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青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 200444)
以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工匠精神”为契机,“工匠精神”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其相关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以“工匠精神”为篇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时间段覆盖1996年-2017年2月底,总计2651篇。(如图表1)从图表中可以看到,2016年度的发文量接近2300,约占发文总量87%,2016年可谓“工匠精神”之年。
图表1 以“工匠精神”为篇名检索的发文年度趋势图
基于检索文献分析,2016年之前对工匠精神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工匠精神”意涵及其价值的探讨,较少触及工匠精神与其他领域的关联。回顾2016年, 工匠精神的研究成果不仅在数量上高歌猛进,在研究范围和主题上更是不断拓展。其论述内容涵盖范围较广,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其中讨论最为集中的有以下几方面的主题(如图表2)。
图表2 以“工匠精神”为篇名检索的发文的主题分类
工匠精神的本体问题主要涉及工匠精神的基本含义、工匠精神失落的原因以及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等几个方面。
研究工匠精神的相关问题,首先要厘清其基本含义,这是基础性工作。目前学者对“工匠精神”的研究首先集中于对其基本含义的界定与探讨。根据搜集资料分析可得:学者对工匠精神的界定有从哲学视野去分析定义的,有从历史角度去阐述的,也有通过中西对比来总结其内涵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成果有:
连辑《手工艺与工匠精神》认为工匠精神不仅是产品品质的体现更是人品的体现。其中产品品质在技术、文化、道德三个层面都体现了“工匠精神”。[1]
王国领、吴戈《试论工匠精神在现代中国的构建》从狭义广义两个层次上界定了共享精神,狭义的工匠精神是特质工匠对品质的一种追求;广义的工匠精神是所有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精神。[2]
查国硕《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意蕴》探讨了传统工匠的地位与内涵发展演变,认为“工匠精神”(Craftman’sSpirit)属于职业精神范畴,是从业人员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3]
刘志彪《工匠精神、工匠制度和工匠文化》阐述了其对工匠精神、工匠制度和工匠文化的看法。文章认为“无论怎么去定义工匠精神这一范畴的内涵,它都是指在制造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以消费者至上为宗旨,十分注重细节,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生产经营理念,指那种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反复改进产品,对产品质量严谨苛刻的、不懈的追求行为。”[4]
李砚祖《工匠精神与创造精致》指出工匠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实质上是指一种工作中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追求精工精致的精神”。但他不惟工人所独有,而是“人类一种通过不断学习、创新所积累的一种历史的、求实的、能够把工作做好的基本精神和保证” ,“也是人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品质和审美要求的提高而越加重视的关键所在”。[5]
李小鲁《对工匠精神庸俗化和表浅化理解的批判及正读》指出,“工匠精神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三者的统一”。[6]
王东宾《工匠精神背后的文化、伦理与制度内涵》论述了现代“工匠精神”的意涵,作者认为“与传统工匠强调技术的秘诀、秘方不同,现代“工匠精神”在强调自身主动性、创造性的同时,更加强调开放、协同和信息共享、共用。”且“工匠精神”不只是“个体层面对产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和尽善尽美的精神理念”,在更高层次上还“体现着对人和劳动的认同和尊重,是一种人文关怀与社会担当。”[7]
邹其昌《论中华工匠文化体系》结合学界的研究成果及其自己的认识,认为“工匠精神”可以从“现实层”和“超越层”两方面来理解。所谓“现实层”主要是指“工匠精神”实存性的本位状态和事实(本来的意义)。这个实存性的本位状态也就是现象学所示的“事物本身”——“工匠”本位。而所谓“工匠精神”的“超越层”是指“工匠精神”已从其本位性的实体工匠创造活动延展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方法论意义的层面。这个“超越性层面”已不再落实到具体的工匠活动领域,而是一种人生价值信仰,一种生存方式,一种工作态度,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一种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认”境界。[8]
