效产生动因方面,五个要素具有不同的解释力度。
对同一企业绩效产生原因的解释之所以不同,在于对待“如何才是一個成功的企业”“如何成功地经营一个企业”“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等问题上,大家的理解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例如,平衡计分卡关注客户需求的满足,其潜台词是企业处于一个充分竞争并且充满变化的环境当中,企业的经营必须以客户需求的满足为中心;只要抓准了客户需求、能够持续不断地满足客户需求,企业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这种理解恰当地体现了部分企业经营的实际,但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其客户需求是相当稳定的,甚至有些企业在引导客户需求。而业绩棱柱的基本理念是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企业,企业是利益相关者实现其利益的场所,同时,利益相关者又是企业经营成功的重要保障。这种理念在重视环境保护、注重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
综上所述,非财务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反映企业绩效的主要动因,而对哪些才是企业绩效的主要动因,则主要取决于对如何才是成功企业的认识。可以说,目前关于成功企业的认识,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适合与否之别。
四、《孙子兵法》对成功企业的理解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用来自于战场的智慧启发、指导商战是很有意义的。《孙子兵法》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军事著作,得到了中外学者的广泛认可,本文将从《孙子兵法》中探究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从而为确定绩效评价中的非财务指标体系奠定基础。
《孙子兵法》开篇[2]说:“……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也就是说,要想打胜仗,必须从“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行准备。这种理解非常科学。首先,五因素中,摆在前面的天、地是外部因素,放在后面的将、法是内部因素,这很好地体现了中国文化中顺势而为的基本思想,强调了人力的有限性,人力必须顺应天时、地利,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其次,天、地、将、法都可以看做客觀因素,而摆在首要位置的“道”则基本上是主观因素,当然,这个“道”,既受内外部因素影响,也受主客观因素影响,是各种因素映射于主观的一个结果。把道摆在第一位,强调的是“出师有名”“同仇敌忾”,强调的是必须“做对的事情”而不是“把事情做对”。最后,五个因素也有一定的内在关系,居第一层级的“道”,受后四个因素尤其是“天”和“地”的影响,又对“将”和“法”起统驭作用,处于第二级的“天”和“地”,对“道”起影响、支撑作用,对下一级的“将”和“法”则起统驭作用,第三层级的“将”和“法”既受其上各级因素的制约,又是其上各级因素的具体体现。其关系如图1所示。
若把这种思想放到企业经营中,那么,“道”可理解为企业的愿景和使命,主要观察企业的发展目标是否关注到利益相关者的重大关切;“天”可以理解为宏观环境,主要观察国际和国内、行业和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政策等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地”可以理解为微观环境,主要观察企业自身物质、文化环境等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的影响;“将”可以理解为管理队伍,主要考察管理队伍的品德、能力等;“法”可以理解为企业的组织结构、职责安排、业务流程等,主要考察企业生产经营的计划、安排是否能够有效地得到落实。
如此“翻译”之后来看看,按孙子兵法思想,如何才是一个成功的企业。首先,“道”对应着企业的使命与愿景,一个企业只有设定符合法律法规、响应了多数利益相关者内心需求的目标与战略,才能让企业有发展机会与空间,这与当代企业管理理论不谋而合,也与企业管理实践中强调文化建设吻合;其次,一个企业必须顺应环境,与其和谐、共赢,才能得到真正的、持续的发展,这与当下强调的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也是非常契合的;最后,道、天、地,基本上是属于战略层面的因素,而将、法则是战术层面的因素,所以,它一方面强调了企业经营中战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强调了战术必须在战略指导下进行,是战略的具体落实,这一潜在思想,也非常符合现代管理理论。综合地看,道、天、地、将、法,强调企业经营应该重视企业使命与愿景,强调企业经营顺应社会需求与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强调企业经营的战术必须服从于战略,这些基本观念,既与当代企业管理理论具有高度一致性,又与那些来自成功大企业的经验基本一致,可以很好地解释“什么是成功企业”“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成功企业”等问题。
综上,平衡计分卡强调的是企业面临高度竞争的环境,企业绩效的实现有赖于客户需求的满足,业绩棱柱强调企业是利益相关者的企业,企业绩效的实现必须依靠与利益相关者的相互交流,显然,这两种绩效评价方法强调的都是客观因素,而“道、天、地、将、法”摆在第一位的是“道”,突出了主观意愿的重要性,所以,道天地将法与既有的绩效评价方法有很强的互补性。
五、“道、天、地、将、法”非财务指标体系示例
按对“道、天、地、将、法”的上述理解,可以建立非财务指标体系如表1。
六、应用“道、天、地、将、法”非财务指标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一)必须合理赋权
作为一套指标体系,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那就是指标的权重。
本体系一级指标有五个维度,则平均权重是20%,考虑到指标获取的难易程度以及测评的可靠程度,道、天、地这三个指标的权重可以适当调减,但是每一指标的缩减都不宜超过5%。二级指标方面,道可以根据Mendelow矩阵①的基本精神,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关切程度和影响程度来确立权重;另外四个维度“天、地、将、法”,基本上可以大致平均赋权,然后根据其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程度,以1%~2%的幅度做上下微调。
(二)应设法避免非财务指标体系的缺陷
既然是非财务指标体系,就有非财务指标体系的固有缺点,为使得该体系作用极大发挥,必须充分扬长避短,第一,在赋权环节做好相关调研工作,使其能较为客观地反映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或关键点;第二,在评分环节则可以多种方法并用,选择那些适用的方法,而不一定非要选择最先进、最新的方法。
(三)本指标体系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一般而言,本指标体系更适合于大中型企业,而与其所处行业、所处寿命周期等无关,对于那些有长远发展目标、希望不断做大做强的中小型企业也同样适用。
【参考文献】
[1] 陈才俊.国学经典:孙子兵法全集[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2-3.
[2] 朱明秀.利益相关者价值导向业绩评价:理性透视[J].财会通讯,2009(6):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