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一次性与多次性根管治疗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2018-05-08 10:28徐军义王壬许颖李亮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窦道根尖周炎患牙

徐军义 王壬 许颖 李亮

根尖周炎是口腔科常见多发性疾病之一,其主要症状是肿痛及饮食难进等,对患者的咀嚼功能和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1]。根管治疗是临床上对慢性根尖周炎最常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人们生活品质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治疗中及术后痛苦程度越小越好,且就诊次数尽量少。

根管治疗包括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与多次根管治疗术两种,本研究主要对我院 240 例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使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与多次根管治疗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根管治疗过程中和术后两周内的疼痛次数和程度(VAS)、治疗效果及术后3个月、1年、2年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4年6~11月在我科治疗的240例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男111例,女129例;前牙65例,前磨牙40例,后磨牙135例;患者年龄18~70岁,平均(35.7±6.5)岁。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使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照组使用多次性根管治疗术,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临床检查均确定根尖区软组织存在窦道,使用X线检查,确诊窦道与患牙根尖炎性病变正相关;同时具体观察患牙病变情况与牙根管的数量、粗细走向等。牙体预备方式如下:①去净龋坏牙体组织及薄壁弱尖,对冠部缺损严重患牙进行树脂假壁修复,且对隐裂牙做结扎或者修复临时冠,依照具体情况对牙齿咬合进行调整,降低患牙咬合高度,使患牙与对颌牙无接触;②进行除髓操作,具体要求为揭净髓室顶,在最大限度保留健康牙体组织的前提下能够保证根管治疗器械无阻力的直线进入根管口,尽量清除干净坏死牙髓组织,避免术后残髓引起疼痛或炎症复发导致根管治疗失败;③根管预备,首先用10号或15号扩大针疏通根管,掌握根管位置、数量及走向,然后用根管测量仪与插针X光片相结合准确确定根管工作长度,protaper大锥度钛镍锉结合EDTA预备根管,每换一根锉,通过侧方开口的注射器用氯亚明与3%双氧水交替反复无压力冲洗,前后牙均预备到比初锉大三个型号为准,根管预备完毕后用生理盐水结合超声荡洗彻底清理消毒根管,纸尖吸干根管。治疗组,根据已测量根管工作长度采用碧兰糊剂加牙胶尖进行严密的根管充填,术后即刻拍X线片确认根充到位严密完好,避免欠充或超充等不良后果,如果填充效果不佳则需要取出根充材料后重新进行根管充填,对患牙牙体缺损进行常规修复,从而一次性对患牙进行根管治疗;对照组,根管预备后采用氢氧化钙对根管进行封药消毒,每周复诊1次,待患者无自觉肿痛不适、无明显叩痛、根管内无明显渗出后再采用碧兰糊剂加牙胶尖进行严密的根管充填,牙体缺损修复,通过多次复诊完成根管治疗。如手术后患者疼痛明显, 可适当服用止痛片。

1.3判定标准

1.3.1 疗效判定标准 将临床症状变化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作为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标准。痊愈:治疗结束后患者窦道愈合、无肿痛、叩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咀嚼无异常, X线片显示根充严密到位、根尖周透射区消失、牙周膜间隙正常、硬板完整;有效:窦道愈合、无肿痛、叩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咀嚼无异常,X线片显示根充严密,根尖周透射区明显减小;无效:自觉咬合有轻度不适, 偶有肿胀,或窦道不愈,X线片显示根尖周透射区变化不大;或根尖周透射区有增大趋势。

1.3.2 疼痛评分标准 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采用数字评分法(VAS)进行评价,将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0~10共11个数字表示,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最痛。评分<3分,表示轻微疼痛,可以忍受;4~6分,中度疼痛,影响睡眠,但可以忍受;>6分表示疼痛不能忍受,难以入睡,需要给予临床处理。

1.4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术后两周内的疼痛次数、程度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2周、3个月、1年、2年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表1 根管治疗2周内VAS评分情况