对“工匠精神”概念、意涵、价值的探讨,主要回答了“什么是工匠精神”这一问题,这属于基础问题的探讨。如,许纪霖教授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专业精神”和“志业精神”。肖群忠和刘永春则指出“工匠精神”“狭义上是指凝结在工匠身上、广义是指凝结在所有人身上所具有的,制作或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白明认为“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对手艺的忠诚,所有的敬业精神、一以贯之都是与尊重手艺、材料表达及对待材料的忠诚息息相关。”
由此观之,目前学者对“工匠精神”意涵的理解多是从职业精神和工作态度来理解,当然也有部分学者注意到了工匠精神更高层次的意涵,如邹其昌所说的“工匠精神也是一种人生信仰”, 薛栋则认为“德”是工匠精神的核心。综合以上,笔者认为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更是一种德操、人生追求、人生信仰的体现。
对工匠精神的执着与坚守创造了许多神话(如日本、德国的崛起),这也是工匠精神得到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其研究必然基于其当代价值。工匠精神的价值,从个人层面而言主要是对个人的塑造作用,从社会层面而言主要是指其对企业发展、产品品质、中国制造等各方面起到的提升与促进作用。其主要成果有:
肖群忠等《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探讨了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作者认为“工匠精神是工业制造的灵魂,有助于工作主体的自我价值实现,当代中国制造呼吁工匠精神的回归。”[9]
李艳芹和姜苏原《探讨新常态背景下传统手工艺工匠精神》探讨了中国传统手工艺工匠精神的价值体现及其当下价值。作者认为:“工匠精神是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变为制造强国的强大精神助力。”[10]
王小茉与王卫平《论工业化背景下的工匠精神》论述了工业化背景下,工匠精神的三个积极价值:“促进设计师在造物过程中的整体把控能力,对机械设备改造的关注,以及对自己工作的自豪感。”[11]
查国硕《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意蕴》认为工匠精神在传统意义上对善美境界的追求,在现代社会不仅继承了这一传统,并有了新的价值意蕴:即在中国经济结构升级发展的转型时期,工匠精神再也不是个别行业的职业追求,而是任何人的行为追求。因此,培养富有工匠精神的创造性人才极其重要。
刘建军《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指出,就中国制造而言,工匠精神有助于制造业发展的体质增效;就企业而言,有利于企业品牌的塑造;就劳动者而言,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价值;并且作为一种精神价值契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
李进《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培育路径研究》从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而言,指出工匠精神是“制造业的灵魂”,“是高品质生活的保障”,“有助于技术技能人才实现自我价值”“有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13]
关于“工匠精神”价值意义的讨论,如肖群忠等提出“工匠精神是工业制造的灵魂,有助于工作主体的自我价值实现,当代中国制造呼吁工匠精神的回归”。柯秉光则指出,当前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制造业上除了技术上的差距,还缺少了一种工匠精神。他说:“老一辈的机械工人普遍学历不高,但工作过程沉着自信、一丝不苟,充分体现了‘精益求精,多快好省’的优良品质。”还有很大一部分文章讨论了“工匠精神”对我国制造业的重要价值。总的观点认为,工匠精神的发扬有助于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发展。可以说这也是当今社会重新关注被忽视的工匠、重新呼唤失落的“工匠精神”最现实、最直接的原因。
工匠精神的回归是时代所需,目前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当代工匠精神的缺失,寻找其缺失的原因也是题中之意。
这类文章探讨了我国工匠精神失落的原因,他们试图找出问题之所在,以寻回并发扬我国的工匠精神。其主要成果有:
陈岸瑛《工匠在现代社会中的位份与工匠精神在21世纪的复兴》认为工匠精神的缺失主要的是传统手工艺及其手艺人在当代“位份”的缺失,失序,而要复兴这种工匠精神必须要找准“工匠阶层”的位置,以传统融合创意。[14]
连辑《手工技艺与工匠精神》从三个方面重点谈论了背离“工匠精神”的原因:大工业生产中,人性因素的缺乏;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如趋利避害;相关的价值取向偏离,以官本位和金钱本位为时髦,而不是文化本位为中心。[15]
阚雷《别因工匠精神的浪漫,掩盖工匠制度的缺失》首先分析了当前中国所面临的现状,指出“精益求精跟价格和利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由竞争的标准决定的。”而这就需要工匠精神的融合,然而当前中国的情况却是“工匠精神”的缺失,难以实现,作者认为这种不好实现,是因为“工匠精神”更多的是“德”,而不是“才”。而要真正培养这种德才兼备的“工匠”及“工匠精神”,最终指向了“工匠制度”的建立。作者认为良好的“工匠制度”才能确保培养更多的“工匠”和“工匠精神”。因此,作者认为真正缺乏和急需建立的是“工匠制度”。[16]刘志彪则认为“工匠文化”的缺失才是导致“工匠精神”缺失的真正原因。他在《工匠精神:生于制度还是孕于文化》一文中批判了工匠制度的表面化,他明确指出“缺少工匠制度还是表面化的解释,制度背后的相互作用的文化,才是缺乏工匠精神的深层次的原因,即支撑工匠精神的文化,才是我们真正缺乏和必须重构的东西。”[17]
