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药物透入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8-05-08 10:28曹明争黄倩张杰孙钦立尹桂华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斯的明胃肠道胃肠

曹明争 黄倩 张杰 孙钦立 尹桂华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1,2]。由于麻醉及手术创伤的影响,胃癌术后患者常出现腹痛、腹胀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功能抑制,从而影响胃肠道吻合口及腹壁切口的愈合,甚至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胃肠道功能抑制的时间越长,出现肠梗阻、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风险越高[3~5]。因此,加速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减轻患者痛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超声波透入甲氧氯普胺及新斯的明对胃癌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10月我院普外一科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90例。入组标准:①病理诊断为胃癌者;②能够行胃癌根治术者;③全身麻醉、开腹手术者。排除标准:①心、脑、肺、肝、肾功能不良者;②合并糖尿病及低蛋白血症者;③术前合并远处转移的胃癌患者;④术前合并幽门梗阻者;⑤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大出血、吻合口瘘、胃瘫等)。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A组(甲氧氯普胺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9~71岁,体重48~70kg。B组(新斯的明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 37~72岁,体重46~81kg。C组(对照组):男18例,女 12例,年龄 39~71岁,体重 51~78kg。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行胃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中,远端胃大部切除者78例,全胃切除者12例。临床病理分期:Ⅰ期12例,Ⅱ期39例,Ⅲ期32例,Ⅳ期7例,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

1.2.1 对照组(C组) 术后予以禁食、胃肠减压、抑酸、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

1.2.2 试验组 术后除常规治疗外,试验组合并采用超声药物透入仪进行药物透入(北京诺亚同舟公司提供),将药物贴片置于术后患者降结肠的体表部位,注意避开刀口。A组选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0mg,B组选用新斯的明注射液10mg。治疗于术后2h开始,1次/d,每次30min,超声导入结束后仍需保留药物贴片30min,连续治疗1周为1疗程。

1.3观察指标观察记录3组患者术后72h内胃肠道功能恢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①肠鸣音恢复时间:每4h腹部听诊1次,闻及肠鸣音2次/min为肠鸣音恢复。②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术后第1天开始,每12h询问患者1次,准确记录排气及排便时间,精确到小时。③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腹胀、腹痛、恶心、呕吐。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3组数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与C组比较,A组与B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与B组比较,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3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比较(h)

2.2患者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术后常发生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果显示,A、B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A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腹痛、腹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胃癌术后,患者由于麻醉、手术刺激、创伤炎症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长时间的胃肠道功能抑制会增加手术并发症发生风险[3~6]。术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胃肠动力药物及灌肠等为促进胃肠蠕动恢复的常用方法。

超声波作为一种能量形式可增强药物传递效果并提高疗效,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7]。超声波经皮给药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靶向部位,使局部药物浓度提高,提高生物利用度,避免了传统给药的首过效应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3]。研究表明,超声波药物透入可使药力深达皮下6~12cm,药物浓度在深部组织较口服和静脉给药的浓度高[8]。甲氧氯普胺为多巴胺第2(D2)受体拮抗剂,可作用于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CTZ)中多巴胺受体,具有中枢性镇吐作用;对于胃肠道的作用主要在上消化道,促进胃及上部肠段的运动;提高静息状态胃肠道括约肌的张力,增加下食管括约肌的张力和收缩的幅度,阻滞胃-食管反流,加强胃和食管蠕动,并增强对食管内容物的廓清能力,促进胃的排空;促进幽门、十二指肠及上部空肠的松弛,形成胃窦、胃体与上部小肠间的功能协调。新斯的明能直接激动骨骼肌运动终板上烟碱样受体,可兴奋胃肠平滑肌和膀胱逼尿肌,促进大、小肠,尤其是结肠的蠕动,可治疗术后胃肠、膀胱平滑肌麻痹引起的腹部胀气和尿潴留[9]。

本研究分别应用超声波透入甲氧氯普胺及新斯的明,与对照组相比均能加快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两组均较对照组术后胃肠道并发症少,其中甲氧氯普胺透入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新斯的明组低。张蓉等[10]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的研究发现,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及甲氧氯普胺均能促进患者胃肠蠕动的恢复,且甲氧氯普胺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较新斯的明组低,与本研究结论一致。另有研究发现,甲氧氯普胺或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能加快腹部术后患者胃肠蠕动恢复[11,12]。既往对甲氧氯普胺及新斯的明穴位注射对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较多,对超声波透入上述药物对胃肠道功能的作用研究少见。本研究显示超声波透入甲氧氯普胺及新斯的明均可促进胃癌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甲氧氯普胺可减少胃癌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这可能与甲氧氯普胺的镇吐作用有关。

综上所述,超声波药物透入能有效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其无痛、方便、安全、高效,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1 Martel C.Forman D. Plummer M.Gastric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J].Gastoenterol Clin N Am,2013,42(2):219-240

2 Brar S.Defining surgical quality in gastric cancer:a RAND/UCLA appropriateness study[J].J Am coll surg,2013,217(2):347-357

3 林帅,王攀,沈俊,等.超声药物透入配合中药敷脐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4,24:174-175

4 Hiranyakas A,Bashankaev B ,Seo CJ,et al.Epidemiology,pathophysiology and medical m 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ileus in the elderly[J].Drugs Aging,2011,28(2):107-118

5 Vather R, Trivedi S, Bissett I.Defining postoperative ileus:results of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global survey[J]. J Gastrointest Surg,2013,17(5):962-972

6 Luckey A, Livingston E, Tache Y.Mechanisms and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ileus[J].Arch Surg,2003,138(2):206-214

7 林婉冰.天枢穴超声电导透皮给药对腹部手术后胃肠蠕动恢复的影响 [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4):421-423

8 张秀丽,周海波.超声药物透入配合早期康复锻炼对腹部手术后病人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J].护理研究,2010,24(11):2861-2862

9 张敏丽,吕玲玉,刘湖水.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术后腹胀疗效观察 [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4):94-95

10 张蓉,刘慧霞.甲氧氯普胺与新斯的明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促进肠蠕动恢复的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8):84-86

11 张波,谭旭东.足三里注射对腹腔镜术后胃肠动力的影响[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9(8):900-902

12 刘永华,郑晓辉.新斯的明联合胃复安足三里穴位注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9:38-39

猜你喜欢
斯的明胃肠道胃肠
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胃肠外科患者临床效果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原发于生殖系统胃肠道外间质瘤MRI特征分析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2019胃肠道肿瘤防治新技术、新进展高峰论坛在京举办
溴吡斯的明治疗产后尿储留的疗效观察
空腹
胃肠病糊上就好
HPLC法测定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的含量