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丽,何春峰,杜 华,杨桂兰
患者,女,18岁,藏族。因躯干部褐色斑丘疹伴痒痛3个月,于2016年9月就诊。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腰背部出现大量粟米大小的褐色斑丘疹,伴痒痛感,皮损逐渐蔓延至腹部,自行外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治疗,效欠佳。我科初诊为“苔藓性皮肤淀粉样变”并收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家族病史及其他传染病史。系统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腹部及腰背部密集粟粒大小褐色角化性斑丘疹,皮损角化明显、突出皮面,触之较粗糙,相互融合成网状(图1a,1b)。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HIV抗体及肿瘤标志物等均无异常;腹部多谱勒超声、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均无异常。皮损真菌镜检(-)。左下腹部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真皮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图2)。最后诊断: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治疗:阿维A胶囊 10 mg每日1次、复方甘草酸苷片50 mg每日3次口服;0.1%维A酸乳膏 每日2次外用;311 nm窄谱中波紫外线 0.4 J/cm2,每次42 s, 隔日1次照射。治疗10 d后,皮损角化变薄,颜色变淡,部分皮损完全消退。出院后继续上述疗法,治疗24 d后,皮损已大部分消退,双乳下尚有少量未完全消退的褐色丘疹,皮肤轻度干燥、糠秕状脱屑(图1c,1d)。1个月后停服口服药,局部外用凡士林乳膏 1g每日2次保湿护理。半年后电话随访,患者自述皮损完全消退,无复发。
图1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患者胸背部皮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
图2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患者下腹部皮损组织病理(HE染色×100)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confluent and reticulate papillomatosis,CRP)于1927年由Gougerol和Carteaud首先报告,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角化异常疾病,好发于青少年,女性多见,常在青春期后发病。皮损多位于双乳之间及背中部,逐渐累及上腹部,表现为米粒至黄豆大小不等的褐色丘疹,相互融合呈网状,表面粗糙[1]。由于本病皮损表现与多种疾病类似,需要与包括黑棘皮病、蕈样肉芽肿、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色素性痒疹、色素性扁平苔藓、网状色素性皮病、先天性角化不良、毛囊角化病、遗传性泛发性色素异常症、脂溢性角化病、X-连锁网状色素性疾病、Dowling-Degos病和木村网状肢端色素沉着等相鉴别[2,3]。国内有学者通过对20例CRP进行回顾分析,发现被误诊为花斑癣4例,误诊为黑棘皮病、色素性痒疹、疣状痣、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各1例[4]。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rimary cutaneous amyloidosis)分为斑状淀粉样变(macular amyloidosis)、苔藓性淀粉样变(lichen amyloidosus)及结节性淀粉样变(nodular amyloidosis),呈全球性分布,但在东南亚国家较常见。其中苔藓性淀粉样变更多见于中国人后裔[5],是三型中最常见的一型,皮损为持久性、瘙痒性斑块,早期孤立、质硬、鳞屑性、肤色或色素沉着性丘疹,呈波纹状,此时与CRP临床表现接近,容易出现临床误诊。但苔藓性淀粉样发病部位多为四肢伸侧,开始常为单侧发病,以后发展至双侧,对称分布。组织病理表现为棘层肥厚,颗粒层角化过度,特殊染色显示真皮乳头层有淀粉样蛋白沉积,为大小不一的团块,伊红-苏木精(HE)染色呈嗜伊红性无结构的玻璃样物质,沉积物与表皮间有裂隙,基底层液化变性和色素失禁。对照以上疾病特点、发病部位及组织病理改变,该例患者以腹部、腰背部褐色斑丘疹,聚合成网状,结合组织病理提示,可与苔藓样淀粉样变鉴别。
本病在治疗上尚无标准方案,有报道给予维A酸类、抗生素均有一定疗效,而抗真菌类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虽然有报道考虑本病可能与真菌感染有关,但许多文献[4,6,7]及本例患者的真菌镜检均呈阴性,因此,抗真菌治疗在临床上已被摒弃[8]。维A酸类药物可以调节和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有丝分裂以及增生和变性,还可抑制角蛋白的产生,从而使病变部位皮肤的增生和分化恢复正常[9]。而311 nm窄谱中波紫外线可减轻局部皮肤炎症反应,还可以降低真皮浅层微血管增生状态,从而加强了维A酸类药物作用。本例使用口服及外用维A酸类制剂,同时配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目前疗效尚可,其复发情况需进一步观察。
【参 考 文 献】
[1]奥多姆 RB, 詹姆斯 WD, 伯杰 TG. 安德鲁斯临床皮肤病学 [M].第9版. 徐世正主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382.
[2]Scheinfeld DN. Confluent and reticulated papillomatosis [J]. Am J Clin Dermatol 2006, 7(5):305-313.
[3]Díez E, Alonso LM, Zambrano B, et al. Confluent and reticulated papillomatosis without papillomatosis [J]. J Am Acad Dermatol,2005, 52(5):1182-1184.
[4]曾跃平, 马东来, 渠涛, 等.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20例临床分析 [J].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1, 40(4):206-209.
[5]Jean Bolognia, Joseph L Jorizzo, Ronald P Rapini. 皮肤病学 [M]. 2版. 朱学骏, 王宝玺, 孙建方, 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783.
[6]杨露露, 周文明, 杨森. 双胞胎同患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 [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6(4):283-284.
[7]尤家宝, 于美玲, 杨宝琦, 等.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2例 [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3, 29(3):191-192.
[8]江妍.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25例临床及治疗分析 [J]. 中外医疗,2016, 35(19):90-91.
[9]叶文正, 杨森.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临床研究进展 [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1, 27(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