总而言之,“工匠精神”失落原因,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以阚雷为代表,认为当代工匠精神的失落是由于“工匠制度”的缺失,没有制度的保障,工匠精神也难以回归;一种是以邹其昌、刘志彪为代表,认为工匠精神失落的深层原因是由于工匠文化的缺失,要复兴工匠精神,需构建工匠文化体系。笔者认为这两者都有一定的合理性,首先制度是保障,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障才能正在寻回失落的工匠精神,但是也要看到制度建设也属于文化建设的部分,因此,归根结底是一个文化问题,笔者比较认同第二种观点,即重拾工匠精神与构建工匠文化体系。
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主要集中探讨了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在职业教育中如何培养工匠精神等问题。主要成果有:
厌氧发酵是利用餐厨垃圾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产生沼气,此方法有助于餐厨垃圾的减量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但是由于餐厨垃圾物料所含的油脂、盐分高以及垃圾分类不彻底引入的杂质过多(如塑料袋、金属、碎瓷片等)会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因餐厨垃圾成分复杂,而厌氧发酵过程对餐厨垃圾物料要求较高,若经前段预处理后的物料达不到厌氧消化的要求,就容易造成厌氧消化系统产气不稳或是难以产气等问题[4]。
肖龙、陈鹏《技术哲学视域下工匠精神的生成及培育》从技术哲学的视角,分析了整个工匠生成的起点、关键、内核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问题,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渗透、校园文化的影响等都对工匠精神的培育养成有一定的作用。[18]
李小鲁《对工匠精神庸俗化和表浅化理解的批判及正读》认为工匠精神的培养基于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增加实践活动、实习顶岗、思想教育等等,并加强师生互动,增强校企合作等等。
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一方面分析了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缺失的原因:历史文化中对工匠的一贯轻视;现存制度如教育制度的的倾斜使得职业工人的缺乏等。并针对这种缺失,提出了重塑方法:教育方面校企结合;高校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分流等。但文章并未详细论述,在职业教育中如何融入“工匠精神”。
徐浩,孙敬《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基本价值向度》则认为职业教育过程融合“工匠精神”一方面是职业教育内部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迫于外部产业升级的压力。文章指出,“工匠精神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价值向度”[19],并从国家、政府、院校三个层次提出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的路径。笔者较为认同文章的观点,但是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离不开校企合作,而文章恰恰忽视了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叶军《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灵魂和支柱》首先分析了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文章认为二者是“形与神”“起点与结果”的关系,职业教育是载体,是起点,工匠精神是灵魂,是结果。职业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工匠精神渗透于培养的过程。并且提出了三条培养路径:顶层设计的政策法规支持;校企合作,搭建培育工匠精神的共享平台;以及文化渗透作用,将工匠精神嵌入职业教育的整个过程。[20]
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相关问题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工匠精神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以及如何融入到职业教育中,大多数观点认为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中一方面有利于培养优秀的产业工人,一方面有利于职业教育的自身改革;并且提出在职业教育中发扬工匠精神的若干建议,宏观上主要是从顶层设计、政府扶持、企业支持等几个方面来推进,微观上则从课程的设置与安排上进行改革以培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相关问题的探讨方面一方面揭示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弊端,有利于职业教育的自身改革,但是将职业教育作为工匠精神改革的唯一手段显然是有问题的。
工匠精神与中国制造集中探讨了工匠精神对企业的发展、品牌塑造以及中国智造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部分文章附带讨论了培育(企业)工匠精神的路径。主要成果有:
