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沂市第一中学,江苏 新沂 221400)
圆是一种非常完美的图形,具有很强的对称性和优美的性质.因此,若能借助圆的一些性质进行解题,往往能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很多表面上看起来与圆无关的问题,若能通过细致观察,实施一定的策略转化为圆的问题,则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突破解题的瓶颈.通过构造隐形的圆并转化为与圆有关的问题,体现了数形结合与化归转化的核心数学思想,是实现变式教学的重要途径与手段.下面笔者结合近几年来的各类试题,谈谈如何构造隐圆解题,现分析如下,供大家参考.
(201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第7题)
x=y+(x-y)=a2+b2(其中a≥0,b≥0),
a2+b2-4a=2b,
即
(a-2)2+(b-1)2=5(其中a≥0,b≥0).
因此x=a2+b2的取值范围是[4,20]∪{0}.
评注本题含有两个变量与根式,通过观察发现两个根式的平方和即为所求.通过实施换元策略,转化为常见的点与圆的最值问题,从而降低了解题的难度.
图1 图2
( )
(2015年四川省高中数学联赛试题第4题)
p2+q2=6(其中p≥0,q≥0).
f(x)=a·b=|a|·|b|cosθ=
评注本题借助平面向量,构造隐圆,转化为与圆有关的向量数量积问题,令人耳目一新.
(2008年江苏省数学高考试题第13题)
即
(x-3)2+y2=8(其中y≠0),
评注本题若用解三角形的方法求解,则复杂得多.通过建系,发现点在圆上运动,此圆是非常著名的阿波罗尼斯圆.这是源于课本的一道经典考题.
图3 图4
( )
(2011年全国数学高考大纲卷第12题)
因为|a|=|b|=1,所以
OA=OB=1.
从而
即
∠AOB=120°.
又因为
∠OAC=∠OBC=90°,
从而
Rt△AOC≌Rt△BOC,
得
∠ACO=∠BCO=30°,
于是
即
|OC|=2|OA|=2.
故选A.
评注向量因为其几何、代数双重身份而特殊,因为其双重身份而应用广泛,成为高考重点考查内容之一[1].若能注意到这一点,可结合图形思考,不难发现点O,A,C,B共圆,然后利用圆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知识,实现问题的解决.
例5已知⊙O:x2+y2=4,点P为直线x+2y-9=0上一动点,过点P向⊙O引两条切线PA,PB,A,B为切点,则直线AB经过定点
( )
C.(2,0) D.(9,0)
(2017年湖北省荆门、荆州、襄阳、宜昌七校联考数学试题第10题)
图5
(x-m)2+(y-n)2=m2+n2,
即x2+y2-2mx-2ny=0.
(1)
又⊙O的方程为
x2+y2=4,
(2)
式(2)-式(1),可得两圆的公共弦AB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2mx+2ny=4.
(3)
又因为点P(2m,2n)在直线x+2y-9=0上,所以
2m+4n-9=0,
即
2m=9-4n,
从而式(3)可化为
(9-4n)x+2ny-4=0,
即
2n(y-2x)+(9x-4)=0.
评注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点A,O,B,P共圆,同时可求出此圆的方程.于是AB即为两圆的公共弦方程,两圆方程相减,即可快速得到直线AB的方程.这是源于课本的重要方法,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通过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构造隐圆解决数学问题是一种广泛运用于解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关键是通过认真观察,发现隐形的圆,使之为自己的解题服务.有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数学文化背景,如例3;有些问题根植于课本而高于课本,如例5;有些问题打通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如例2.通过构造隐圆解决问题,不仅能开阔学生的思维与视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使之体会到数学之美并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1] 曹凤山.一个向量模 年年高考题[J].中学教研(数学),2017(12):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