表2 两组术后2周、3个月、1年、2年有效率对比情况

3 讨论

临床治疗牙尖周病的过程中, 根管治疗是使用频次较多的治疗方式,根管治疗方式指的是使用一定的方式将坏死的牙体和牙髓清除, 并且紧密的填充根管, 将根管可能感染的渠道完全消灭, 加快牙组织的痊愈[2]。通过本研究,一次性根管治疗在治疗慢性窦道型根尖周炎的过程中和术后2周内的疼痛次数(0.5±1.0)、程度(2.0±1.5)及总有效率(70.8%),相比多次性根管治疗过程中和术后2 周内的疼痛次数(2.0±1.5)、程度(4.0±2.0)及总有效率(56.7%),疼痛次数更少、程度更轻、总体有效率更显著; 术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总有效率(3个月74.2%、1年80.8%、2年82.5%)相比多次性根管治疗术总有效率(3个月70.8%、1年78.3%、2年83.3%)无明显差异。

一次性根管治疗之所以术后疼痛较轻,是因为对根管预备进行严格控制,彻底清除根管内感染物质,并且使用的根管充填材料能够起到持续的消毒作用,将机体具备的防御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提高了根尖周的愈合率和治疗效果[3]。两周内效果更理想是因为得益于现代根管治疗技术、器械、药物和材料的发展与改进:①在根管治疗中根管测量仪与X线片结合准确确定根管的工作长度,最大限度避免了根管治疗中对根尖周组织的刺激与损伤;②大锥度钛镍根扩器械最大限度的清除掉根管壁的腐坏物质,使根管口敞开利于根管内腐坏物质的冲洗,同时使根管呈连续锥形,消除了倒凹利于根管的严密充填;③EDTA与氯亚明的应用起到润滑溶解根管内壁的效果,减少了根扩中对牙体的阻力损伤;④侧方开口无阻力冲洗既达到理想的冲洗效果,又避免了冲洗液从根尖孔溢出对根尖周组织的刺激;⑤根管预备后超声荡洗最大程度清除内的污染物质和根管壁的玷污层,为根管的最终充填创造了理想条件;⑥碧兰糊剂具有抗炎且凝固后体积长期无变化的特点,有利于术后炎性反应的控制与长期效果的持续;⑦一次性根管治疗在最短时间内去除了根管内感染物质,对根管进行了严密充填,消除了感染因素对根尖周病变的刺激,利于根尖周窦道及其他症状在最短时间内缓解和愈合;⑧因为慢性窦道性根尖周炎的窦道能起到引流作用,即使治疗中轻微的刺激引起根尖炎性反应加重,也能得到及时减压引流,使术后反应较轻。

术后3个月、1年、2年两种术后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因为两种治疗方法均实现了根管系统的严密封闭,保证了疗效的长期有效性。

综上所述,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减少患者就诊的次数和术中术后不良症状,避免了多次性根管治疗术对患牙的反复刺激和二次感染,且保证了长期效果理想,提升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一致好评,临床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值得肯定。

1 谢兴潜,洪振华.根管治疗术联合干髓术治疗老年患者磨牙干髓术后残髓炎的疗效观察[J].上海口腔医学,2010,19(3):244-246

2 张立琴.江嵬.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根管治疗牙髓病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J].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4,8:259

3 卫旋,柳玲变,潘巧凤,等.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0):2618-2619

猜你喜欢
窦道根尖周炎患牙
一次性根管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感染的效果探讨
维他派克斯糊剂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严重根尖周炎伴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一次性和多次根管治疗对根尖周炎的疗效对比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结核性窦道治疗中负压封闭引流置管方式的改良及护理
采取根管填充氢氧化钙糊剂+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炎的疗效
牙周炎对口腔种植修复效果的影响
磨牙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留价值分析
意向性牙再植在重度牙周炎待拔患牙保留中的应用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