《“工匠精神”将给中国制造业带来颠覆转型》,《“工匠”精神,引领中国“智”造》,《培育“工匠精神” 加快质量强国建设 》(任宇),《企业对创新应有更全面认识,要有工匠精神》(金碚),《工匠精神 智造强国 》(柯秉光)等,主要探讨了工匠精神对供给侧改革以及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意义。如金碚在《企业对创新应有更全面认识,要有工匠精神》就特别谈到了我国技术创新不强的一个深层问题即为文化问题,作者认为工业品做到最后一定是精致、极致的,这就需要工匠精神的融入。柯秉光在《工匠精神 智造强国 》中则指出,当前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制造业上除了技术上的差距,还缺少了一种工匠精神。他说,“老一辈的机械工人普遍学历不高,但工作过程沉着自信、一丝不苟,充分体现了‘精益求精,多快好省’的优良品质。反观当前的年轻人普遍欠缺吃苦耐劳精神,缺少了对科学、对技术的尊崇,以至创新能力不足,逐步拉开与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之间综合技术能力的距离。”要改变这种现象,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他认为需要工匠精神的回归,需要对产品的精益求精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总而言之,这些观点一致认为“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之魂”,为中国制造强本固基,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必不可少的法宝。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工匠精神重提的时代背景,即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或过渡时期。正是这种特殊的转型时期,使得工匠精神尤为重要,说明工匠精神是时代所唤。
工匠精神的典范推介实际上是培育和寻回工匠精神的可鉴榜样,包括国内外优秀匠人精神品质的介绍,国外工匠精神传承发展优良国家的介绍,以日本、德国为主。如:
蔡秀玲、余熙《德日工匠精神形成的制度基础及其启示》从德日两国的企业制度、经济体制、职业教育体系等方面论述了德日两国工匠精神发扬光大的秘诀,如严格的行业标准和管理规定对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形成有着重大的作用;德国双元制教育体制,使得校企合作,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产业工人,这些都是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的。
田志勇《“工匠精神”在德国能够兴起的三点原因》从历史、地理与国家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德国工匠精神熠熠生辉的原因,作者认为德国“工程师文化”为工匠精神的传承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底蕴;而地理方面,由于地域资源、有限市场等的限制,变激发了技术的精益锻造;国家工业4.0的发展与推动体现了国家对制造业的重视,也为工匠精神的发展营造了大的环境氛围。
姚玉秀《日本如何传承“工匠精神”》从日本的文化基础,社会对蓝领工人的认同以及传统工艺的传承制度三个方面论述了日本工匠精神的传承之道。文章认为日本的工匠精神是基于其“匠人文化”发展起来的,而这种“匠人文化”又是中国传统思想与日本固有精神的结合。
李曾婷《德国和日本工匠精神的启示》也从德国的双元制教育体制和日本中小企业的严格要求和标准分别论述了德日工匠精神给予我们的启示。
探索德日“工匠精神”生存机制的成果相当丰富。总结起来,孕育德日两国工匠精神的养分主要是其教育体制、企业管理体制、传统工艺的传承模式、经济体制以及社会对蓝领工人的认同,以及客观的地域地理条件等,这些都为培育中国当代工匠精神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但整体上来看,每篇文章的视角相对狭隘,仅从个别方面浅析了促成工匠精神的缘由,甚至存在一定的误解,例如有学者认为由于地域狭小、资源短缺、国内市场有限,所以不得不提高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品质等,这也许是成就工匠精神的外在条件之一,但绝不是主导因素;还有学者认为德国工业4.0的推进,对制造业的重视推进了工匠精神的发展,事实上工匠精神培育与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不是某一件事情或某一单独阶段能够促成的。另外,在探讨国外工匠精神传承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事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而不能盲目照抄照搬国外的体制机制,应以中国国情为大的前提。
相关成果涉及的主题十分丰富,如,有学者开始关注工匠精神与当代设计的问题,也有学者将工匠精神与当代创业问题联系起来探讨,还有学者挖掘工匠精神的创新内涵等等,这些成果为全面理解工匠精神提供了多方位、多维度的视角。
其一,工匠精神与设计主要讨论了,工匠精神对设计、设计教育的影响,如,吉嘉慧《“工匠精神”对当今设计的指导意义》就指出,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有利于提升设计产品品质,及设计师设计水平并且能够为设计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郭线庐、赵战的《重振工匠精神,让中国设计赢得世界尊重》则探讨了工匠精神对设计教育的重要意义,文章指出,在设计教育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就设计教育本体来说,增加了新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利于设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就人才培养来说,为未来提供充满活力、竞争力,富有责任感的设计人才。还有部分文章探讨了工匠精神与设计的关系,认为设计的源头是传统手工艺,与工匠精神有着天然的联系。这类文章意识到了工匠与设计师的天然联系,认为工匠精神的弘扬必然会促进设计的良性发展,这些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是在讨论过程中缺乏对这种内在联系的溯源,使得工匠精神对设计的促进作用稍显牵强。
