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德
(水发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14)
黄水东调应急工程是继引黄济青工程、胶东调水工程后,山东省内2017年重点跨流域、远距离的大型调水工程。随着项目一期建成使用,山东省内将形成新的“两大水源,三大工程”调供水局面。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水价是当务之急。
黄水东调应急工程自东营市境内新建的曹店引黄泵站和已建的麻湾引黄泵站提取黄河水,分别经已建的曹店引黄闸、麻湾引黄闸和改造的曹店干渠、麻湾干渠输水至广南水库1号沉沙池,沉沙后提水入增容的广南水库,由新建的加压泵站通过管道经潍北第二平原水库至引黄济青宋庄分水闸,全长共计63.9km。工程从曹店、麻湾引黄闸引水至潍北第二平原水库工程,并将引黄济青的弥河连通至现有的引黄济青干渠,向引黄济青干渠分水;同时利用清水湖、潍北水库、潍北第二平原水库、白浪河蓄水工程、丰泉水库、潍河金口橡胶坝等进行调蓄,调水线路经过东营市垦利县、东营区、广饶县、寿光市、潍坊滨海区共5个县、市、区。
黄水东调应急工程是利用青岛、烟台、潍坊、威海四地市的黄河用水指标缓解潍坊北部、寿光市、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昌邑市的用水危机,并向潍坊南部、青岛、烟台、威海调水,以缓解山东区域内的水资源供需矛盾,解决胶东地区的缺水难题。
项目自东营市的曹店闸和麻湾闸引黄河水,引黄灌区干渠输水,经现有的沉沙池沉沙后提水入广南水库;经广南水库调蓄后,泵站加压入管道输水至潍坊的清水湖水库、龙泽水库和潍北第二平原水库。工程共利用改造的引黄干渠97.02km,加压泵站以下新建管道工程63.91km,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引水工程、输水工程、提水工程、沉沙工程和调蓄工程等。
项目总投资33.89亿元,黄水东调应急工程供水保证率需达95%,年供水量3.15亿m3。新建曹店引黄泵站流量35m3/s,新建曹店入沉砂池泵站流量30m3/s,新建麻湾入沉砂池泵站流量20m3/s,新建入广南水库泵站流量35m3/s,广南水库增容后库容13595万m3、兴利库容11795万m3,新建加压泵站和管道流量15m3/s;改造曹店干渠、麻湾总干渠及四干渠仍采用原设计规模,流量分别为50m3/s~30m3/s、60m3/s~20m3/s。另外,在昌邑市建设相关配套工程,设计流量满足每天20万t的供水需求。工程预计引、输水等先期工程于2017年9月底完成,其他工程将于2018年3月底完成。
目前国际上基于成本的定价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均成本法,一种是边际成本法。单一计量水价一般基于平均成本进行定价,将全部产生的成本进行分摊。而阶梯水价更侧重使用边际成本法,在级别内仍然价格相同,将实际支出与成本的关系更为密切,增加了用水户对水价变化的敏感性,从而有效促进节水。
为实现水资源分配的帕累托效率,即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理论上就是要将水资源产生的社会总收益扣除社会总支出之后的余额即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此水价边际成本定价模型为:
式中:PM为可以达到社会效益最大化下的水价;MC为边际成本;LMC为长期边际成本;SMC为短期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MC包括长期边际成本LMC和短期边际成本SMC。就供水工程来说,短期边际成本是指供水工程投资中的可变成本,可变成本的增加可以提高单位产量,即是创造更大社会效益。但是供水工程的特殊性,在短时间内无法使用,从长期来看,发挥作用的是长期边际成本,所以边际成本定价原则主要依据长期边际成本进行定价。长期边际成本应该包括新增供水工程的固定成本FC以及工程中的可变成本VC,以及供水工程投资的机会成本。
在边际成本定价原则下,水价的确定不仅需要将工程的全部投资计算在内,其中包括年投资增加量,管网投资,运营费用,年损耗费用等,还需要考虑投资资金未来的机会成本。因此边际成本定价,是对未来需求的更准确的估计,可以推动水资源的高效分配。
调水工程项目投资较大,如水价制定过低工程无法顺利收回投资;如果水价制定过高造成用水户负担太大,不利于外调水的有效使用。2004年国家发改委与水利部联合下发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水利工程供水应逐步推行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模式,基本水价的计算主要是来自生产或服务的固定投入成本,计量水价的计算主要是生产和服务运行的可变成本。
两部制水价是指将供水成本、费用、利润和税费构成的水价分成由基本水价和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一种计算方式。基本水价包含供水产生的直接管理费用、折旧费、维修费等;计量水价包含基本水价之外的水资源费、材料费等其他成本、费用、以及利润和税费,即
式中:Pr为容量水价;Qr为年设计取水量;Cj为计量水价;Qj为年实际取水量;Pm为综合水价。
两部制水价可以建立供水成本与费用动态补偿平衡关系。在丰水年,供水量需求较少,供水经营者可以得到适量补偿,用以维持供水工程的正常运行;在平水年与枯水年,供水量需求较大,可以保证让用水户的支出不高于单一水价下的支出。对于大型调水工程,两部制水价的使用,可以提高水利建设工程的资金使用效率,提升供水经营者的水价管理水平和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国际水价制定思路,打破垄断,引进竞争机制,改变传统单一政府定价模式,转为在水权制度下,由政府指导或协商定价,参考市场体制下主要用水户的“承受能力”,形成按各用水户实际用水量以及其承受能力而制定的综合水价,保证用水户可以按需用水和供水工程良性运转。
早期水权制度的不明晰再加上缺乏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措施,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水环境的恶化。通过完善水权立法,提高水权意识,加强水权管理,挖掘“水权市场”潜力,将水价的制定延伸到水权的确定上来,进而促进水资源调配系统的成熟和水资源使用的可持续发展。
考虑将供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水污染防治等一并纳入水资源管理定价系统。通过水务一体化管理,真正做到水资源的有效、高效配置,促使整个涉水产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使水资源运行效率得到提高,进而降低用水户使用的成本。
[1] 黄芳.我国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4.
[2] 才惠莲.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研究 [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2.
[3] 马超.我国引调水工程水价改革分析 [J].水利发展研究,2014,(10):P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