其次,是探讨工匠精神与创新的关系。这类分文章主要认为创新是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是工匠精神的延伸。如,曹祎遐《创新,工匠精神的延伸》中就指出,技术与工艺的创新都是在不断的思索、打磨,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实现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工匠精神与创新互动关系的探讨,一方便利于革除人们对工匠重复机械工作的误解,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工匠精神的动态发展。工匠精神的内涵与外延不是一层不变的,时代会赋予其新的含义,而创新正是当代赋予给它的新内涵,唯有不断的适应时代要求而调整自己,工匠精神才能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工匠精神与创新关系的探讨实际上是对工匠精神基本内涵的重新解读。
其三,论述创业过程中,工匠精神的重要作用。创业是一个艰辛而又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创业初期其艰苦需要工匠精神的坚持不懈、精益求精、耐心钻研等品质。国家对创业的支持使得社会创业景象一篇繁荣,然而在浮躁的、功利的社会环境中,一部分创业者将创业当成发家致富的捷径,缺乏了对事业的责任与耐心。在这种情况下,工匠精神的融合是一剂良药。正如,张伟《王文京:创新创业需要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指出的一样,“企业只有专注于自身领域,以精益求精、精雕细刻的‘工匠精神’将产品做精做细,不断提升技术、质量、服务水平,让用户满意,才能培育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1],才能大到做强。事实上在古代手工业作坊中,工匠也是创业者,他们制作销售自己的产品,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今天的创业者,许多老字号品牌也是由小作坊的工匠创业一直扩大到今天广为人知的品牌,在这个过程中工匠精神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创业与工匠精神有着天然的联系。
事实上,讨论工匠精神的主题远不止上述内容,其成果也由最初的报道、随笔、感想逐渐转向学术性问题的探讨;讨论的范围与领域也不断拓展,不同行业、身份的学者结合自身职业讨论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外延以及价值意义;讨论的视角也不断丰富,有从哲学层面探讨工匠精神本体,也有从历史文化视角对其追根溯源。随着时间的推进,研究的深入,会有越来越多丰富而深刻的成果产生。
参考文献:
[1]连辑.手工技艺与工匠精神[J].文艺研究,2016,(11).
[2]王国领,吴戈.试论工匠精神在现代中国的构建[J].中州学刊,2016,(10).
[3]查国硕. 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意蕴[J]. 职教论坛,2016,(7).
[4]刘志彪.工匠精神、工匠制度和工匠文化[J].青年记者,2016,(16).
[5]李砚祖.工匠精神与创造精致[J]. 装饰,2016,(5).
[6]李小鲁. 对工匠精神庸俗化和表浅化理解的批判及正读[J]. 当代职业教育,2016,(5).
[7]王东宾. 工匠精神背后的文化、伦理与制度内涵[N].21世纪经济报道,2016-03-28008.
[8]邹其昌.论中华工匠文化体系[J].之“工匠精神”一节,艺术探索.2016.(5).
[9]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 湖南社会科学,2015,(6).
[10]李艳芹,姜苏原.探讨新常态背景下传统手工艺工匠精神[J].美与时代,2015,(12).
[11]王小茉,王卫平. 论工业化背景下的工匠精神[J]. 装饰,2016,(5).
[12]刘建军,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
[13]李进,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培育路径研究[J].2016,(9).
[14]陈岸瑛.工匠在现代社会中的位份与工匠精神在21世纪的复兴[J].设计,2016,(20).
[15]连辑.手工技艺与工匠精神.
[16]阚雷. 别因工匠精神的浪漫,掩盖工匠制度的缺失[J]. 装饰,2016,(5).
[17]刘志彪. 工匠精神:生于制度还是孕于文化[J]. 中国经贸导刊,2016,(16).
[18]肖龙,陈鹏. 技术哲学视域下工匠精神的生成及培育[J]. 职教论坛,2016,(34).
[19]徐浩,孙敬.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基本价值向度[J].科教文汇,2016,(10).
[20]叶军.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灵魂和支柱[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6,(9).
[21]张伟,王文京.创新创业需要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6-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